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算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我国当前的算力中心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盘点,重点介绍东数西算工程中的8个算力枢纽与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以及通用算力中心、智能算力中心、超级算力中心以及融合算力中心的发展情况。
█ “东数西算”工程
“东数西算” 工程旨在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引导数据中心向西部资源丰富地区集聚,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发展。这一工程充分考虑了我国东西部地区在土地、能源、气候等方面的差异,实现了算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全国算力地图来看,“东数西算” 工程规划了八大算力枢纽和十大集群,涵盖了京津冀、内蒙古、甘肃、长三角、贵州、粤港澳、成渝等地区。这些地区将成为我国算力网络的重要节点,通过高速网络连接,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和算力的协同调度。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曾谈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4个节点,立足服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需求,进一步统筹好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数据中心布局。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4个节点,在清洁能源供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适宜建设绿色算力基地,通过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中高时延业务,推动东部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理、机器学习、视频渲染、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业务有序转移,并承担本地实时性数据处理。”
8个算力枢纽
具体来看,“东数西算”工程8个算力枢纽定位为:
1、京津冀枢纽: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优势,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北京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辐射华北、东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不低于65%,电能利用效率指标控制在1.25以内,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显著提升。
2、长三角枢纽:统筹好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数据中心布局,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扩展算力增长空间,为长三角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
3、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充分发挥本区域在市场、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发展高密度、高能效、低碳数据中心集群,提升数据供给质量,优化东西部间互联网络和枢纽节点间直连网络,通过云网协同、云边协同等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扩展算力增长空间。
4、成渝枢纽:通过优化算力布局,平衡好城市与城市周边的算力资源部署,做好与“东数西算”的衔接,为成渝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5、内蒙古枢纽:不断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全国范围的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推动内蒙古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6、贵州枢纽:打造面向全国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为全国范围内的企业和机构提供数据存储、计算、分析等服务,推动贵州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
7、甘肃枢纽:打造面向全国的国家算力保障基地,加快构建云计算、数据服务、数字设备制造、数字技术应用等为一体的数字经济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8、宁夏枢纽:打造面向全国、服务一流的绿色数据中心集群,做强绿色能源开发,推动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和新能源配套项目同步建设,推进数据中心与“源网荷储”绿电园区融合创新。
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在8个算力枢纽内,进一步规划设立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每个集群是一片物理连续的行政区域,具体承载算力枢纽内的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
“东数西算”工程的十大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包括:张家口集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芜湖集群、韶关集群、天府集群、重庆集群、贵安集群、庆阳集群、和林格尔集群、中卫集群。
图片来源:通信产业报/通信产业网
█ 各地加快算力中心建设
当下,各地也在积极建设算力中心,算力中心包括四种类型:通用算力中心、智能算力中心、超级算力中心和融合算力中心。(详细介绍请看《》)
我们以算力中心的四种类型作为切入点,来盘点目前各地算力中心的建设情况。
通用算力中心
通用算力中心可以看作为是集成了传统数据中心和现代云服务提供商能力的综合性计算平台。
在2024中国算力大会“算力中国·创投活力”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赵策表示,截止2024年6月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数达到830万标准机架。
承担建立通用算力中心的企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如世纪互联、万国数据等;另一类是具有互联网背景的云服务提供商,如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还有一类是电信运营商旗下的云服务提供商,例如中国电信的天翼云、中国联通的联通云以及中国移动的移动云。
目前,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与需求量的增加,通用算力中心有着向智算中心升级的趋势。
例如,2024年4月24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和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引导北京数据中心产业由通用数据中心向智算中心升级。该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智算供给规模达到45EFLOPS,2025-2027年根据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需要和国家相关部署进一步优化算力布局”的规划目标,引导北京数据中心由原主要服务于数据存储和云计算的通用数据中心向智算中心升级。具体而言包括三点,不再新建通用数据中心、引导存量数据中心向智算中心升级转型、加快公共智算中心布局建设,不足智能算力需求向津冀蒙及西部地区采购。
智算中心
在2024年的算力大会上,中国电信研究院发布的《智算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已建和正在建设的智算中心超250个。
据媒体报道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超过 40 个城市布局智算中心。各级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纷纷启动建设计划。
部分智算中心分布,图片来源:新京智库制图
例如,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北京市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智算中心包括京西智谷智算中心、石景山智能算力中心、北京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华章北京一号智算中心、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等,涉及海淀、朝阳、经开区、石景山、门头沟、大兴、丰台等多区域,已建成智能算力总规模约5000P,智算产业规模正在持续扩大。
还有,2024年4月28日,中国移动宣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目前已投产使用,该智算中心是中国移动布局的智算中心中算力规模最大的一个。该智算中心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部署约2万张AI加速卡,AI芯片国产化率超85%,智能算力规模高达6.7EFLOPS(每秒670亿亿次浮点运算)。
2024 年 8 月底,中国移动黑龙江公司在哈尔滨智算中心共计部署 1.8 万张 AI 加速卡,集群建设完成后,可提供算力 6.6EFlops。据了解,该中心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智算中心。
再例如,位于武汉的国家网安基地智算中心一期于 2024 年 6 月投入运行,并将规划扩容算力设施至 500P,已与网安基地重点实验室、头部网安企业及行业大模型企业达成算力合作,形成 “四位一体” 协同发展生态。
超算中心
截至 2023 年 8 月,中国科技部批准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已有 14 所,分布在天津、济南、无锡、昆山、深圳、广州、长沙、成都、郑州、西安、太原、文昌、重庆、乌镇等地,除文昌航天超算中心、中新(重庆)国际超算中心外,其他中心已投入运营。
国家14座超算中心的分布及基本情况
图片来源:新京智库制图
各超级计算中心详细介绍请见,,,。
融合算力中心
融合算力中心是一种集成了多种类型算力(如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等)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对算力的多样化要求。目前,我国在多个地区积极推进融合算力中心的建设,以提升整体算力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由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产业集团共同打造的天府智算中心项目一期于4月24日正式点亮,并将于4月进入试运行,助推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成为西部首个超智融合算力中心。天府智算中心项目选址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园区,规划建设算力规模达到1000PFLOPS(1PFLOPS=每秒1千万亿次浮点运算),首期投资1.5亿元,建设算力规模达到256PFLOPS,支撑高复杂度、高计算需求的百亿级大模型训练。
还例如,9 月 13 日,乌鲁木齐融合算力中心正式启动,由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参与投资建设,项目落地乌鲁木齐云计算产业园,未来可满足10000P算力运营需求,成为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新疆“绿色低碳高效的算力网”的重要一员。
中国的算力中心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从“东数西算”工程的八大算力枢纽到遍布全国的十大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再到各地积极推进的通用算力中心、智算中心、超算中心以及融合算力中心,中国正逐步构建起一个高效、绿色、协同的算力网络体系。这些算力中心不仅满足了国内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也为人工智能、科学研究、工业仿真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计算支持。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中国的算力中心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本文转载自:超算百科公众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