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世界有两个基本原理:量子纠缠和量子叠加。量子纠缠是指:二者无论距离多远都“心有灵犀”。当两个微观粒子处于纠缠态,不论分离多远,对其中一个粒子的量子态做任何改变,另一个会立刻感受到,并做相应改变。量子叠加是指:一个量子系统可以处在不同量子态的叠加态上。叠加状态会引起量子纠缠,这也成了量子随机事件的依据之一。
其实,纠缠、叠加都是量子速度快引起的。速度极快,例如超光速,二者无论距离多远都瞬间相互感知;速度极快,例如超光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两个叠加量子的状态瞬时切换。
量子的速度极快,但是不同类型的量子速度都不相等。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每一类量子都存在固有频率,任何一类量子,两个量子相互“感知”需要的时间都等于它固有频率的倒数,所以两个纠缠的量子相距越远越神奇、越不可思议。例如:中国科学家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深圳大学与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的科研人员,首次成功测量了量子纠缠的时间差,揭示了这一现象在极短时间内的动态过程。此次研究使用高强度激光脉冲照射氦原子,精确测得量子纠缠的时间差仅为232阿秒(232×10^-18秒),这一里程碑式的结果不仅展示了量子纠缠速度的惊人之快,还为未来量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由于紫外线的频率范围在750THz~30PHz(拍赫兹(pHz)等于10^15赫兹),1/4×10^15=250阿秒,所以中国科学家测量的纠缠时差应该是两个紫外线范围的两个量子之间的纠缠时差。量子的叠加态还存在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纠缠量子,量子的叠加状态会引起量子的纠缠,情况更为复杂一些,可以同时变身为多个量子,即量子的多态性。
其实,科学家描述的纠缠量子,都是拉伸了原有量子之间的波长,导致量子的纠缠速度超光速或远远超光速,从而出现不可“理解”的性质。如果量子的波长缩小,缩小到一定程度其传播速度远小于光速,和通常物体的速度相近,量子特有的、“理解”的性质必然不存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