深秋时节,刚刚被采收的葡萄已进入冷库,一排排葡萄架纵横相贯、连条成片,织就成黄绿相间的田间“彩锦”。近日,卢龙县石门镇高各庄村的村民们忙碌于葡萄架间,进行剪枝、压枝。

这里曾是革命老区。冀东抗日暴动领导人高敬之,曾经在这里研究部署战斗;“高敬之骂城”,大义凛然,可谓一段佳话传颂至今;硝烟弥漫中,人们义愤填膺,开展暴动,抗日救国……英雄们的革命事迹,历历在目,闪烁着老区精神,映照着革命意志。

“过去,这个村是地委级别的秘密党支部,1929年,由最早的3名党员,发展了卢龙县第一批309名党员,被称为‘红色历史第一村’,是发展党员的摇篮,在早期革命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卢龙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杨爱民深情地说。

高各庄村是曾经的革命老区,现在的葡萄种植专业村。改革开放以后,高各庄村接过老区精神的“红色接力棒”,奋力奔跑在致富路上。

1980年,村民赵凤楼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自家地里栽种了全村“第一株”葡萄秧苗。赵凤楼刚开始只是在卢龙县及周边地区卖葡萄,后来,由于效益好,便买来农用三轮车开到北京去出售,不仅很快就卖掉了葡萄,而且由于他卖的葡萄品种“巨峰”饱满多汁、香甜可口,深受北京百姓的喜爱。

葡萄种植虽然在本村小有名气,但还有很多农户不太了解这一产业。当时,杨爱民在卢龙县商品生产办公室工作,他在单位所办的《经济信息报》上,带头推广“巨峰”葡萄品种,促进农业发展。

有赵凤楼的种植示范,又有县里做推广,村民一见效益好,马上就开始种植,将原来的甘薯、玉米种植,改成栽植葡萄,让农业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村民把刚刚采摘的葡萄装箱。记者 张伟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把刚刚采摘的葡萄装箱。记者 张伟 摄

高各庄村将“巨峰”葡萄注册“高各庄”商标,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村。“高各庄”品牌葡萄远销北京、上海、重庆、湖南、广东等地,如今全村种植葡萄4000亩,共带动影响附近村上万亩葡萄的生产、管理、销售,形成葡萄种植产业链。

热闹的秧歌扭起来,香甜的葡萄摘下来,2018年,卢龙县首届“葡萄熟了”采摘节在高各庄村搭台上演,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有声有色的采摘体验、美味诱人的品鉴环节……采摘节活动既表达了村民庆祝丰收的愉悦心情,也展现了高各庄村大步跑在乡村振兴路上的昂扬精神,采摘节更是吸引游客千余名参加,大家喜气洋洋、欢庆丰收。

2020年,村里成立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16家,为村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村集体建冷库3间,可存储葡萄15万公斤。

高各庄村民知道,种植葡萄“靠天吃饭”的时候已经过去,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学习科技种植技术,采用滴灌、避雨棚、防雹网等设施,保证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现在,村内建有大小冷库500多个,村里做经纪人的就有二三十人,种植葡萄的村民每亩净收入1万多元。我们还将加大对村民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种植技术,同时拓宽线上销售渠道,更好地带领村民致富。”高各庄村党支部书记韩旭表示。

来源:秦皇岛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