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传银 编辑:冯晓晖

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本篇原刊于2012年版《百年大中路》,经浔阳区政协文史委授权转发。

大中路西段,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各不相同的划分和称谓。例如上世纪五十年代,大中路西段指的是庐山路至龙开河段。又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将大中路、大经路连贯统称东风路,所以大中路(东风路)西段指的是龙开河至火车站段。再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由于龙开河两岸城建规划变化较大,其所谓西段区划也很不易界定,大都按习惯称谓罢了。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伊始,大中路门牌号码一改民国时期自西而东设置(南双北单号),而是从东门口起始,终止于龙开河东北岸。即滨江路与大中路交接处,滨江路始起1号,其旁侧是大中路终止单号(南面为双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大经路的拐弯处,如今还是大中路 32-50 号

而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大中路、大经路改名统一东风路,老铁桥也更名东风桥,门牌号却未更换,仍使用原大中路、大经路的门牌旧号。

东风路路址终止于南经路、北经路,东风路的旧大中路门牌终止于龙开河,河北侧为单号河南侧为双号。另外,这一历史时期的门牌均为13.5x12cm白色蓝字(青花)资质,别具特色。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东风路恢复旧称大中路,而且门牌编制又自西段起始,南经路的连接处为大中路1号,北经路的连接处为大中路的2号。火车站房屋及附属物均不属大中路,而属南经路。火车站广场属大中路,终止号沿老大中路往东止于东门口。其门牌为蓝地白字铅质小型号,至今保留不多见。

自 1990 年后,大中路又开始重新调整编制新门牌:西起南经路连接处为大中路 1 号,北经路连接处为大中路 2 号,终止号于八角石地段,即大中路与浔阳路交汇处,原八角石至东门口段的大中路划入浔阳东路、东门口路。其门牌为蓝地白字铅质大型号,现大中路所见均属过这类型的。

至今大中路西段还在不断发生变化,往后恐怕再也无法辨别,如下特别补充叙说:

现在三马路丁头正对大中路 20 号,此号为大中路老牌号,其西为大中路新牌号 32 号,其东为大中路新牌号 50 号。此屋为解放前的老屋。门牌号更换过三次,大经路时为(资质)35 号,从北经路向南数,初改大中路时为 24 号(小型铅质),从北向南数,现为大中路 50 号。大中路 20 号在 32 号与 50 号之间,按新牌称:20 号是为新牌号 46 号。

龙开河西岸北面为大中路 90 号,原为江西塑料厂门市部,东岸面为 92 号,与滨江路 1 号连界。

庐山路西边北面,现为大中路 162 号,庐山路西边南面为大中路 109 号,与庐山路 73 号连界。

大中路门牌号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单号(南面)与双号(北面)门牌号不对称,相隔数十号。如大中路 100 号,对门号为 59 号,110 号对门 65 号,128 号对门 93 号,162 号对门为 109 号。究其原因北面(双号)的房屋多于南面(单号)。例如火车站正对面,全为双号房屋,到 32 号才是大中路起点 1 号房屋。又如一、二、三马路,均在路南面,其丁头都是双号房屋,故双号多、单号少,南北门牌极不对称。

【编后记】

冯传银老师是九江老一辈文史专家,他总能娓娓道来地讲述浔城历史。虽年事已大,近年来依然笔耕不辍
。他是老九江,也是九江的活历史。本文发表较早,其中很多路名、店名、单位名今已不存,因此对于较年轻的读者来说,
理解其中部分内容或有一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