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夏天的一天,年过八旬的邓小平来到北京北海公园,参观正在这里举行的一场灯会。对这位国家领导人来说,这一灯会别有意义,因为它来自自己的家乡四川。

在参观过程中,邓小平看着琳琅满目的彩灯,对一同前来的孙子邓小弟说道:“你看,这是家乡的龙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

此时,一旁一位四川广安籍记者抓住时机向老乡邓小平问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您没想过回家看看吗?”

原来,自从自己16岁时离开广安后,近70年过去了,邓小平却从未再回去过家乡。这些年里,无数广安乡亲一直期待着他可以衣锦还乡。

然而,面对这位同乡记者的问题,邓小平先是摇了摇头,接着说了两个字:“我怕!”……

作为一位叱咤风云数十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小平同志见惯了大风大浪,经历了几起几落,始终未改革命者的本色。可为何一说回家乡的事,他却“怕了”?

广安的青少年时光

时间回到遥远的1919年。这年9月的一天,15岁的邓小平与大自己3岁的族叔邓绍圣以及同学胡明德,从广安渠江的一座码头乘船前往重庆。

邓小平此次之所以离开家乡,是因为在此之前,他刚刚考进了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可那时这位少年应该没有想到,此一别后,自己竟再也没能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

现今,在广安协兴镇有一座坐东朝西的传统农家三合院。这里绿树成荫,还有一片波光粼粼的池塘。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便在这里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安邓小平故居

在当地,邓家祖上可谓名门望族。邓小平的先祖邓时敏是清乾隆年间的翰林,曾官居大理寺正卿。小平的父亲邓绍昌曾在成都接受过新式教育,不仅见过世面,为人还很豁达讲义气。他早年间在广安参加了“哥老会”,在当地有一些影响力。而邓小平的母亲淡氏,虽然没有念过书,但十分勤劳贤惠,总是悉心照料着家务。

作为家里的长子,邓小平很受父母的重视。1909年农历正月十五刚过,他就被送到了村里的私塾念书。值得一提的是,那个私塾所在的院子,正是当年邓时敏所修建的。

在这里,邓小平遇到了一位人称“邓三先生”的老师邓俊德。这位先生早年是个未能考上进士的举人,他对清政府极为不满,觉得科举这一制度很不合理。

当时,年幼的邓小平在邓三先生门下,接受了最初的启蒙。那段时间里,他不但熟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读物,还从先生讲述的“花木兰从军”、“岳飞精忠报国”等故事中逐步培养起家国情怀。

一年后,6岁的邓小平又转入协兴镇一家更大一些的私塾学习。这个名叫北山小学堂的地方,属于清末民初涌现的诸多新式学堂之一。正是由于它的创办,协兴的新式教育开始有了发展。

在那里,邓小平的毛笔字作业经常被先生画上大红圈,并因此得到了母亲的奖励——吃煮鸡蛋。而在学习之余,他也会在家里经常帮母亲做家务,以及照看弟弟妹妹等。不仅如此,小平还经常给弟弟妹妹背诵诗文听。

进入1911年后,革命形势愈发风起云涌。同年6月,保路运动爆发,四川各地纷纷进行响应。在当时北山小学堂的墙上和柱子上,贴满了诸如“反对出卖川汉铁路”、“打倒卖国贼”之类的标语。

不仅如此,学堂里的老师也会向学生们讲述保路运动的来龙去脉。同学们年龄虽小,但爱国热情一点不差,很多人都表现得义愤填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路运动

而在课后,老师则会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高唱起《来日大难歌》,并将自己抄写的标语贴在协兴各个地方。

很巧的是,彼时“邓三先生”邓俊德也来到了北山小学堂做国文老师。据当时的学生后来回忆,这位老师还将革命者邹容的代表作《革命军》选入了课本中。

不久后,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爆发了。很快,在革命浪潮的席卷下,清政府穷途末路,最终土崩瓦解成为历史。

而那几年里,邓小平则继续着自己的学业。1915年夏天,11岁的小平从北山小学堂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如今,该学堂的旧址,还保存在广安区区政府的院子里。那是一座二层建筑,白墙青瓦,古朴而典雅。

在县立高等小学堂读书时,邓小平便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科学精神,并勇于同封建迷信思想作斗争。当时,他有一位同学名叫李再标。有一次,李同学的母亲不幸得了重病,这位孝顺的儿子决定做一件事——割肝救母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疑惑:母亲得了重病,为什么儿子要割肝?又为什么割了肝就能救母亲了?有这么神奇吗?

原来,在这匪夷所思的行为背后,还有一段历史渊源。明朝时,在山东宁津县城的西部,有一个叫做王吏目的村庄。当时那里出了一个大孝子,名叫王通。

这位王通的父母有两个孩子,除了自己还有一个妹妹。一天,王通的母亲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情况非常危急。

眼看王通的母亲就快不行了,在其弥留之际,突然说自己想吃鹌鹑。王通一听,急忙想找来这一食材。

然而,当时正值秋末,野地里根本没有鹌鹑的影子;就是在市场上,也无处可买。此时的王通,不禁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看着已经奄奄一息的母亲,无数往事涌上王通的心头。之前那么多年里,母亲为了自己和妹妹的成长日夜操劳、含辛茹苦,现在自己却连她这最后的愿望都无法满足,王通不禁潸然泪下……

突然,一个念头从他脑海里闪过。听别人说,人身上的肝脏就酷似鹌鹑,那自己何不割下它来满足母亲的心愿!

于是,王通说干就干。他找来一把利刃,将自己肚子剖开并取出肝脏,叫妹妹拿去给母亲烤着吃。而王通自己,则很快因为身体的剧痛,昏厥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后,王通终于醒了过来。他随手从院子里抓起一把干草,将其放在腹部里肝脏原本的位置……

可能是王通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动感动了上天,母亲吃了自己的肝脏后,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而他自己,也大难不死挺了过来。

此事传出后,立即震惊了父老乡亲们。不久后,经过县、州、府一级一级的上报,这件奇闻最后竟传到了时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耳朵里。

朱瞻基一听这事,感到十分感动。不仅如此,他亲自赐了一块鎏金牌匾,上面写着“孝感天地”四个大字。

就这样,这块珍贵的牌匾被敲锣打鼓送到了王吏目村。当地人自然感到无比荣耀,将其立在了一处牌坊上。

时间一天天过去,此事却并没有被遗忘。到了清朝光绪26年时,《宁津县志》对此记载道:明,王通,宣德初时人也,事母至孝。母病思鹑炙,求之不得。忽自谓:“人肝似鹑”。因取刀剖腹,欲探肝炙之,痛昏而仆。恍惚闻人语,遂苏而肝在焉!乃令其妹炙以进母。母病遂愈,通亦竟无恙。有司奏请,旌其门曰:“孝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割肝救母

于是,这桩奇事流传到了大江南北,并成为孝道的典范。因此,当李再标走投无路之时,便想到了这一典故,并决定效仿王通,来一回割肝救母。

可当邓小平得知此事后,连忙向这位同学劝阻道:“难道你割了肝,你母亲的病就好了吗?你要相信科学,赶快回去请医生,照顾母亲。”

在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度过了几年后,1918年,邓小平进入了广安中学。这是当地最早开设的一所正规中学。在当时,学校设立有地理、英文、体操等课程。

就在邓小平入读这里的第二年,影响深远的五四运动爆发了。受其影响,广安中学的学生们成立了广安学生爱国分会。

而邓小平也和其他一些热血青年一同走上街头,对这一运动进行声援。他们手里拿着写有“保山东主权”、“诛国贼”、“还我青岛”、“誓雪国耻”等字样的白旗,一路沿途散发着传单,嘴里还高呼着口号。

与此同时,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也流传到了这里。通过它,邓小平接触到了当时的先进思想,并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救国信念。

就在这个时候,1919年夏天的一天,邓绍昌告诉了儿子一个消息:重庆开办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这位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父亲,希望邓小平可以通过这一方式,前往法国学习。

邓小平得知后,不禁喜出望外。父亲的这一期许,简直和自己不谋而合。于是,就在当年9月的一天,他和族叔邓绍圣以及同学胡明德,一起踏上了县城码头的货船奔赴重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的码头

到达重庆后,邓小平经过一番努力,如愿抵达了大洋彼岸的法兰西。在那里,这个年轻人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者,从此开启了自己传奇的革命生涯。

多次回四川 从没回广安

时光荏苒。后来的日子里,邓小平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多次回到过四川,却始终没有回广安老家看一眼。

1978年初,邓小平前往四川视察。2月2日这天下午,他在成都一家宾馆里,接见了时任广安县委的领导。

当广安领导汇报完相关情况后,趁机向邓小平提出:“家乡人都盼望邓副总理回广安看看。”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小平同志听了后,并没有说话……

看到这样的场景,一旁站着的邓小平妻子卓琳接话了:“他很忙。你们这么远来看我们,回去向县委和百万父老兄弟姐妹表示感谢。”

到了1986年2月,邓小平又来到成都过春节。当他和王震接见来自广安的代表时,对方又一次提出,请小平同志回家乡看看。

王震表示:“小平工作特别忙,恐怕没时间。”而邓小平这次没有一言不发,而是这样说道:“请你们回去代我们向家乡人民问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

同一天下午,又有人向卓琳提出同样的请求。对此,卓琳回答:“他很忙。我们回到了成都,就等于回到了家。”

两年后的1988年6月,北京的北海公园迎来了一次特殊的展览——四川自贡灯会

说起来,自贡灯会的历史,那是源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那里便有新年燃灯的记载。而到了明清时期,自贡地区又开始举办“狮灯场市”、“灯杆节”等有一定规模和固定的举办时间的灯会活动。

进入20世纪初,自贡的“提灯会”、“放河灯”等活动络绎不绝。每到灯节,那里总是一片灯火辉煌,令人目不暇接。

从1964年开始,自贡政府又举办了迎春灯会,吸引了大量爱好者加入彩灯的制作中。就这样,自贡灯会的名气越来越大。于是,在1988这一年,自贡彩灯第一次走出四川,来到了京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贡彩灯

这一天,邓小平坐在北海公园里的一艘游船上,带着小孙子邓小弟泛舟观灯。突然,老人家指着彩灯对孙子说:“你看,这是家乡的龙灯!”

此时,在一旁采访的广安籍四川电视台记者郑兴光趁机问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您没想过回家看看吗?”

听了这个问题,邓小平先是摇了摇头,接着说了两个字:“我怕!”

一个干了一辈子大事,什么风风雨雨都见过的国家领导人,竟然怕回自己的家乡?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对此,邓小平的女儿邓榕有过解答。她在书中这样写道:“我们姊妹几个都很想回家乡看看,跟他要求过好多次,可他就是不让。他自己不回也就罢了,也不让我们回去。后来父亲告诉我,我们一回去,就会兴师动众,骚扰地方……

而另一位女儿邓林也说:“我父亲说,我们回去,人家接待之余,就会提要求。不办不好,办吧,又不符合政策……

想来,这就是邓小平为什么“怕”回家乡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