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11月3日,临沂市第九中学2024级九班的同学们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参观沂蒙水利建设展览馆(沂蒙水文化博物馆)。本次研学活动的主题是“探索水利奥秘,传承水利文化”,目的是让同学们了解沂蒙水利建设的历史和成就,感受水利工程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序地进入展厅。展览馆通过图片、文字、实物、模型、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沂蒙水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伴着岑岑的水流声,走进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侧墙壁上的“中华水韵”图与临沂主要河流分布图。不同字体的“水”字与“河流”跃然于墙壁,石与水的相遇,尽显历史文化韵味。
展馆的第一展厅“琅琊水韵、东夷文脉”。可以了解到临沂水情与源远流长的水文化。临沂,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有1800多条,临沂人民的母亲河——沂河,是发源于山东省境内的第一大河,也是全国首批最美家乡河之一。它见证了东夷先民的智慧与勤劳,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瑰宝,牛郎织女的传说、大禹治水的故事、沂水拖蓝的景致、历代名人的吟咏、谱写了水文化的绚丽华章,也滋养了一代代名人贤士,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算圣刘洪等都生于斯、长于斯。琅琊水韵与东夷文脉相互交融,共同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篇章,让我们沉浸在这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中,感受着沂蒙大地的独特魅力。
同学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水利模型和实物展示。从古老的灌溉工具到现代化的水利枢纽模型,让同学们对水利工程的原理和作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他们仔细观察着每一个模型,不时地向讲解员提问,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欣赏完“琅琊水韵、东夷文脉”后,紧接着来到第二展厅“千年水患、世代抗争”。沂蒙大地,水患频发,千年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饱受水患之苦。然而,英勇的沂蒙人民从未屈服,他们世代抗争,与洪水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每一次洪水的肆虐,都无法摧毁他们的信念;每一次灾难的降临,都激发着他们更加顽强的斗志。
同学们驻足观看,脸上露出凝重的表情。他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齐声诵读起《神水行》。在这场漫长而艰苦的斗争中,沂蒙人民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力量,他们的抗争精神如同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
第三展厅“重整河山、为民造福”。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迎来了新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开始了重整河山的伟大征程。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沂蒙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水库、大坝、渠道如同一座座丰碑,见证着沂蒙人民改天换地的决心和力量。他们用自己的双手,驯服了奔腾的河流,治理了肆虐的水患,为人民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来到第四展厅“驯山驭水、泽被苍生”。沂蒙人民以智慧和勇气驯山驭水,让曾经肆虐的山水成为造福百姓的源泉。他们修建的水利工程,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水患,还为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供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富饶,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沂蒙人民的辛勤付出,换来了山河的安宁,换来了百姓的幸福。他们的功绩将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学们来到最后一个展厅,第五展厅“水润沂蒙、美好家园”。如今的临沂,水润大地,生机勃勃。这里展现了临沂市委、市政府把改善民生、造福百姓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障城区居民饮水安全作为头等民生大事,确立了“以河为轴、两岸开发”的整体思路。清澈的河水在田野间流淌,滋润着万物生长;美丽的湖泊如明珠般镶嵌在大地上,增添了无限的魅力。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沂蒙人民在这片水润的土地上,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6D影院内水韵沂蒙影片,一座“水尽其美、城尽其能、民享其成,生态宜居”的城市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他们徜徉在美丽的沂河怀抱,享受着先辈们创造的伟大水利工程,带来的舒适与和美的恬静生活。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这次研学活动不仅让他们学到了丰富的水利知识,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水利事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这次参观,我才知道水利工程是如此的伟大,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便利。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保护好我们的水环境。”一位同学感慨地说。
“探索水利奥秘,传承水利文化”。此次临沂水利博物馆研学之旅,为临沂市第九中学2024级九班的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水利文化的窗口。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会将所学的水利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成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者和践行者,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图文/王鑫 薛会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