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周本纪 第04
原文
崇侯虎谮西伯于殷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帝纣乃囚西伯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纣大说,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曰:“谮西伯者,崇侯虎也。”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炮格之刑。纣许之。
原文大意
崇侯虎在殷朝对纣王说:“西伯姬昌一直做好事积德,很多诸侯都拥护他,这对您可不好。”纣王听了这话,就把西伯关到了羑里这个地方。闳夭等人很担心西伯的安危,就去找了有莘国的美女、骊戎产的彩纹马、还有有熊国的九匹好马和其他珍稀物品,通过纣王的宠臣费仲把这些礼物献给了纣王。
纣王非常高兴,说:“光是这些礼物中的一样就足够让我放了西伯,更何况有这么多呢!”于是纣王释放了西伯,并且赐给他弓箭、斧头和长矛,让西伯有权出兵征讨。纣王还特意提到:“说西伯坏话的人就是崇侯虎。”为了感谢纣王的宽恕,西伯献出了洛西的土地,请求纣王废除炮烙这种残忍的刑罚,纣王同意了。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02/e7a92810j00smbhf7001bd200q400hfg00it00cj.jpg)
材料解析
这段文字记录了商朝末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即西伯(周文王)被囚禁及获释的过程。司马迁曾说:文王拘而言周易,讲的就是文王被纣王囚禁后的这段岁月创作了《周易》。
西伯姬昌是周朝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儿子武王最终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纣王则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因为暴政而臭名昭著。文中提到的“崇侯虎”是商朝的大臣,因为嫉妒西伯的才能和声望,所以向纣王进谗言导致西伯被囚。闳夭等人为了救出西伯,利用纣王的喜好,通过贿赂的方式达到了目的。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崇侯虎的嫉妒和陷害,也有闳夭等人的忠诚与智慧。纣王作为一位昏君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他因为个人的欲望而轻易改变决策,这反映了当时商朝末年环境的不稳定性和君主的随意性。西伯姬昌虽然遭受了冤屈,但他没有选择报复,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纣王的信任,展现了他的宽容和智慧。
重点
那么陷害他的崇侯虎呢?是否得到了利益?
没有,他扭头就被纣王出卖,尴尬不尬尴?
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曰:“谮西伯者,崇侯虎也。”
我们的身边其实充满了崇侯虎,喜欢打小报告、落井下石、或者想着踩着别人上位,但是这种人会不会被领导重视?
很显然不会,为什么?不是以自己能力上位,靠着阴谋轨迹、损人利己终究不是长远知道,但凡有点远见的领导也会担忧此人的反噬!
经验启示
1. 德高之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同伴抛弃,更不会放弃自己:即使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西伯虽然被无端囚禁,但他和他的支持者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采取了实际行动。
2. 知道上司的喜好很重要:在处理问题时,不仅要勇敢,还要懂得运用智慧和策略。闳夭等人通过了解纣王的性格特点,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成功解救了西伯。
3.谗言陷害只会损人,未必利己,且终将自食恶果! 做人要有底线,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武王伐纣时,崇侯虎曾率军抵抗周军,但最终未能阻止商朝的灭亡。在周朝建立后,崇侯虎的势力被消灭,他本人的下场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他被俘虏,有的说他战死。
4. 人的格局和眼界是取得成就的决定因素:山不厌高,终能成其大,在与人交往或处理矛盾时,展现出宽容和理解往往能够化解紧张局势,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西伯在获释后不仅没有报复,反而以德报怨,这就是周朝能够逐渐崛起的根本原因吧?
人的格局才是决定舞台的根本原因。
小肚鸡肠之人,又有多少能够成就大业的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