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姚俊倩
撰稿:姚俊倩、余俊茹
责编:余俊茹
有法律咨询公司把广告打到了小区电梯间、大巴车的头枕巾......
有律所包了整辆高铁车身,冠名了地铁的报站站名:“XX律所提醒您XXX站到了”......
还有律所把广告打在了房车上......
图片来源:徐天洛律师
你可能会想,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广告,完全就是浪费钱,甚至还有点low,能有啥效果啊?
毕竟,老百姓又不是天天遇到法律麻烦事,作为低频非刚需的法律服务,这么刷存在感,有点过了?
如果你这么觉得的话,可以说,你不是那么懂行,没有看透律师这个行业的获客逻辑。
首先,这么做的律所做的大多都是民生业务,C端个人客户。
哪里人流量大,就去刷个存在感,是非常有效率的。
好家伙,每天出行,都瞧见这家律所的广告,天天看、反复看。
不知不觉中,你就会发现,这个律所的名字早就已经植入你的心智。
当你需要找律所,当你遇到法律问题时,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画面,就是这家律所的广告牌。
你甚至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被这家律所的广告给洗脑了。
发现其中的逻辑了吗?
你要是面向C端人群获客,你就完全可以通过这种广告反复刷存在感。
你就会发现,这个广告已经慢慢地、潜移默化地抢占了你的心智,影响到你的行为和决策。
就好比咱一开始也不知道脑白金这牌子。第一次在电视上听到它的广告词的时候,甚至还会觉得好土、好傻啊。
但就是因为这么洗脑的广告词,在它每天在全国观众面前,反复刷存在感之后,它貌似就变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了。
而且,现在一提到脑白金,你就会想到那个比较魔性的广告,并且伴着:“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词。
你发现没有?
这个广告也没说脑白金质量有多好、有什么功能,就用这么个没逻辑、没真相的广告语,就把存在感给刷起来了。
这其实就是我们做C端产品和服务营销的本质。
通过抢占C端的日常生活场景,增加日常的曝光率,简单粗暴地反复刷存在感,都不需要讲啥专业的东西,告诉人家,你叫啥名儿就行。
存在感就是这么刷出来的。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做B端或者大客户那种所谓的高端法律服务业务,这一套可就不那么灵啦。
毕竟,你所面向的客户群体更小众,更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圈层,你在圈层内做好知名度广告就可。
比如,你看到的红圈所和外资所的那套打广告的做法。
但底层逻辑还是一样的:
你得出现在,你的目标人群经常出现的地方。
其次,还得多讲一个大家都忽略的案源宝藏地。
近10年,随着5G信号的普及,短视频的兴起,人群在线上聚集的时间更长了,愿意花在虚拟世界的时间更多了,在抖音等线上流量打广告、买线索,竞价排名卷起来后,线下广告不是那么吃香了。
不过,线上流量讲的是精准客资,线下广告讲的是反复刷存在感,后者做的是泛影响力,反复刷存在感占领客户心智,各有各的获客定位。
那有没有平台,兼具精准客资和泛影响力?能通吃B端机构客户和C端个人客户?
确实存在,那就是你我都有的,每天都会刷一会的微信朋友圈。
别小瞧了微信朋友圈,你所有能触及的人脉资源都在你的微信里。
每天发朋友圈,是泛影响力的打造。
通过朋友圈吸引客户私戳自信,是精准客资的对接。
不管是做B端机构客户,还是C端个人客户,都管用。
在微信朋友圈里打广告,不仅免费且24小时不打烊,内容形式多样,即时互动效果极佳。
比起线上买流量,线下打广告,用好微信朋友圈,极具性价比。
但这个宝藏地,仍旧被90%的律师忽略了,甚至瞧不上。
太可惜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绝大部分律师还没有重视朋友圈这块宝藏案源地,先做起来的律师,就能享受到红利。
我们也给大家打造了,为大家提供了365张精心设计排版的谱法卡片+365段现成的转发话术。不论是选题内容,还是设计排版,都做好了,承包律师全年微信私域普法内容。
感兴趣的律师伙伴,可以扫码咨询芒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