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北非,在一万年以前是一片气候湿润的宜居地带。撒哈拉沙漠曾经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全长约6600公里的尼罗河迄今仍是世界第一长河。
在苏美尔神话诸王统治时期,尼罗河河谷很可能还无人居住。因为尼罗河每年都会泛滥成灾,待在撒哈拉大草原上或者红海西岸游牧显然是更适宜的选择。
约公元前5000年开始,随着降水普遍减少,炎热干燥的气候变化使撒哈拉草原逐渐变成了撒哈拉沙漠,人们被迫向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聚集,除了非洲深处的乍得湖周边,就只有向尼罗河河谷地迁移。
同样因为降水的减少,尼罗河洪水肆虐程度也大大降低,人们也渐渐找到了应对每年洪灾的方法。洪水退后,留下的黑淤泥地可以种植粮食,沼泽地可以捕猎野牛、山羊、鸟等,河里也可以抓鱼、捕杀河马和鳄鱼等。
于是这些定居在尼罗河流域的人,就成为了古埃及人。
“埃及”是古希腊人的称谓。古埃及人对自家地盘的称谓是“凯默特”(Kemet),即“黑色的土地”。
一、古埃及文明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年-前425年)感慨地认为埃及是“尼罗河的恩赐”。古埃及人居住在肥沃的冲积平原,很早就掌握了牛耕技术,广泛种植稻谷、小麦、大麦、亚麻、豆子、洋葱、大蒜、萝卜、生菜等农作物,还有西瓜、葡萄等水果。
依靠水量充沛的尼罗河,古埃及还可以大量出产水产品,比如鳄鱼、河马。捕猎这些凶猛的动物,也是古埃及勇士的象征。
在尼罗河流域东部地区,还有丰富的矿产石头、黄金,为古埃及的采矿业、建筑业提供基础原料保障。
这些优势突出的自然资源禀赋,使得古埃及文明比苏美尔文明具有更稳定、更可靠的经济基础。
古埃及王国
古埃及起初分为南面尼罗河上游的上埃及、北面尼罗河下游的下埃及两个部分。上埃及国王戴白色王冠,下埃及国王戴红色王冠。
古埃及早王国第一王朝建立于约公元前3100年,定都白城“孟菲斯”。国王统一埃及之后戴的是红白王冠,尊称为“法老”。古埃及学者曼涅托(约公元前4世纪末期-前3世纪初期)编著的《埃及史》,将“美尼斯”(又称“纳尔迈”)列为《埃及王表》的第一位埃及国王。
不过作为开国君主的美尼斯法老,据说在晚年为了彰显勇气,不知是要捕猎鳄鱼还是河马,结果失手被活生生捅死了。
古埃及历经五个王国阶段和两个中间期阶段,加上最后一个末代的托勒密王朝,共计三十二个王朝:
早王国(公元前3100年-前2686年):第一、二王朝
古王国(公元前2686年-前2181年):第三、四、五、六王朝
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81年-前2040年):第七、八、九、十王朝
中王国(公元前2040年-前1786年):第十一、十二王朝
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786年-前1567年):第十三到十七王朝
新王国(公元前1567年-前1085年):第十八、十九、二十王朝
后王国(公元前1085年-前332年):第二十一到三十一王朝
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5年-前30年):第三十二王朝
注:所谓中间期是指古埃及境内的分裂混乱年代,各王朝并立纷争。
大约在第二中间期,隶属闪语族人的一个分支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并建立了第十五、十六王朝。同时,马拉战车、复合式强弓、青铜短剑和盔甲等先进技术也由此在埃及传播开来。
古埃及人在第十七王朝的法老领导下经过一百多年抗争,终于驱逐了喜克索斯人,并于公元前1567年建立了新王国第十八王朝。
第十九王朝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是新王国的最强盛时刻。古埃及人和另一个强国赫梯帝国进行了著名的“卡迭石之战”,形成双雄争霸的格局。
从后王国第二十二王朝开始,邻近的利比亚人、亚述人、努比亚人接连成为埃及统治者。波斯帝国则从第二十六王朝起就不断入侵埃及。到公元前343年,波斯国王冈比西斯灭亡第三十王朝,建立了第三十一王朝。
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率军攻入埃及,灭亡了波斯人统治下的古埃及第三十一王朝。
亚历山大大帝病逝后,留守埃及的总督托勒密一世于公元前305年独立,古埃及进入最后的第三十二王朝——托勒密王朝统治时期。
公元前30年,罗马执政官屋大维率军占领埃及,末代法老克娄帕特拉七世(即有名的“埃及艳后”)自杀。托勒密王朝灭亡,古埃及王国从此不复存在。
不朽的木乃伊
当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相信吉尔伽美什承认“死亡就是终极”这一观念时,古埃及人却认为,死亡只是人在另一个世界的新生。
古埃及《亡灵书》记载:“肉体死亡为灵魂开启通往永生的大门。”当法老及其亲贵大臣或富人死后,尸体会被制作成“木乃伊”——掏空内脏和大脑后、用防腐香料殓藏的干尸体。古埃及人相信他们有朝一日能从陵墓中重生——这样的事当然不可能发生,但却留给了后人无限的艺术遐想。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对木乃伊制作有过详细描述。这种对永生不朽的追求意识,使木乃伊制作工艺成为古埃及王国的特色手工艺。同时这也意味着古埃及人具有较高的医学解剖水平。
法老的金字塔
从古王国第三王朝开始,法老纷纷大规模修建金字塔作为自己的陵墓。
今天的埃及境内,残存的金字塔有96座。其中,第四王朝的胡夫大金字塔就是埃及金字塔的顶峰代表作。某种意义上说,这座位于吉萨的最大的金字塔简直就是科学的奇迹。
在建成后近四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胡夫大金字塔一直是世界最高人工构筑物。它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灰石砌成,每块平均重2.5吨,经过仔细雕刻对齐,建筑整体排列精准。这种高超技艺展示了古埃及人非凡的数学能力和建筑水平。
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建造这座大金字塔调动了十万人的劳动力,花费了二十年时间。考虑到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不得不令人惊叹这是世界奇迹。
事实上,这的确是古代世界幸存下来的唯一奇迹。以至于现在还始终有人坚信这是外星人建造的,不可能是古代人建造的。
纸莎草和莎草纸
古埃及还拥有一种在古代世界近乎垄断的战略物资——纸莎(suō)草。
这是一种生长在浅水区或者不超过90厘米深的沼泽里的莎草水生植物,暮夏季节开花。只有热带或亚热带地区适合生存,适应温度约20℃-30℃,且土壤PH值必须在6.0-8.5之间。
由于外形很像芦苇,纸莎草也被称为“纸芦苇”;又由于绝大部分生长区域集中在尼罗河流域——纸莎草在两河流域的约旦河谷和西西里岛的叙拉古沼泽地区也存在微不足道的生长面积——又被称为“尼罗河草”。
纸莎草的叶子从底部长出,覆盖了茎的下部,可达一米多高;茎部不长叶子,可达两三米高;花朵呈扇形花簇,长在茎的顶部。远远看去,一株株纸莎草好似放大了的蒲公英,辐射状的细缨就像鸡毛掸子。
莎草茎粗细和成年人的手腕差不多,外皮坚韧,古埃及人用来编织草鞋、草席、篮子、箩筐等。《圣经》传说中摩西被抛入尼罗河时所坐的筐子就是用纸莎草编织的。莎草茎里面是薄壁细胞构成的髓组织,髓里储藏着丰富的糖和蛋白质,还可以当作食物。
更粗更坚韧的纸莎草可以用来搭建草屋、制造草船。这和中国人望文生义错误认知是“树叶”、“草”的概念大相径庭。
莎草的图案符号也被用在象形文字中当作计数,一根莎草代表数目“1000”。
约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将纸莎草制作成了“莎草纸”。起初只有神职人员、公务人员使用。到了新王国(公元前1567-前1085年)时期,莎草纸已经在民间使用。
约公元前9世纪,希腊群岛地区可能就开始进口使用莎草纸,但价格比较贵,普通人暂时无力承担。约公元前8世纪左右,莎草纸制作方法经由地中海东岸巴比罗斯(今黎巴嫩的祖巴依港)传入希腊和罗马。希罗多德遂以巴比罗斯的名字“byblos”命名莎草纸。后来“byblos”又衍生出“bible”(圣经)一词和“book”(书籍)一词。
古罗马的《自然史》作者盖乌斯·普林尼·塞孔都斯(公元23年或24年-公元79年)——又称“老普林尼”以区别于他的养子罗马元老普林尼——用拉丁文“papyrus”既表示纸莎草,也表示莎草纸。这就是英文单词“paper”(纸)的起源。
根据老普林尼的记载,莎草纸用芦苇笔书写,其制作方法是“首先剥去纸莎草的绿色外皮,留下髓部,并割成薄片,放入水中浸泡几天,捞出后用木槌敲打,压去水分,重复多次,把薄片两端切齐,一条条横向并排铺开,然后在上面纵向排开,并用石块压紧,挤出糖质黏液,使草片相互黏结起来。晾干以后,用象牙或者贝壳磨平草片的表面,就成了纸莎草纸。经过这些工序制造出来的纸张表面呈水平纤维状,而反面则呈垂直纤维状。”
这种轻便的莎草纸一经问世,就迅速传遍古代世界,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书写材料。而泥板因其笨重和不易携带的先天缺陷,普及程度远远无法与之相比。
即使公元前2世纪羊皮纸和牛皮纸出现后,莎草纸依旧被使用到了公元1000年左右才退出历史舞台。
英国学者在1880年对埃及考古首次发现了莎草纸文献。此后,成千上万的莎草纸文献相继出土,各国学者纷纷展开了对莎草纸文献的研究,“纸莎草纸文献学”也随之兴起。
迄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现存的古代莎草纸可能有上百万张,主要分散在大学、图书馆、科研机构等场所,其中以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书写的莎草纸约有数万张。至于散落在私人机构或个人收藏的无数莎草纸既难以辨别真伪,也难以统计数量。
和泥板书一样,莎草纸记录的内容可不仅仅是诸王纪年表之类的历史,更多是天文地理、商业活动、日志、箴言、祷告、数学和医学知识,还有文学故事。
老普林尼将纸莎草称为“有香气的杂草”。科学家在作化学成分分析前的研磨准备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新鲜的纸莎草还是密封的莎草纸卷,天然的芳香味仿佛松针、金合欢树胶或沥青的气味。这正是许多埃及农民会把流失的莎草纸卷当熏香点燃的原因——这和明清时期许多中国人把珍贵的甲骨文残片当“龙骨”入药一样。无数被烧掉的、被吃掉的历史已不能挽救,极为可惜。
莎草纸的存在时间足足覆盖了四分之三有记载的人类历史。没有莎草纸,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无法想象如何传承下来。毫无疑问,仅靠泥板和皮纸根本不足以承载几千年的海量内容。
这是古埃及人对全人类的最大贡献!
“象形文字”一词最早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由希腊作家霍拉波伦提出来的。
古埃及人创造了最早的象形文字。这种图解文字除了被刻在石头上,也被写在莎草纸上。最初只有祭司能掌握象形文字含义,因此书写和阅读就变成了一种权力展示行为。
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表形、表意和表音相结合,其意符和声符都来源于象形的图形。约有25个单音字、137个双音字、72个三音字,也有少许能直接同时表示意义和声音的图形字符,类似于汉语的借音用法。限定符则类似于汉语偏旁部首的作用。
这种象形文字有其书写独特性。它可以横写或竖写,向右写或向左写,怎么匀称美观怎么写,都不影响意思表达。它的书写顺序可以向上写也可以向下写,可以向右边写也可以向左边写。而具体书写方向是看动物字符头部指向来判断的,它的每行开端会有一个人头或者是动物头,面部面向的方向就是释读方向。
和楔形文字历经沧桑一样,象形文字也同样经历了千年变迁。
在古埃及早王国时期,祭司们掌握的经典象形文字称为“圣书体”。差不多同时,“僧侣体”象形文字也被创造了出来。这种文字类似草书从右向左书写,可以用于日常快速书写。
约公元前7世纪,为了满足日常行政管理和商业记录的速记需要,后王国时期的古埃及人又创造了“世俗体”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变得有点类似于汉字的方块字,一个字代表一个意思,也是从右往左书写。
只是当古埃及人在轻巧便携的莎草纸上书写并制成卷轴的时候,古代中国人先是在兽骨龟片上雕刻,后来在约公元前15世纪改用竹片雕刻,再将一连串竹片捆扎成笨重的一叠叠简牍。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古埃及。此后直到托勒密王朝,古希腊语成为埃及境内的官方语言。
埃及原住民的后裔科普特人在融合古埃及三种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引入古希腊字母,创造出“科普特体”文字。这就是科普特语。它被视为隶属于闪含语系的埃及-科普特语族。不过“世俗体”象形文字继续使用到了古罗马统治时期。
基督教传入埃及境内,科普特人成为最早的基督教徒。到公元4世纪,科普特语逐渐取代了“世俗体”象形文字。位于埃及阿斯旺菲莱神殿哈德良门上刻有现存已知的最后的象形文字,日期是公元394年8月24日。
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阿拉伯语取代科普特语成为官方语言。科普特语只得成为基督徒的礼拜语言。古埃及象形文字彻底被封入历史尘埃,仅仅作为古埃及的形象在埃及以外传播,一度还被部分欧洲人和阿拉伯人认为是异教和魔法的象征。
自公元4世纪象形文字失传以后,也有不少人尝试破译工作。如埃及人荷拉波隆用科普特语写了《圣书体文字》一书,书中收录了约200个象形文字符号及其自认为的解释。
17世纪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了最早一批写在莎草纸上的象形文字出版物,这显示了西方世界对象形文字的早期兴趣。
1636年罗马大学东方学专家、德国天主教神父阿塔纳斯·基歇尔出版《科普特语:埃及语的先驱》,建立了科普特人和埃及人之间的关系,并试图解释圣书体文字。有意思的是,他比较了圣书体和汉字后,认为中国的汉字是从古埃及人那里学来的——无疑这位基歇尔神父虽然号称东方学专家,但并不懂汉字的历史演变过程。
18世纪的欧洲学者对象形文字依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象形文字来自中国汉字——显然国内的伪史论者最爱听这话;有人认为象形文字不是文字,而是一种宗教符号。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一是指出圣书体文字符号有限定词的作用,二是猜测象形文字长方形或椭圆形图框里的文字可能是古埃及国王或王后的名字。这位发现象形文字长方形或椭圆形图框的人正是法国学者让-雅克·巴泰勒米。他也是第一位破译腓尼基字母的语言学家。
但这些努力距离破译象形文字还远远不够。
一切要等1798年拿破仑·波拿巴带着法国军队和科学家们踏上埃及土地之后才发生改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