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
位于长江下游的张家港,是一座被水韵浸润的城市,这里有80.4公里长江岸线,7300多条大小河流。依水而生的张家港保护水生态,做足“水文章”,让城市因水而美、向水而兴、治水而安。
“河”美画卷
生态颜值提升幸福指数
对于因江而生、依港而兴的张家港而言,境内7300多条河流如同一本故事书,见证着港城人民的幸福生活。
仲秋之时,红叶初染。在冶金园(锦丰镇)交通村,清澈的南中心河在习习秋风下,被激起阵阵涟漪,沿河种植的广玉兰已染上秋色,但两岸的青草和常青树依旧葱绿,与河边人家相映成趣。
南中心河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镇级河道,长1500米,宽12米。早年间,沿河48户村民生活用水、农田灌溉,全靠这一条河。“还记得以前放了学,最喜欢和朋友们在河边摸鱼捞虾。”“印象中,每天都在节奏鲜明的捶衣声中醒来,这可以说是乡村里最淳朴的打击乐了。”在村民的回忆中,“家家踏度入河,河埠捣衣声脆”是他们枕河而居的日常。
为了让南中心河愈加水清岸绿,2019年,交通村投资108万元,提升河道水质,改善沿河面貌。如今,南中心河已成为村里的地标性“景观带”,并于2022年获评苏州市级幸福河湖,村民们也因地制宜,打造了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在院子里造了景,把河水引到院子里,再开垦一小块菜地和花圃,这就是田园诗里的安逸生活。”村民朱勤艳说,村委还在南中心河两岸种植了樱花树,一到春天,两岸花开,令人心醉。
小桥流水相映,河流在村民心中流淌出满满幸福。一些乡村还依靠家门口小河的美丽颜值,催生美丽经济,释放美丽效应。
在经开区(杨舍镇)善港河与渡港河之间,善港村以善港花海为特色景点,开辟了一块文旅空间,其间有咖啡屋、烘焙屋和民宿,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游玩,为村里增添了新活力。
从家前屋后的河流,到庭院里的一棵老树,这些符号化的乡村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成为善港人的乡愁。为了留住这份乡愁,善港村以河为线、绕树而建,打造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旅空间,在保留乡村特色风貌的同时,为村里增收致富。“将文旅空间依河而建,游客不仅能赏花,还能感受水的流动,甚至可以看到白鹭河面抓鱼的画面,从不同维度感受乡村振兴。”经开区(杨舍镇)善港村兴村特岗书记王斌说道。
目前,张家港市有16条苏州市级幸福河湖,401条张家港市级幸福河湖,朝东圩港、一干河被评为省级幸福河道建设示范工程。“落实责任河长,常抓河道养护,张家港市将幸福河湖创建工作与县乡生态河道、康居村庄以及特色田园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作相融合,集中连片打造可观可感可亲的幸福河湖群。”张家港市水务局规建科副科长丁斌这样说道。
以“河”为贵
自然活水变发展“活水”
清晨,沿着江、枕着河的德积街道永兴村,在一长串清亮悠长的江轮汽笛声中渐渐“苏醒”。73岁的村民方金付迎着朝阳,巡河赏景。“家家户户门前的这条河是朱家埭河,我们老一辈都在这条河边长大,我每天来看看,发现水草多了、有漂浮物就向村里反映……”方金付边走边介绍。
紧挨长江的永兴村,村域河道与长江相连。“如今的朱家埭河就像一条‘绿丝带’,河水清澈见底,看了心情舒畅,游客到我们永兴村来,都说我们村像‘梦里水乡’。”方金付乐呵呵地说。
在永兴村,像朱家埭河这样的“绿丝带”还有24条。2019年,张家港市启动张家港湾片区环境提升工程,将9公里生产岸线全面调整为生态岸线,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推进,作为张家港湾核心区域的永兴村江堤内外成一色,家前屋后皆是景,这也让村民余金芬看到了发展机遇,她以自然水生态景观为依托,在村里开了农家乐。“我的小院主打田园风格,一花一木、一步一景,到了晚上,灯带点亮小院,游客在院子里吹着江风、露营烧烤,别提多惬意了。”余金芬笑着说。
蜿蜒流淌的河水、古朴幽雅的乡村建筑……近年来,永兴村盘活水清河澈的“绿色家底”,依托长江资源和生态河道资源,引进水上游船、皮划艇等项目,通过“水旅”融合,让水景变“钱”景。
变自然活水为发展“活水”,享受到好水红利的不仅只有永兴村。金秋时节,高新区(塘桥镇)青龙村村民季建科正忙着捕捞大闸蟹供应市场。“我们这里叫‘金湾里’,四面环水,我养螃蟹25年,每年育种的螃蟹都会放流一部分到村里的河塘,因为水质好,村民们年年有大闸蟹吃。”季建科笑着说,依托优质水资源,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产养殖,走上了致富路。从水里“淘金”的季建科对于港城的水生态信心满满,今年,他又引进了对水质要求十分“挑剔”的“太湖1号”罗氏沼虾,丰富市民们的餐桌。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水质,近年来,张家港市着力发展质量渔业、生态渔业、高效渔业。目前,张家港市水产养殖面积达1万亩,水产品年产量超9500吨。“张家港市着力打造长江沿线高质量水产养殖示范区,池塘养殖水好水产品才能好,近年来张家港市培育了一批生产好、产出好、效益好的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张家港市水产站站长蒋广明说。
目前,张家港市建有水美乡村33个,不少乡村依托水美乡村建设,走农旅、文旅融合之路,打造乡村旅游点,助推乡村振兴。与此同时,张家港市立足资源禀赋,打造张家港湾、暨阳湖生态公园、凤凰湖生态公园等绿色生态打卡点,通过做好“水文章”,推动河湖资源向城乡发展、农民致富的经济优势转化。
“河”护港城
七条干河护港城安澜
万涓成河,汇流成歌。张家港市既有江南水乡杏花烟雨的韵味,又具围垦成陆、水系纵横的气魄。提及港城的河流,人们总能想到“七兄弟”干河。供水通航、防洪排涝、蓄水灌溉……七条干河如同七根琴弦,穿越广袤的田野和城镇,见证着港城的发展历程。
“七兄弟”中的二干河也称十一圩港,是张家港市历史最悠久的河流之一。这条干河流经杨舍、凤凰、锦丰等地,是张家港市沿江地区排灌及南北交通的主干河道。目前,二干河上正在建设张家港市水利建设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泵闸枢纽——十一圩江边枢纽。
在改建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轰鸣,车辆穿梭,工人们正在为即将进行的二期套闸通水验收做准备。“2022年5月张家港市启动十一圩江边枢纽改建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了一期节制闸的通水验收,整个工程将在2025年上半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张家港市张水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水利建设科工作人员顾钟凯介绍,十一圩江边枢纽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区域防洪能力,改善干河通航条件。
上世纪六十年代,全长27.2公里的二干河上,筑起了干河上的第一座水闸——十一圩港三孔闸。当时建闸主要是为了引排灌溉,随着经济的发展,节制闸开始兼顾航运功能。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沿江一带兴起了沙钢等一批大企业,二干河上的配套水利设施,为船舶通航保驾护航,不断助推着张家港市工业经济蓬勃发展。
唯有治水才能兴水。在七干河,张家港同级别泵站中排水流量最大的泵站——走马塘江边泵站也已投入使用。“泵站总流量达到80立方米每秒,是为长江口岸量身定制的,泵站正式投运以后,将形成强大的防洪排涝体系。”张家港市长江防洪工程管理处副处长邓彬彬介绍,走马塘江边泵站将助力港城东部片区防洪排涝能力,保障港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04年以来,张家港市在一干河、三干河、四干河和七干河上建设了4座排涝泵站,五干河上的水利工程也将在明后年启动。”张家港市水务局规划与建设管理科科长戴贤波介绍,这些泵站的总流量为260立方米每秒,有效提升了张家港区域的强排能力。
大江大河间,重大引调水工程联网补网,广袤沃野里,民生水利工程施工正忙。七条干河纵横交错,港城水网也越织越密,各类水利工程守护着港城安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这片人居水江南,七条干河关乎百姓、关乎民生,共同绘就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