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环境主要用于反映城市创新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为创新主体活动提供便利资源和条件保障。具体指标包含:创新投资环境和创新生活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是由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施琴芬博士牵头,协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张秋菊团队、南京审计大学于娱团队、清华大学陈劲团队、南京邮电大学朱卫未团队、江苏科技大学吴洁团队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田杰棠、新华社中国财富研究院张庆源、上海科学院李万等近百人继2020年第一次发布后的第五次呈现。

报告中,“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年度排名20强已对外发布,创新主体前20强城市发布后,还将陆续发布创新环境前20强城市、创新主体规模前20强城市、创新主体投入前20强城市、创新主体产出前20强城市、创新协同平台前20强城市、创新协同互动前20强城市、创新国际合作前20强城市、创新投资环境前20强城市、创新生活环境前20强城市,及长三角、江苏省、G60科创走廊3份分析报告。

根据课题组测算,创新环境前20强城市的区域、梯度、位差与维度分析结果如下:

01

区域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聚焦效应显著

创新环境前20强城市在部分省份呈现一定的聚集效应。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和重庆市四个直辖市均进入了前20强,上海市、北京市和重庆市分列第一,第二和第五,天津市位列第十一,位次相对靠后。广东省入围城市数量位列第一,占3席,占比15%,其中含副省级城市共两个:广州市和深圳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和福建省入围城市数量并列第二,各占两席,共占比40%,其中含副省级城市6个:南京市、杭州市、宁波市、青岛市、济南市和厦门市。此外,四川省、湖北省、辽宁省、河南省和云南省也各有1个城市入选。创新环境前20强城市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环渤海地区呈现出一定的区域集聚效应。前20强城市中长三角地区城市占5席,环渤海地区城市占5席,珠三角地区城市占3席。

02

梯度分析:北京、上海、深圳持续发力,苏州迎头追赶

就城市创新环境得分而言,除排名前10位的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排名第十一位到排名第二十位的城市之间差异并不显著。北京市属于第一组,创新投资环境建设对于创新环境得分支撑作用显著。上海市和深圳市分别属于第二组和第三组,两个城市均受益于创新投资环境的支撑,但与第一组的得分存在一定的差异。苏州市属于第四组,苏州市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引领,融入国家区域创新布局,全面推进建设科技创新高地,打造“最舒心”创新创业环境。重庆市、广州市、南京市、成都市、青岛市和杭州市6个城市属于第五组,第五组与前4组的得分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天津市、武汉市、济南市、厦门市和珠海市等5个城市属于第六组。

03

位差分析:大部分城市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联性较强

城市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关联特征。创新环境前20强城市排名与GDP排名、人均GDP排名的位差比较结果显示,大部分城市创新环境排名与GDP排名基本保持一致,与人均GDP排名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城市创新环境排名与城市GDP排名位差在5以内的城市有15个,占比75%,城市创新环境排名与城市人均GDP排名位差小于5的城市有8个,占比40%。20个城市的创新环境排名与GDP排名及人均GDP排名。创新环境与GDP排名位差较小,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广州市、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天津市和福州市等9个城市的创新环境排名与GDP排名基本一致,苏州市的创新环境排名与GDP排名存在两个位差,南京市和郑州市两个城市的创新环境排名与城市GDP排名差异存在3个位差。可见,这些城市的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较好的均衡性。创新环境排名与人均GDP排名在3个位差之内的城市有北京市、深圳市、厦门市、南京市、苏州市、珠海市和福州市。部分城市创新环境排名与人均GDP排名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天津市、重庆市、成都市、昆明市和郑州市尤为明显。

04

维度分析:各大城市优化创新环境政策频出

在创新投资环境维度中,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和苏州市位列前4。这4个城市中,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属于一线城市,创新创业基础较好氛围浓。苏州市作为唯一地级市位列第三,其创新环境的持续优化值得研究和学习,如苏州工业园区与新加坡的深度合作,不断优化创新投资环境,对外资和台资均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创新生活环境维度中,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得分较高。这些城市在创新生活环境建设方面各有优势。上海市作为国际大都市,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总目标,通过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创新生活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全面提升城市创新生活环境。深圳市高度重视宜居环境建设,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市公园数量超过1000座,是“千园之城”,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来源: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