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们都爱甜妹?
“甜妹经济学”盛行不衰。这背后似乎隐藏着经济学原理:第一,经济大环境越是萧条,可爱型的产品越是有逆势增长的潜力。
第二,根据反差原理,越是古板的品牌,可爱经济学的药效越是惊人。
在经济低垂和消费乏力联合作用的当下,“甜妹经济学”爆火正当时。
视频媒体上,甜妹含量惊人,算法们精准地推送一个个王心凌们。人们坐在咖啡馆里谈论着疫情经济的下行,相比之下,咖啡也卖得更多了,疫情的苦需要更多的甜来缓解。
甜妹经济被大众媒体运用得炉火纯青,前有央视《海峡两岸》栏目44岁的主持人李红翻红,后有央视挖掘新生代收视密码王冰冰,甜妹们在观众缘上是赚足了流量和好感。
有“甜心教主”之称的王心凌在今年《浪姐》节目中,以一首《爱你》爆火出圈。不仅唤起80,90后直男们的青春记忆,也让《浪姐》制作方抓住了一笔意外生意经。
对美的追逐总能看出时代潮流和经济发展的风向。
在上世纪90年代,“甜歌皇后”杨钰莹以甜美的外型和嗓音成为流行乐坛的代表性人物,并跃升为一代人的偶像。
时代机遇下,甜妹的大受追捧是人们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美好展望。杨钰莹的出现给娱乐圈带去了一套时代审美标准,很长时间里,甜美气质的女星是娱乐圈的香饽饽。
在充满开放创新精神的经济增长期,甜妹是社会美好风向的投射,甜美的笑容里有国泰民安的岁月静好和蒸蒸日上的生活向往。网络热词“千禧甜妹”,折射的正是人们对千禧年的往日憧憬。
风水轮流转,甜妹们走过20年,依然回归大众审美。当39岁的王心凌出现在舞台中央时,时代的记忆开启。80,90后这批遭遇“中年危机”的群体用投票给他们的青春记忆增加了糖分。
某种程度上,王心凌代表的甜妹成为他们的精神安慰剂。王心凌们的翻红,有核心受众对逝去青春的回望和怀念,也有当下充满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安慰。
甜妹们已然是是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流量密码。视频平台上的甜妹浓度居高不下,曾经多元国际化的审美语境下,愈发有收缩的趋势。在疫情笼罩的网络世界中,人们对甜妹的宠爱又变得热烈了起来。
这种审美喜好反映的是当下的“口红效应”。经济增长乏力,内卷度过高的社会环境下,甜妹缓解焦虑的功能得以凸显。
当年美国遭遇911之后,也通过大众媒体平台安抚民众精神创伤。美版《VOGUE》杂志邀请当时的流量女王“小甜甜”布兰尼拍摄了一组封面,希望用她的笑容抚慰国内的民众。
审美潮流的回归正在指向背后蕴含的规律:在经济低迷,民众信心匮乏之时,甜妹是刚需的精神产品。
人在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更接近本能的审美和需求。再好的心理遐想都比不上甜美的笑容来得直接。正如歌词里写的:阳光再好,比不上你的微笑。
这也是时下老板们纷纷把招人的标准提到极高的原因,在充满焦虑和不安的氛围下,要求更高,人才更卷,都是企业主们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经济下行,甜妹盛行。经济一卷,姑娘更甜。
姑娘就是经济的风向标。
由于公号改版,为了第一时间看到我们,请将我们设为星标!
投资人争当“王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