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检是确定受检者是否患有癌症的关键方法。除了近年来的基因检测之外,病理活检是一贯以来的金标准,它方便快捷、经济实惠,对广大患者和家庭是非常有帮助的。

CT扫描或MRI有助于检测肿块或不规则组织,但无法区分癌细胞和非癌细胞。

无创检测(抽外周血等)检测基因等等新兴的方式也并不能够完全取代活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检全称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指通过穿刺、切取等方式,从患者体内获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而对病变组织进行定性的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穿刺针快要碰到肿瘤的时候,停下来按一下开关,将带有凹槽的针芯弹出,扎入肿瘤,再按一下开关,针芯就会回缩到套管内(所以,我们经常在报告上看到说取出“条索状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活检取到的肿瘤组织被封闭在套管内,最后拔出穿刺针

在临床实践当中,很多患者和家属都会担心,他们会问,这个穿刺的检查过程会不会造成肿瘤的扩散?不懂的人士们会说:“就是本来安安静静的,一扎针给我扩散了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论上,任何对肿瘤的有创性操作都存在导致转移的风险。穿刺活检作为一种直接的侵入性检查,也存在促进肿瘤转移的可能,因为世界上不能说有绝对的事情。穿刺活检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手段,确实存在引发肿瘤转移的“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关键因素:

一方面,穿刺过程对肿瘤组织的直接物理损伤。穿刺针进入肿瘤内部进行活检时,会不可避免地破坏肿瘤原有的包膜结构,甚至可能导致肿瘤组织碎片的脱落。这些脱落的癌细胞有可能在局部形成种植性病灶,尤其是在穿刺通道周围,如果存活下来并进一步生长,就可能发展成为新的转移病灶。

穿刺针在穿过肿瘤组织时,可能会携带癌细胞附着在其表面,随着针道移动过程中,这些游离的肿瘤细胞有可能粘附到周围正常的组织器官上,从而在新的位置上形成转移灶。

我们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说您在咬包子的时候,可能会说“第一口我没咬到馅儿,我再咬深一点儿……”然后您的牙齿上就会沾到包子馅儿,一张嘴就被别人看见了。

某些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穿刺活检确实有可能诱发肿瘤的种植性转移现象,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尽量采取措施降低此类风险。

关于穿刺针粗细与转移风险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尚不一致,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来证实这一观点。

另一方面,穿刺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血管损伤。在进行深部肿瘤穿刺时,如果不慎刺破较大的血管壁,肿瘤细胞有可能借此途径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进而发生血行转移。一旦肿瘤细胞随血液流至全身各处,就有可能导致远处脏器受累,加重病情。

当然,在实际临床操作中,由于穿刺导致的转移案例极为罕见。

相关的研究数据表明,穿刺活检引发扩散转移的风险通常低于千分之一,这是一项极低概率的事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尽管存在理论上的风险,但穿刺活检仍然是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国外一项针对穿刺的研究,样本量达4912人,总共7例患者出现了针道种植转移,发生率约为0.14%。这些患者本身就存在较为广泛的淋巴转移等情况。就是说,什么都不做,他们也会转移的。

国际权威的纽约斯隆凯特林纪念医院已经开展甲状腺细针穿刺80余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医院开展穿刺50余年,都尚没有癌细胞经穿刺扩散的病理报告。所以穿刺造成癌细胞扩散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下面请看笔者做的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论:

在样本量为4912人的穿刺调查中,针道种植转移的发生率约为0.14%,且主要发生在肿瘤分化程度较低、本身存在广泛淋巴转移的患者中。国际权威医院长期实践未报告穿刺导致癌细胞扩散的病例。

洞察:

虽然穿刺存在极低的针道种植转移风险,但该风险主要集中在特定高风险患者群体中。国际权威医院长期开展穿刺实践,未发现癌细胞经穿刺扩散的病理报告,表明穿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

建议:

对于需要进行穿刺的患者,尤其是肿瘤分化程度较低、存在广泛淋巴转移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在充分了解风险的基础上,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并密切监测后续情况,同时结合其他的检查方式进行诊断。

在某些情况下,也有些患者不适合立即做穿刺活检。

那么,穿刺手术有哪些禁忌症?

出血倾向:

患者具有出血倾向,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进行穿刺活检可能导致出血不止,增加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呼吸与通气障碍:

正在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由于呼吸功能受限,进行穿刺活检可能增加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邻近器官损伤:

穿刺活检可能进一步加重这些损伤,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严重并发症:

如严重的心肺疾病、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增加手术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患者配合度:

患者不能配合或不能保持固定的穿刺体位,穿刺活检需要患者的配合和保持固定的体位,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如果患者无法配合或保持体位,将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特定情况下的禁忌:

患有弥漫性肺部疾病或肺功能差者,进行肺穿刺活检可能增加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患有精神疾病或无法沟通者,这类患者可能无法理解和配合穿刺活检的过程,增加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以当前技术水平来看,穿刺活检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诊断方式,甚至被誉为手术前诊断的“黄金准则”。

尽管影像学与血液学检查能为肿瘤诊断提供辅助信息,并且在经验丰富的医疗机构里,结合这两种检查手段也能实现较高的诊断精确度。

但在面对病情复杂的情况时,这些检查手段往往难以明确肿瘤的具体性质。以乳腺癌诊断为例,影像学通常只能提示有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而要确切判断肿块的良恶性,还需依赖穿刺病理检查。

不过,穿刺活检特别是细针穿刺所能获取的组织样本较为有限,难以全面反映肿块的整体状况,因此偶尔会导致误诊或漏诊。比如,前列腺癌的穿刺活检阳性率不高,常需进行多部位、多针的穿刺,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同时,医疗机构应持续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以进一步优化穿刺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低风险患者,穿刺仍然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