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沈抚示范区、沈阳工学院、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联合举办的“新时代 新视野 新愿景”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国际研讨会在沈阳工学院召开。来自中、俄两国的34所高校校长及智能制造行业头部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碰撞思想、凝聚智慧,共谋高等教育科研领域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讨会上,雷启立以《AI赋能科研范式变革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报告。李康举以《深化校企融合、加强国际合作“专业+语言”教育改革探索——以沈阳工学院为例》为题,分享了学校积极推进“专业+语言”教育教学改革,与企业共同开设“一带一路”订单班,精准培养行业紧缺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为“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开展服务与技术支持等方面的经验做法。马尔芬·尤里·谢尔盖耶维奇作题为《新的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实施方法》的报告。蒋荣良作题为《智能制造工程实践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东北联邦大学校长尼古拉耶夫·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作题为《国际化的中国载体:东北联邦大学与中国伙伴大学联合教育项目实施的经验》。孙玉华作题为《工科+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探索》的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讨会还设立了两个分论坛。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和俄罗斯高校间联合教育项目的实施”与“中国和俄罗斯高校互动的最佳实践:科学、教育、工业”议题,就中俄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科研合作、“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数智化赋能高等教育等内容展开深度探讨和交流。

马尔芬·尤里·谢尔盖耶维奇说,此次研讨会上俄中高校以及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深入讨论了俄中大学实施联合教育计划的热点问题,并分享了俄中大学在科学、教育和工业合作领域互动的最佳实践,必将推动俄中高等教育合作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作为示范区域内的高等教育重要力量,近年来沈阳工学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坚持高水平“请进来”、高质量“走出去”,先后建立普希金学院等多个合作平台,签约高校已达15所,致力于产教深度融合,依托华中数控、华为、罗克韦尔等头部企业,在培养“俄语+专业”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沈工之路”。沈抚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研讨会汇聚了中俄高等教育领域的智慧与力量,为双方高校搭建了一个高端、开放、务实的交流平台,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合作,共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高等教育合作的新生态、新业态、新形态,努力将学科、人才、科技优势转化为助力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