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院最新的结果:
“数学天才”涟水中专的女生初赛成绩优异是因为获得了老师的帮助,然后涟水中专也对老师进行了处罚。
48小时的答题时间,“禁止与他人讨论”,但实际上是没有监控和监督的,全靠选手自觉。
曝出这次舞弊事件后,主办方做了道歉,并承认“竞赛赛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严谨等问题”,包括网上也有不少评论认为,阿里这个初赛的赛制存在漏洞,需要改进。
在这个事件爆发后,阿里数学竞赛初赛未来可能会改变,那怎么防范这类舞弊,不外乎是加强监督,比如通过远程摄像头监控、或改为线下考试,或改变答题方式,或加强其他监督手段等。
从风控视角来说,通过加强监督是可以降低舞弊风险,因为之前的赛制主要是基于参赛选手的自律自觉,选手如果真要违规操作,那是相当容易并且一般也不会被发现。但加强监督,无疑会加大成本。
笔者不赞成阿里数学竞赛引进过多的监控和监督,虽然从防范舞弊风险来说,这些措施是可以降低舞弊发生可能性,但这样做,并无太大意义,因为数学不会就是不会,就是你用舞弊手段获得初赛好成绩,在决赛阶段,这些舞弊手段也派不上用场,还是会显出原形,初赛成绩本身也不会带来奖励,这个成绩本身也没有太大含金量,只是做个初步筛选而已。
如果决赛阶段能够有效防范舞弊,那么初赛,基于对选手的良善信任有何尝不可?
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角度来说,并非控制越多越好,还是取决于不控 带来的风险后果有多严重,控制过度无疑会加大整个社会运行成本,而带来的收益有时却又及其有限。 这个社会一出问题,往往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加大控制,但对控制带来的成本效益往往缺少必要权衡,比如地铁的严格安检,办理各种手续时往往时基于不信任的角度出具各类证明。
因此,就算今后可能还会曝出阿里初赛舞弊事件,但这种基于自律和信任的初赛机制,笔者觉得也还是继续采用这种模式。毕竟,这种初赛也只是初步筛选,对作弊者来说,收益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舞弊的动机并不强烈,而且就算初赛舞弊成功,也没有多大帮助,毕竟决赛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