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提起宋高宗赵构,想必大多数人都不会对他有好印象。
其中绝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联合秦桧制造了“风波亭冤案“,害死了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
除此之外,赵构还因为性格懦弱,贪生怕死,畏惧金人的实力而做出了许多出卖国家利益保障自身皇权的事。
这一系列蠢事也让他被后人披上了“昏君”、“庸主”的骂名,甚至还有好多人戏谑地称其为“完颜构”,以此来表达对这位昏庸的君主怒其不争之心。
不过,如果仔细翻看史书,赵构此人在保护宋朝命脉的问题上也做出过一定的贡献。
而且在他的心中,其实并非毫无抗金之心。
甚至他还曾经一手打造出来过一支被公认为“最强”的宋军,以此来对金国进行北伐,怀揣着雄心壮志,想要洗刷自身的耻辱,将山河重新归于一统。
那么,当时的情形究竟是什么样的?赵构的北伐计划是如何进行的?最终又获得了什么样的结果呢?
乱中继位,留存宋朝血脉
公元1107年6月13日,赵构出生于宋徽宗的皇宫之中,他是徽宗赵佶的第九子,母亲韦氏则是出身贫寒的“婕妤”韦氏。
在成为皇帝之前,赵构曾经当过蜀国公、广平郡王、康王。
到了宋钦宗年间,金军第一次南下并包围东京开封府之际,他还曾一度被送入金营为质。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第二次南下进攻宋朝,当时刚刚被封为康王的赵构被钦宗任命为求和使者,前往金营与对方商谈。
结果在半途中发生变故,赵构折返了回来,驻节到相州,受任为河北兵马大元帅。
不久之后,靖康之变发生,金兵再次包围了东京府,随后攻破了城门,将徽钦二帝劫掠而走,对这座北宋王朝的首都大肆抢夺了一番。
当东京失守的消息传来之后,举国震惊,北方的大片土地都迅速沦丧于金兵之手。
由于当时赵构远在相州得以躲过一劫。
眼看金兵的脚步就要席卷而来,赵构连忙收拾细软,抓紧向南方逃去。
辗转几个月之后,赵构一行人顺利逃到了应天府(南京)。
在封建王朝时期,即便是皇帝被劫掠而去,只要皇家血脉得到保留,就依然有复国的希望。
于是,在元祐皇后孟氏的指定下赵构于应天府登基,改元建炎,建立南宋。
眼看刚刚将宋朝的都城攻破,又在南方建立出了一个新政权,金人哪里肯放过赵构。
于是他们立刻派兵南下,对其发动追击。
金人气势汹汹把赵构吓得魂都丢了。
还没等南宋的政权建立完善,他就继续踏上了逃亡之路。
由于那个时候,宋朝的兵权都分配在各地的将军手中,所以赵构的身边根本没多少人。
在逃亡路上,他一路下发了十几道救驾的命令,结果没一个人搭理他。
想必那些将军当时对于赵构皇帝身份的合法性还抱有一些疑虑。
毕竟徽钦二帝被掳走之后,留下来的王爷一抓一大把,指不定明天又有谁会上位成立个什么“东宋”、“西宋”。
虽然“人缘”不太行,但是赵构的逃跑能力却是一绝。
一路上,他丝毫不带停歇的,接连南徙扬州、建康、越州等地,跑到比兔子还快。
最终辗转一千多里地,终于在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杭州)。
而在赵构逃跑的时候,那些反应比较慢的王爷们,不是在逃亡路上被金兵逮捕,就是在反抗过程中被乱军斩杀。
这让赵构误打误撞地保留住了宋朝最后的血脉。
为巩固皇权屡出昏招
在刚刚定都杭州的时候,由于南宋政权尚不稳固,而且北方的金兵仍旧时不时地南下骚扰,想要渡河攻打南宋。
所以赵构就开始玩起了巩固自身皇权的政治手段。
他一面重用韩世忠、岳飞等极具能力的军事将领前往边境抵御金兵的进犯,一面又提拔汪伯彦、黄潜善、秦桧等人在朝堂上予以制衡。
要说赵构的运气还真是世家罕见,在北宋末期,由于蔡京、童贯等奸臣把持朝政,宋朝的将领凋零地十分迅速。
这也导致了满朝文武难有善于带兵之人,最终被金人攻破了首都大门。
而到了赵构这里,却接连出现了韩世忠、岳飞这样作战能力极强的当世名将。
在他们的努力之下,金兵果然被抵挡在黄河北岸难以前进一步。
随着边境问题得到解决,南宋的朝政也暂时稳定了下来。
结果好日子来临之后,赵构又开始作妖了。
也许是当时在逃跑的时候,看到没人前来救驾受到了刺激,赵构的内心当中对于手握兵权的将领十分忌惮。
在加上金人给他带去的惊吓,赵构逐渐转变了策略,竟然主动派遣秦桧等人向金国媾和。
并且还打压韩世忠,冤杀了精忠报国的岳飞父子。
这让原本有所起色的宋军顿时又被削弱了下去。
最终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冬,赵构与金人达成了耻辱的“绍兴和议”。
以放弃旧疆和对金称臣纳贡为代价,奠定了南宋在淮河、秦岭以南的偏安局面。
不过毕竟赵构也是一国之君,虽然性格懦弱、处事昏庸,但是一直被人骑在脖子上肆意凌辱也让他心中产生了无尽的怨恨。
于是,在通过文武之争而将兵权收归中央之后,赵构也开始了他的“大练兵”计划,意图等待时机,发动北伐。
隆兴北伐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金朝第四位皇帝完颜亮意图统一华夏,兴国百业,发大军南征南宋。
然而在瓜洲渡江作战时,金国发生内乱,完颜亮死于叛将完颜元宜等人手中,时年四十岁。
金国南征的失败让其军力大损,而皇帝被杀所引发的内乱,也极大地削弱了国家的实力。
这对于宋朝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
然而,面对这大好时机,赵构却选择了主动退位,将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昚(是为宋孝宗),自己则当了太上皇。
究其原因,莫不是赵构依然对伐金之事并无把握,不愿在失败以后承担责任罢了。
所以,他在退居二线之后,把自己的儿子推了出来,而兵权却依然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所幸宋孝宗也是为颇有一番雄心壮志的君主,只要能够开启伐金大事,其他也并不在乎那么多。
于是,在隆兴元年四月,在赵构的推动下,孝宗向张浚和诸将下达了北伐的诏令。
隆兴北伐正式开始。
张浚在接到北伐诏令之后,调兵八万,号称二十万。
其一路由
李显忠
率领取灵璧,一路由
邵宏渊
指挥攻取虹县(今安徽泗县)。
在时隔将近20年之后,宋金两国再次迎来了全面战争。
无奈的结局
不得不说,张浚在看人方面眼光还是十分独到的。
李显众和邵宏渊都是能力杰出的名将,作战水平十分之高。
在加上当时宋朝经过二十多年休养生息,兵强马壮,全军士气处于最顶峰的时候。
所以在战局刚开始,李邵二将一路上接连取得对金作战的胜利。
到了隆兴元年五月,李显忠顺利攻克灵璧取得了北伐阶段的初步胜利。
可这个时候,邵宏渊却被金军的主力阻挡在了虹县难以前进一步。
眼看邵宏渊久攻不下,李显忠只好派灵璧降卒前去对虹县驻守将领劝降,这才帮其拿了下来。
可邵宏渊却是个心胸狭窄之人,他认为虹县战功不出于己是一种耻辱,不仅不对李显忠的帮忙心生感激,反而对其产生了怨恨。
于是,在李显忠提议攻打宿州的时候,邵宏渊却按兵不动。
李显忠只能率部独自攻克宿州,城破,邵宏渊部才投入战斗。
宿州被攻克的消息传回朝堂,让赵构和孝宗十分高兴。
他们当即任命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招抚使,让邵宏渊出任副使。
居于李显忠之下,让邵宏渊更是不满,前线的矛盾也被逐渐激化。
这为宋军埋下了隐患。
当得知宿州失守的消息之后,金国满朝震动,金国皇帝完颜雍派遣金将纥石烈志宁率先头部队万余人来攻宿州。
结果又被被李显忠所击败。
这让金国恼羞成怒,于是立刻调派十万大军前来攻打宿州。
这个时候,李显忠已经接连交战数日,人困马乏,战斗力大幅下降。
在金国主力的围攻之下,只能苦苦支撑。
可就在这万分危急之际,邵宏渊却不仅按兵不动,还大说风凉话:
“这大热的天,摇着扇子还嫌不凉快,何况在大日头下披甲苦战!”
于是,宋军军心立时涣散,无复斗志。
李显忠虽拼命杀敌两千余人,却难阻宋军溃败,只好仓惶撤退。
后来又因为撤退的时候,宋军阵脚大乱,结果被金军追上,又被斩杀无数将士,付出了惨痛的伤亡代价。
这直接导致了隆兴北伐攻守迅速易形,原本占据主动权的宋军短时间内就遭遇到了重大打击,难以再组织有效的反攻。
最终,在张浚率军赶来救援仍难挽回战场局势后,孝宗无可奈何只能接受失败的结局,与金人达成了与当年“绍兴和议”般同样耻辱的“隆兴和议”。
这也宣告着南宋在未来几十年里,彻底失去了北伐收复失地,一雪靖康之耻的机会。
而躲在深宫之内的赵构,在看到这最后的结果后,也只能发出一声无奈的哀叹,不久后就郁郁而终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