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又到骑车吹风的时候。

在骑车到一处山中的户外越野基地时遇到一些摩友,其中有一些ATV(全地形车)的爱好者正在卸车,于是又展开了一番有关ATV上牌可能性的讨论。不论是在线下还是线上相关论坛,许多爱好者都在尝试寻找给车辆上牌的渠道;然而在苦苦寻找十数年后,现在依然找不到一个可行的方案。

ATV依然上不了号牌。

不论是摩托车号牌、机动车号牌还是农机具号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种车型始终不受官方认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

笔者认为原因有三点。

1.车型定义

All-terrain vehicle是全地形车,车型自诞生以来就是以越野见长;早期被叫做“沙滩车”的车正是典型的全地形车,其采用的MT(泥地轮胎)和四驱系统为其带来了强大的越野能力。并且四轮驱动的稳定性也非常高,在户外越野客观上要比摩托车更安全,相较于汽车又有更小的体积,操控灵活性更高,开放式车身也有利于对地形和车身姿态的观察。

于是这种车型也就被视为越野专用车。

城市道路并不需要越野,这种车型也不见得是人们普遍需要的载具。所以摩托车最多只有三个车轮的标准也就不会变了,而且从其他角度分析的话,似乎也没有变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升级空间

摩托车没有超过三个轮的车型,所以四个轮的机动车更接近汽车。汽车也可以敞篷,也可以用把手控制。但是ATV的整体技术特点其实是与摩托车相似的,如果要给这种车型以汽车的定义,其整体标准则需要大幅提升。随即制造成本也会大幅提高,最终成为“敞篷汽车”的一类。

在价格相当的前提下,为什么不选择有外壳的汽车呢?

敞篷车的实用性是很低的,那么ATV升级也就没有了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占用空间

假设直接给ATV一个车型定义,车型有了合法身份,结果会如何呢?在不去升级车辆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确实高于两轮和三轮摩托。于是必然会有一部分人愿意接受这种车型,久而久之,蔚然成风。

有一个问题会随之而来,那就是道路拥堵程度会成倍提高。

因为不用技术升级则制造成本会偏低,一旦形成市场规模,这些车辆的售价必定能低至万元左右;所以道路上会出现大量的ATV,可是这种车型的车身宽度很尴尬——比摩托车大、需要使用汽车的车位和车道,比汽车小但却同等占用道路资源。那么当这种车型成为街头一景的时候,道路必定会堵成一锅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ATV作为介于摩托车和汽车之间的载具,笔者认为会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但是道路资源是有限的,其能够承载的机动车数量和承载能力需要有一个平衡点。用汽车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通俗来说就是汽车的价格高,保有量不会特别大;反之,ATV一旦获得合法车型定义,保有量超出道路承载能力则必定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ATV基本不可能获得合法车型定义,而且不只是在国内。

海外国家里也基本没有认可ATV的存在,包括欧美日韩等传统工业强国;想要驾驶这种车型只能用拖板或者卡车运输,或者生活在远离城市道路的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