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趁着山林还未落木,循着吴莱的足迹一路来到山前。宋濂写这座山“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寒冬未至,深秋的吴莱山有的是山风拂面的透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吴莱殿的脚下是四喜堂。这座原本是民居与祠堂相结合的四合院摇身一变,变成了隐于山间的民宿。我们平常所说的四喜是久旱逢甘霖,是他乡遇故知,是金榜题名时,也是洞房花烛夜,现在四喜堂的四喜一般觉得是取自《易经》的“元、亨、利、贞”,寄托的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就是自然和谐、政治昌盛、经济发达、社会清正。但也有传闻是当初的建造者希望四个儿子都能有人生喜事,所以才叫四喜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弯弯绕绕的公路盘旋而上,两侧树木向后掠过,四喜堂就在这条公路的尽头,在海拔六百多米的高山上。错落梯田,蜿蜒古道。这样一座隐于山林的老屋建于清末,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四合院。门口的水塘倒映着古朴的院落。白墙黛瓦,翠竹垂柳,屋侧的石墙上是老烟囱留下的历史痕迹。过去的四喜堂是横坞口张姓族人婚嫁祭祖等活动的场所,如今的四喜堂推开门就是悠扬的琴音婉转,一楼的茶桌在长廊之下,能远眺山尖的绿树,也能感受山野的静谧。当人们远离城市的喧闹来到此处,与过去归隐山林的吴莱有异曲同工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吴莱归隐在这重峦叠嶂、苍松翠竹的山林里,让这本无名的山峰拥有了故事,就像古人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吴莱天资聪慧,知识渊博,4岁能诵五经,7岁能赋诗。他的学生众多也人才辈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就是其学生。宋濂在寒冬凛冽时进山求学,追随老师吴莱游历诗赋,讲学解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莱山人文荟萃,一条古道上往来的多有当世鸿儒,也有吴莱的诗朋文友,更有不远千里前来求学的学子。后人为缅怀他的高风亮节,将这座山改名为吴莱山。“云山竹海清泉处,翠峦松间隐大儒。”吴莱隐居的地方如今已成为书院,屋檐下是红底金字的松间小隐,再往后是宋濂题写的大儒二字。屋后是环抱着书院的绿竹林荫。山谷风声呼啸细雨潇潇,书院仍可以无风无雨,土地不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百年来的吴莱文脉,从山林古道再到书院,给后人留下的远不止诗词文化。在吴莱文脉下出现的状元面是一道舌尖上难得的美味。阳光晒过的面条下入清汤,再来一筷子院子里种的青菜,一碗美味便可以端上餐桌。古时就有“吃了吴莱一碗面,你若有求必灵验”的说法,民间也尊称吴莱为“考神”,现在也常有遇到考试便来吴莱书院祭拜,吃碗状元面、讨个好彩头的习俗。除了状元面,沿着吴莱山古道种植的状元红也有着香茗三杯、连捷三科的传闻。据说吴莱在当时备考科举时十分劳累,恍惚间遇先祖邀其品茗,三杯香茗能舒缓劳累,祝他科举连捷。醒来的吴莱顿感清醒,在之后文思泉涌,下笔有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莱文脉能生生不息,靠的不仅仅是留下的文章诗词,更是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吴溪之畔走出的代代文人留下的笔墨也是这一文脉能流传至今的一部分,也让吴溪文化这颗明珠在潮水退去后熠熠生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