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援疆十年·自然筑梦丨规划“蓝图”助力新城西门村发展“翻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吐鲁番市高昌区新城西门村的文化墙上,写着“湘吐人民心连心,湖南援疆亚克西”。

编者按:2024年,是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对口支援吐鲁番的第十年。十年来,省自然资源厅在人才、技术、资金、装备等多个维度,为吐鲁番市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援助。即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援疆十年·自然筑梦》,记录省自然资源厅在吐鲁番的“湖南印记”。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依诺 通讯员 邱业惠 吐鲁番报道

十月的“热城”热得很温柔。在阳光的勾勒下,新城西门村显得格外生动。

近日,记者跟队省自然资源厅从湘赴疆“走亲戚”,第一站,便是吐鲁番市高昌区新城西门村。这个与湘西十八洞村相隔3000多公里的“姐妹村”,甫一踏进,好像从未有距离。

目之所及,处处都有湖南味儿。

红石榴广场上,孩子们嬉戏打闹,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村里的“红石榴”元素随处可见,这是湖南援疆工作队创建的援疆核心品牌。

村口有家“门洞商店”,“门”字取自新城西门村的“门”,“洞”字取自十八洞村的“洞”。新城西门村前任第一书记茹苏力·买买提告诉记者:“这家商店生意特别好,分店开出了村,闯进了城。”

行之所至,哪哪都透着幸福感。

红石榴电商直播孵化基地热闹非凡。数个直播间内,当地水果特产琳琅满目。茹苏力·买买提介绍,基地已经成为带动本土经济的新引擎,去年销售额突破了一个亿。

村道边上的饭店里,高眉深目的老板娘正热情迎客,见是湖南客人,更是打开了话匣子。她说,这小店原本是自家院落,如今经过精心改建,一边种水果一边招徕生意,每日营业额可上万。“自从村里开始发展旅游业,我这里也跟着沾光!”

记者注意到,院落的墙上挂满了各种合照,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三任援疆干部的身影都在其中。

毕竟,这每一寸土地上的踏实与幸福,都与自然资源厅的扶持密不可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援疆干部与当地村民的合照。

时间回到2020年9月,新城西门村与湘西十八洞村结成了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结对共建村,正式开启两地携手发展的新篇章。自此,湖南自然资源系统成为新城西门村振兴路上的一股坚实力量。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土地空间规划,则是项目开发建设的根本与基础。

根据湖南援疆前方指挥部提出的工作思路,聚焦乡村建设需求和乡村振兴需要,省自然资源厅推动资金赴疆、人才赴疆、设备赴疆,有序开展无人机航测、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夯实村庄规划编制基础,高质量编制新城西门村乡村振兴村庄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广场上展示着新城西门村乡村振兴提质升级规划图。

有“蓝图”打底,建设得以热火朝天、紧抓快干。

集红色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红石榴广场干净整洁,成为村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地标。污水处理站助力“厕所革命”,330套安居富民房也腾地而起,村容村貌迎来大变样。

在产业规划方面,依托鸽子养殖户街区,建设以“鸽子”养殖为主导的农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将美食、鸽子观赏、产品展销等汇聚一体,助推农旅循环发展。

考虑到新城西门村将85%的耕地都用来种植葡萄,产量供不应求。村里引进企业,开发葡萄干、哈密瓜干、红枣、核桃等干果加工,年生产能力达到3000吨。直播孵化基地的建成,又助其插上网络的翅膀“飞出去”。

同时,村里建成了日产馕10万个的吐鲁番馕产业园,以及肉鸽养殖基地、鸽膳坊特色餐厅等。更有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自主创业,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现如今,我们村的人均收入年年攀高,真正分享到了产业收益。”见证这些年的蜕变,茹苏力·买买提感慨万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吐鲁番市红石榴电商直播孵化基地。

来自湖南的“规划力量”正在吐鲁番这片广袤土地上蔓延。记者了解到,除新城西门村之外,湖南自然资源系统还高质量编制了吐鲁番高昌区布拉克村、鄯善县乔克塔木村、托克逊县克尔碱村、221团三连等4个村的乡村振兴村庄规划(2021-2035年)。

湖南自然资源系统以擦亮地方“IP”为规划的重要抓手,深入分析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

比如,在布拉克村规划中,依托村内土地硒含量较高资源,凸显富硒农产品优势,扩大现有葡萄产业规模,打造以“鲜食葡萄”为主导的农业型葡萄种植类村庄。

比如,在乔克塔木村规划中,突出村庄沙漠绿洲旅居村特色,优化人居环境和功能布局,围绕民宿民俗、民族团结特色,开展以休闲观光、蔬果采摘为主体的旅游项目。

目前,新城西门村、布拉克村、乔克塔木村等“一村一品”村庄规划建设经验已成为吐鲁番市全域村庄规划样板点和示范区。

正如同新城西门村文化墙上那句振奋人心的“湘吐人民心连心,湖南援疆亚克西”,两地人民手牵得越来越紧、心贴得越来越近,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