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上大事频发。第一件事,据澎湃新闻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于《外交事务》发文指出,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意愿且具备能力重塑国际体系的国家。此外,拜登总统将中国视为“步步紧逼的挑战”,认定中国是最具影响力的长期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美方官员的这类谬论并非新论调,我们已经多次表明,大国竞争既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无法解决美国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所面临的挑战。”发言人着重强调,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扮演着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以及国际秩序维护者的角色。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这种说法,只是美国作出的不负责任的论断。实际上,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在美国近些年的对华言行中一以贯之。布林肯将中国定义为“唯一能改变当前世界秩序”的国家,从这一角度看,这无非是美国为推动中美战略竞争而寻找的借口罢了,这也反映出美国精英政客那根深蒂固的“零和思维”。当前,美国试图千方百计地证明其对华政策的“正当性”,对内借此增强国家凝聚力,对外确保战略同盟依然围绕美国这个核心运转。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日前,美国国防部发布消息表示,美国国务院已经批准了新一轮的对台军售计划,此次军售总额达到了19.88亿美元之多。拜登政府执政期间,这已经是第17次对台军售了。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张华指出,中美关系有一极为重要的基石,那就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其中的“八·一七”公报是第三个公报,在此公报里,美国曾明确地向中方承诺会逐步减少对台军售。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美国对台军售在金额、次数以及武器性能方面都不断提升。这表明美国完全没有遵守其所谓的承诺,其战略信誉也着实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第二件事,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期,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兼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涉军问题发布了消息。据悉,日本防卫省在近日发布了有关中国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动向的通报与照片。有媒体称,辽宁舰编队围绕菲律宾航行了一圈,而后与山东舰在海南同框出现。针对这一情况,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作出回应,指出日方扮演的这个“摄影师”角色又是在博眼球、刷“存在感”。实际上,中国海军组织辽宁舰航母编队在相关海域进行训练,这只是年度计划内的例行安排。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军事训练方面,不管是技术训练还是战术训练,都需要更为开阔的空间。就像在南海开展的大范围联合演练行动,不存在所谓绕圈不绕圈的情况。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中方将提升实战能力与实战水平视为首要任务。至于训练时从哪里绕圈、在哪个地方进行训练,这完全与外部因素无关。中方只是依据自身正常的训练安排来进行,国防部早就规划好了年度训练计划。因此,中方的训练行动以及训练内容都是科学严谨的。分析人士透露,辽宁舰航母编队此前打算穿行巴士海峡,再返回南海。我国辽宁舰航母编队堪称庞然大物,日本航空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为了对其进行盯梢,动作频频,出动了多架侦察机、多艘巡逻舰艇,近距离跟在辽宁舰航母编队后面监视。从某种意义上讲,辽宁舰航母编队频繁进行舰载机升降,这无疑是在展示自身实力。通过这种展示,也是在告诫日本方面,不要妄图有什么不良心思,在有动作时要谨慎行事。第三件事,据参考消息网报道,近期发生了针对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维和人员的“袭击”事件。而参与向联黎部队派遣维和人员的40个国家,近日表达了它们对此事“强烈谴责”的态度。由波兰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发布在社交平台X上的联合声明称:“这种行为必须立即停止,且应得到充分调查。”这一联合声明有印尼、意大利和印度等为主要参与国,而法国、中国、西班牙、马来西亚、加纳等国也参与联署。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另据消息,联黎部队发言人表示,在以色列与真主党之间的战争里,尽管已经有5名维和人员受伤,并且相关设施也遭到了损坏,不过维和部队并不会撤离。日前,外媒记者提问“中方对当前黎以局势有何评论”,外交部发言人作出回应。发言人指出,中方严重关切且强烈谴责以色列国防军袭击联黎部队阵地和哨塔从而导致联黎部队人员受伤这一情况。蓄意攻击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行为严重违背国际人道法以及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这种行为是绝不能被接受的,必须马上停止。中方要求针对该事件展开调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且采取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发言人还进一步强调,冲突各方都要切实确保包含联黎部队在内的所有联合国人员和资产的安全。10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中东局势召开紧急公开会议。在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发言,因为以色列存在破坏地区和平、侵犯他国主权的行为,中方对其表示谴责和严重关切,并且敦促以色列停止一切挑衅行动。这是由于以色列的越界行为,中方不可能坐视不理,所以中方在联合国直接点名批评了以色列。与此同时,中方还呼吁那些对以色列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要把拯救生命和防止战争恶化视为首要任务,抛弃其他政治方面的考量,积极支持安理会的行动。三件大事:美国竟欺骗中国?解放军航母忽然掉头?中方发出强烈谴责

最近,国际上大事频发。

第一件事,据澎湃新闻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于《外交事务》发文指出,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意愿且具备能力重塑国际体系的国家。此外,拜登总统将中国视为“步步紧逼的挑战”,认定中国是最具影响力的长期战略竞争对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美方官员的这类谬论并非新论调,我们已经多次表明,大国竞争既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无法解决美国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所面临的挑战。”发言人着重强调,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扮演着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以及国际秩序维护者的角色。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这种说法,只是美国作出的不负责任的论断。实际上,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在美国近些年的对华言行中一以贯之。布林肯将中国定义为“唯一能改变当前世界秩序”的国家,从这一角度看,这无非是美国为推动中美战略竞争而寻找的借口罢了,这也反映出美国精英政客那根深蒂固的“零和思维”。当前,美国试图千方百计地证明其对华政策的“正当性”,对内借此增强国家凝聚力,对外确保战略同盟依然围绕美国这个核心运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美国国防部发布消息表示,美国国务院已经批准了新一轮的对台军售计划,此次军售总额达到了19.88亿美元之多。拜登政府执政期间,这已经是第17次对台军售了。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张华指出,中美关系有一极为重要的基石,那就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其中的“八·一七”公报是第三个公报,在此公报里,美国曾明确地向中方承诺会逐步减少对台军售。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美国对台军售在金额、次数以及武器性能方面都不断提升。这表明美国完全没有遵守其所谓的承诺,其战略信誉也着实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第二件事,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期,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兼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涉军问题发布了消息。据悉,日本防卫省在近日发布了有关中国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动向的通报与照片。有媒体称,辽宁舰编队围绕菲律宾航行了一圈,而后与山东舰在海南同框出现。针对这一情况,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作出回应,指出日方扮演的这个“摄影师”角色又是在博眼球、刷“存在感”。实际上,中国海军组织辽宁舰航母编队在相关海域进行训练,这只是年度计划内的例行安排。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军事训练方面,不管是技术训练还是战术训练,都需要更为开阔的空间。就像在南海开展的大范围联合演练行动,不存在所谓绕圈不绕圈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将提升实战能力与实战水平视为首要任务。至于训练时从哪里绕圈、在哪个地方进行训练,这完全与外部因素无关。中方只是依据自身正常的训练安排来进行,国防部早就规划好了年度训练计划。因此,中方的训练行动以及训练内容都是科学严谨的。

分析人士透露,辽宁舰航母编队此前打算穿行巴士海峡,再返回南海。我国辽宁舰航母编队堪称庞然大物,日本航空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为了对其进行盯梢,动作频频,出动了多架侦察机、多艘巡逻舰艇,近距离跟在辽宁舰航母编队后面监视。从某种意义上讲,辽宁舰航母编队频繁进行舰载机升降,这无疑是在展示自身实力。通过这种展示,也是在告诫日本方面,不要妄图有什么不良心思,在有动作时要谨慎行事。

第三件事,据参考消息网报道,近期发生了针对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维和人员的“袭击”事件。而参与向联黎部队派遣维和人员的40个国家,近日表达了它们对此事“强烈谴责”的态度。

由波兰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发布在社交平台X上的联合声明称:“这种行为必须立即停止,且应得到充分调查。”这一联合声明有印尼、意大利和印度等为主要参与国,而法国、中国、西班牙、马来西亚、加纳等国也参与联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据消息,联黎部队发言人表示,在以色列与真主党之间的战争里,尽管已经有5名维和人员受伤,并且相关设施也遭到了损坏,不过维和部队并不会撤离。

日前,外媒记者提问“中方对当前黎以局势有何评论”,外交部发言人作出回应。发言人指出,中方严重关切且强烈谴责以色列国防军袭击联黎部队阵地和哨塔从而导致联黎部队人员受伤这一情况。蓄意攻击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行为严重违背国际人道法以及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这种行为是绝不能被接受的,必须马上停止。中方要求针对该事件展开调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且采取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发言人还进一步强调,冲突各方都要切实确保包含联黎部队在内的所有联合国人员和资产的安全。

10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中东局势召开紧急公开会议。在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发言,因为以色列存在破坏地区和平、侵犯他国主权的行为,中方对其表示谴责和严重关切,并且敦促以色列停止一切挑衅行动。这是由于以色列的越界行为,中方不可能坐视不理,所以中方在联合国直接点名批评了以色列。与此同时,中方还呼吁那些对以色列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要把拯救生命和防止战争恶化视为首要任务,抛弃其他政治方面的考量,积极支持安理会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