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不抵抗放弃东三省,究竟是谁下的命令?这一问题引发诸多争议。

长期以来,关于 “不抵抗” 命令的下达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蒋介石,也有人认为是张学良。然而,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当事人的回忆,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张学良才是 “不抵抗” 命令的下达者。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向北大营的东北军发动进攻。当时,拥有近 30 万兵力且武器装备优于日军的东北军,却在 “不抵抗” 命令下,眼睁睁看着日军攻占北大营,随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

张学良晚年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承认,“不抵抗” 命令是自己下的。他表示,当时判断日本是想通过军事挑衅向中国施压然后提条件,希望能够和平解决,所以命令东北军不抵抗,以求暂时避其锋芒。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出现了严重错误。

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蒋介石南京政府此前确实提出过对日谈判、避免冲突的方针。例如,1931 年夏天,蒋介石在庐山举行扩大会议,针对 “万宝山事件” 和 “中村事件”,蒋介石给张学良发电明确要求 “此非对日作战之时”。9 月 11 日,蒋介石又致电张学良,“避免与日本冲突”。然而,这些指示并不能直接等同于 “不抵抗” 命令。

九一八事变当晚,张学良并未得到蒋介石的指示。蒋介石是 19 日晚九点之后到达南昌才接到上海的电报,得知 “九一八事变” 消息。蒋致电张学良:“中刻抵南昌。接沪电,知日兵昨夜进攻沈阳。据东京消息,日以我军有拆毁铁路之计划。其借口如此。请向外宣传时对此应力辟之。近情盼时刻电告。” 整个电文无一字言及 “军事” 或 “抵抗”。

综上所述,虽然蒋介石南京政府对日态度软弱,但 “不抵抗” 命令的确是张学良下达的。这一历史真相虽然残酷,但却是无法抹杀的事实。

二、各方观点纷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蒋介石下命令说

曾任张学良机要秘书的郭维城说:“九一八事变当时,张学良将军在北平,一夜之间,十几次电南京蒋介石请示,而蒋介石却若无其事地十几次复电不准抵抗,把枪架起来,把仓库锁起来,一律点交日军。这些电文一直到现在还保存着,蒋介石是无法抵赖的。” 然而,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这些电文的存在。

从蒋介石的日记来看,“九一八事变” 当天,蒋介石乘军舰前往江西 “剿共”,得知事变是在 9 月 19 日晚到达南昌之后,其消息来源是上海。在此之前,他不知道事变的任何消息,也没有从张学良处得到任何消息。所以蒋介石不可能于 “九一八” 夜拍发 “不抵抗” 电报。

同时,有部分史料被作为蒋介石下命令的证据引用,但这些证据的真实性也存在争议。比如,一些说法认为蒋介石曾发 “铣电” 给张学良,指示其不抵抗,但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档案资料馆中,均找不到 “铣电” 原件档案。海外曾称 “铣电” 的原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毅荻书斋” 的展柜中,但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亲自打电话询问此事,得到的回答是 “不足为据”。

(二)张学良下命令说

张学良晚年多次在不同场合承认不抵抗命令是自己下达的。他表示,当时自己对日本侵华的野心估计不足,认为中日两国军力悬殊,根本打不过日本人,所以想通过不抵抗来避免事态扩大,以求和平解决问题。但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出现了严重错误。

在事变发生当晚,张学良指示东北军 “仍按九月六日的训令意思:不与反抗,免滋事端”。18 日午夜,张学良召集东北军重要将领紧急会议,再次强调不抵抗。19 日上午、20 日晚分别接见天津大公报记者和各报记者时,张学良也明确表示 “我早已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当日军进攻消息传来时,余立时下令收缴军械子弹,不得作报复行动”。

张学良的自传体著作《杂忆随感漫录》一书中也清楚回忆,荣臻向他电话请示,他叮嘱千万不许东北军乱动,这就是 “不抵抗” 的意思。而且,张学良在未请示南京国民政府的情况下做出 “不抵抗” 决定,并从个人意见升级为东北军干部的 “集体决定”。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张学良仍然坚持 “不抵抗主义”。

综上所述,虽然关于 “不抵抗” 命令的下达者存在争议,但从目前的证据来看,张学良下达 “不抵抗” 命令的可能性更大。

三、原因深度剖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张学良下命令的原因

1. 认为国民政府不拔钱粮军饷,仅靠东北军难以阻挡日军

当时的东北军虽然兵力众多且装备精良,但维持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需要巨额的钱粮军饷。张学良可能认为,如果没有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仅靠东北军独自对抗日军,胜算渺茫。从实际情况来看,东北军在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方面确实需要持续的投入。而在 “九一八事变” 之前,国民政府对东北军的支持力度并不稳定,这让张学良对东北军单独抵抗日军的前景感到担忧。

2. 错误判断日军目的,想避免刺激日军扩大战事

张学良在 “九一八事变” 时错误地判断了日军的目的。他以为日军的挑衅只是为了向中国施压以获取某些利益,只要东北军不抵抗,就可以避免刺激日军扩大战事,从而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这种想法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日本在 “九一八事变” 前曾多次制造摩擦,通过外交手段获取了不少利益。张学良可能认为这次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解决争端。然而,他低估了日军的野心,日军的目标并非仅仅是获取一些利益,而是要全面占领东北。

3. 害怕日军以海军扰乱平津,为保存实力

张学良深知日军的海军实力不容小觑。如果东北军与日军在东北全面开战,日军很可能会利用海军优势扰乱平津地区。平津地区是张学良的重要势力范围,一旦平津受到威胁,他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为了保存实力,避免东北军在与日军的战斗中被消耗殆尽,同时也为了保护平津地区,张学良选择了不抵抗。

(二)蒋介石可能影响的因素

1. 蒋介石一贯主张 “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对日本态度较为软弱

蒋介石一直奉行 “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将主要精力放在镇压国内革命力量上,对日本的侵略采取较为软弱的态度。这种政策导向使得张学良在面对日军挑衅时,可能会考虑到如果违抗蒋介石的政策,可能会失去国民政府的支持。蒋介石对日本的软弱态度也让张学良对国民政府在抵抗日军侵略方面的决心和能力产生怀疑。

2. 事变后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 “暂时忍让”,寄希望于国联调停

“九一八事变” 后,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 “暂时忍让”,并寄希望于国联调停。这种做法进一步影响了张学良的决策。蒋介石的通电让张学良认为国民政府并不打算立即与日军开战,而是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同时,蒋介石对国联的期望也让张学良觉得可以等待国联的干预,避免与日军发生正面冲突。然而,事实证明,国联并未能有效地制止日本的侵略行为。

四、事件影响深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一八” 事变后,东北军的不抵抗命令致使东北全境迅速沦陷,这一事件如同一场强烈的地震,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东北的沦陷使得三千万人民一夜之间沦为亡国奴。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对东北人民进行残酷的统治和压迫。他们掠夺东北的资源,奴役东北的百姓,实行文化侵略,试图从根本上磨灭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东北人民陷入了无尽的苦难之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东北的沦陷让日本在中国大陆获得了重要的战略基地。东北丰富的资源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使其能够进一步扩大战争规模。日本以东北为跳板,不断向华北、华东等地区发动进攻,对中国的抗战局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在国际上,东北的沦陷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方面,国际社会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表示谴责,但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采取了绥靖政策,对日本的侵略行为没有采取有效的制裁措施。这使得日本更加肆无忌惮地推行其侵略扩张政策。

不抵抗命令的下达,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张学良的决策,都成为了历史的痛点。这一事件值得后人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外敌侵略时,必须坚定地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或采取软弱的态度。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团结一心,全国上下共同抵抗,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过去的错误和教训,也激励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与稳定,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虽然关于不抵抗命令的真相仍存在争议,但这一事件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它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