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厂的产品经理,有 P8 的能力、P7 的机会、但只有 P6 的职级和薪资,我觉得这是严重被低估的。

然而,这种情况在很多大厂并不少见。

说得直白点,那些高 P 是完全靠业务和产品能力上去的么?有多少是 PPT 能力、有多少是向上管理能力、有多少是谄媚拍马屁能力?

对于那些在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种客观公平的环境。

周末我给两位参加过产品训练营的同学做了职业咨询,其中有一位就是在大厂工作 8 年但是职级只有 P6 的产品经理

顺便插一句,很多读者期待的线上产品训练营准备开始了,那些因为在非核心城市不能参加线下的可以联系我报名:tangren0517

说回来,最近他接到一个机会,一个在细分行业头部的公司 CEO 想让他过去负责一条产品线的主导工作,从职责来看,对标大厂 P8 或者 P7+。

你可能会好奇,一个 CEO 怎么会让严格来说属于执行层的 P6 来做产品负责人?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例子。

他们是在一个社群认识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交流和了解,以及对能力的评估,这家公司的 CEO 就直接约他见面。

本以为是一场网友奔现,没想到直接成了招募现场。

我在线下训练营中和这位同学有过交流,同时也在星球里看过他写的很多文章,以我接触过这么多产品经理的经验来看,我觉得他就是那种会思考、有洞察力、并且认知比较强的人。

周末和他聊的时候我问他,为什么在大厂干了 8 年而职级才 P6。

他跟我说了一些客观原因,简单来讲,跟领导、组织变动、机会运气都有很大的关系。

好在他不是一个机械执行的人,这些年在大厂内部辗转了不同的业务线,对商业、对业务、对产品还是建立了自己的能力体系。

如果不是在社群里去表达,这些能力就会被埋没,他也不会获得这样的机会。

据我了解,一些大厂在晋升机制上做不到完全客观公平,我再跟你们说个例子。

我一个朋友新入职一家大厂两年后遇到晋升窗口,当时部门内只有一个高 P 名额,但是有两个竞争候选人。

如果从业绩、能力、平时表现来看,他应该获得这个机会。

但是领导跟他说,另一个老员工在公司时间比他长,而且上次没能获得晋升,希望这次他能让出机会,同时承诺下次一定给他。

虽然他表达了不满,但是这种「内定」的结果也没能改变,他也不想因此和老板翻脸,毕竟还得在这里长干。

你看,原本靠业绩和能力评估的晋升机会就成了一种分配制的「福利」。

另外,一些在大厂工作的读者一旦到了 P6 职级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P7 上不去,即便上了也很难再有提升。

所以,很多人到了 P6 熬不动之后就会陆续离开,去一些中小型公司降维升职。

好一点的,在 P7 熬不动之后也选择了降维升职。

这两年很多大厂也修改了职级体系,说白了就是把同一职级的范畴拉大,让升职的周期更长难度更大,这就让一部分熬不动的人去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机会。

这些能力高于职级的人在一些公司里并不少见,被人为低估也让他们失去了一些机会,我觉得是挺不公平的。

但是这种不公平又没有彻底的解决方案,只要是有人为主观认定的环节,这种不公平性就会持续存在。

对于最开始提到的那位同学,其实我给的建议是让他积极考虑,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新公司在所属细分行业属于头部,而且业务本身盈利,有不错的增长空间,这会带来更好的实践环境和机会。

从公司规模来看,虽然大厂看起来稳定,但是大厂内非核心业务的稳定性其实远不如小公司的主营业务。

第二,新机会能够触探他的能力边界,从实践密度和实践质量角度来看,对个人发展有利。

第三,通过这个跳板能实现职级、薪资、长期回报的增长,相较于大厂的线性增长,这个机会的天花板更高。

当然,我给的只是建议,最终的决策还得他自己做。

这里也引出了另一个话题,那就是大厂的高 P 们真的能做到职级和能力匹配么?

我觉得,不一定。

当然,这里并不是否认大厂高 P,大多数凭业绩和能力上去的高 P 还是很能打的。

但是,有些所谓的高 P 也只是顶个帽子,货不对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是在那些以人的主观意志为主导的公司里,很多人并不能被公证评估,更得不到公平的对待。

如果这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不确定性,那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做事、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同时,还得学会自我保护。

这种保护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自保,不要因为短期得罪一些人而失去长期机会,也不要因为被权力压制而不敢发声。

同时也想跟那些被低估的同学说,该争取的还得争取,如果自己都不争,谁来帮你呢?

不惹事,不怕事。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反击。

················· 唐韧出品 ·················

安可时刻

关于线上产品训练营,再多说几句。

学习内容和线下训练营是一样的,只不过把一天的线下课改成一天的直播课,同样是互动式学习,采用腾讯会议视频直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一个月的线上课,和我的一对一咨询沟通等交付都是一样的,也会给到参与同学的长期帮扶,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我。

对那些处于职业瓶颈期或者产品能力上不去的产品经理,可以联系我报名,过去一年的案例足以说明效果。

要参加的,可以加我要一份详细的介绍:tangren051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