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英雄——石少华
看着报纸上毛主席的照片,目光坚定,神态自信,这使石少华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正是这份心情,让石少华升起了要为党,为毛主席照相的念头。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不断为党照相,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可能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1918年5月,石少华出生于香港,5年后随父母迁居故土-广州,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给半封建的社会,在深受外来帝国主义的侵略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接受外来文明的洗礼。
作品:水上游击队
广东地处沿海,得“风气”之先,1932年,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大陆倾销摄影器材,美国柯大公司在中国就设有许多分公司和代销店,广东沿海各种画报、摄影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摄影爱好者,当时就读于岭南大学附属高中的石少华在此影响下,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了相关学习。
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蒋介石统治的南京政府采取了消极抗日,导致日军顺势而入,短短时间内,华北地区大片沦丧,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却始终坚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抗日,一致对外”,这给中国人民带去了希望。
作品:父子两代兵
1938年广东沦陷前夕,石少华随岭南大学附中前往香港青山湾梁园上课。1938年1月,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建立,廖承志担任主要负责人,在学友廖承志的介绍与帮助下,石少华像其他血气方刚的的青年学子一样,在1938年春,怀揣着救国救民的梦想,带着照相机和50多个胶卷,秘密奔赴延安。
战火纷飞,用艺术记载不平凡的岁月
到达延安革命根据地后,石少华便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此期间,兼职摄影工作,拍摄到了他生平最具有价值意义的一幅作品:《毛主席和小八路》,也是毛主席最珍惜的一张纪念照片。
1939年,陕西延安,毛主席在延安和小八路亲切谈话
但是这张照片在日后的抗战迁居中丢失了一张,石少华一直想寻找机会询问毛主席。但是毛主席一直在忙着党和人民,那里有多余的时间来想这些。在1964年的时候,毛主席邀请了石少华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石少华便问起了那张照片,毛主席对此一一解答。在最后,石少华问起毛主席:“主席,你还知道那两个孩子的下落吗?”
毛主席满脸歉意:“不好意思,我忘记了。”
在回家的路上,石少华突然想知道两个小八路的下落,想通过这件事情,让更多的人明白时代的变迁。于是,石少华不断地找,找了好久,终于在1986年4月,石少华找到了其中的一个小八路(刘常贵),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只是可惜,另外的一个小八路可能在战争中已经牺牲了。
据辽宁丹东刘常贵回忆(照片里的矮个子小八路),以下用刘常贵的第一人称代替。
在那个时候,我们就一直听说毛主席的事迹,便对毛主席充满好奇与爱戴,想一睹毛主席的风采。
于是就在抗大建校三周年庆祝活动那一天,我便和安保定早早地(另一个高个子小八路)在校门口的延河边沙滩上等着,看到主席的车驶来时,便一路狂奔在后面追着,主席怕伤到我们,便停下车与我们交谈,和蔼地问我们:“小同志,你们多大了?”
我赶紧回答:“报告毛主席!我十四,他十五。”
毛主席笑着问:“你们这么小,为什么参加革命啊?”
我和安定保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回答:“打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
听到我们的豪言壮语,毛主席笑了,他点了点头,又问:“你们跑来看我,知道我是谁吗?”
“知道,您是毛主席!”抗大就有毛主席的挂像,怎么能不认识毛主席?
可毛主席却对我们说:“不对!我不叫毛主席,我叫毛泽东。”
我俩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毛主席又问:“读过书没有?”
我和安定保家里穷,哪里上过学,只好摇摇头,说:“没有。”
这个时候,毛主席伸出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做笔,在左手的掌心里一笔一画地把“毛泽东”三个字写了一遍,一边写,一边对我们说,“毛”字怎么写,“泽”字怎么写,“东”字怎么写,我们听得特别认真,牢牢记住了这三个字的写法。
写完之后,毛主席问我们:“怎么样?你们记住了吗?”
“记住了!”我和安定保响亮地回答。
毛主席赞赏地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好好学习,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全国解放后,以后你们就可以上学了,有更好的日子过。”
说完,毛主席就离开了,我和安定保甚至不敢相信,那么忙的毛主席,刚刚竟然和我们说了一会话,还教给我们写他的名字。
除了这张《毛主席和小八路》这张经典照片外,石少华还在革命战争年代,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照片,记录了我党领导人的革命活动,反映了解放区军民英勇战斗的光辉事迹。
作品:白洋淀上的猎人
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毛主席和小八路》《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埋地雷》《地道战》《子弟兵母亲戎冠秀》《飞檐走壁》《解放张家口》等,这些照片是石少华在艰苦的岁月里,用艺术的力量和高度的思想水平记载的全国人民抗日历史。
直到今天,他们仍然发挥着功不可没的巨大作用,时时刻刻提醒着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时时刻刻激励着国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为新时代传播英雄精神,传播中华民族伟大爱国精神开辟了更广阔的精神道路。
厚德载物,为国奉献一生
无论是在动荡不安的烽火岁月里,还是在繁荣发展的新中国成立之后,石少华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摄影工作作出巨大的贡献,用相机书写“荡气回肠”的红色篇章。
在抗大总校迁往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后,石少华肩负起了传播摄影技术的重任,1940年6月,冀中军区第一期摄影训练队在河北省曲阳县宋家庄开学,石少华既是队长又是教员,学员共10人。当时的摄影训练班条件十分艰苦,没有讲义,石少华就根据自己多年的拍摄经验自己编写;没有相机,就从敌人手里缴获,坏了就自己修理;实习没有胶卷,就让学员空按快门练习,学员大多是在快结业的时候才摸到相机的。
作品埋地雷
他还请当时在军区火线剧社当导演兼演员的凌子风、李涛为摄训队谱写了一支题为《我们是革命的摄影工作者》的队歌。他给学员主讲的摄影课,内容分摄影常识、新闻摄影、暗室技术、照片上色等四个方面。
从1940年到1948年,石少华先后在冀中军区、晋察冀军区和华北军区举办摄影训练队和训练班共9期,学员总数两百多人。几乎每一期石少华都是身兼领导和教员。这些学员毕业后,分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个战场,成为中国革命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摄影事业的中坚力量。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石少华任新闻摄影局副秘书长兼新闻摄影处处长,负责全国的新闻摄影事业。1952年4月1日,新华社成立新闻摄影部。石少华被任命为第一任主任,新华社从此正式开始摄影报道业务,1957年在石少华的主持下,摄影部编委会提出了新闻图片总汇的具体目标。
作品:毛主席和延安杨家岭农民谈话
到20世纪50年代末,新华社摄影记者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同时也向国外派出了摄影记者,新闻图片质量得到了提高。石少华虽走上了任务繁重的行政领导岗位,但仍抽出时间进行摄影创作。
他拍摄的《老贫农讲家史》《钢锭》《坎儿井》《山林之晨》《途中小憩》《红绸舞》《胜利腰鼓舞》等大量反映工农兵生活、祖国大好河山和建设新貌的照片,都突破了那些条条框框而成为摄影佳作。他出访二十多个国家,拍摄了《在尼日尔河畔》《金字塔下的沙漠之舟》等世界各国的风光风貌和人民生活的照片,为中国人民了解世界打开了视野,在当时摄影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在石少华的领导下1984年10月,中国照片档案馆诞生。中国自此有了国家级专门管理照片档案的机构。
作品:北京世界拥护和平大会代表团和各界人士畅谈大会
1998年6月30日,石少华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他在弥留之际还专门嘱托,将自己个人所有积蓄和生前所获得的奖金捐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以鼓励高校学生投身摄影实践和摄影理论研究,推动我国摄影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记录了毛主席,更传承了一代人的红色革命精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