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这意味着我国将继续支持制造业中小企业向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并构建相应的机制体系,确保各项措施能够精准落地、取得实效。
伴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带来的低成本优势不再。新一轮全球竞争下,我国制造业如何重塑竞争力?中小企业如何实现“专精特新”化发展?
在过去四十年,中国依靠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全球市场攻城拔寨,连续14年制造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然而,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能源、土地、税费等其他成本的快速攀升,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正在快速消失。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曹德旺曾指出,中国除了人力外,很多生产要素的成本已经高于美国。
迈克尔·波特在 《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三大基本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战略。面对成本高企、欧美围堵,东南亚、墨西哥的步步紧逼,隐藏在各个细分市场中的中小企业纷纷探索以差异化、专业化为核心的战略转型,以期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专业化战略就是专和精,差异化战略就是特和新。专精特新是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所在,也是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制胜之道。
专精特新企业,即在某一专业领域展现出强大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不同于一般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更加注重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往往寻求“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发展方式,坚持长期深耕细分市场,形成独树一帜的核心竞争力。在产业集群中,它们在产业链的某个环节中占据优势地位,既是连接头部企业和广大中小微企业的纽带,也是体现新质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自2011年7月,时任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提出“专精特新”概念之后,工信部多次出台意见,鼓励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2021年7月,中央政治局提出要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21年12月,19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了《“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推动形成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截至2024年10月,我国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制智库认为,成长为专精特新的关键是要抓住四个“专”,即产品专用、市场专业、企业专注、企业家成为专家。
产品专用:把产品使用价值做到极致。
市场专业:在市场上,由我们创造的、定义的,我有话语权、标准制定权。
企业专注:专注做一件事,深耕一个领域,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专注做好一件事,这也是日本、德国一些隐形冠军企业的成功经验,日本的很多制造业企业都是几代人。
企业家专家:不仅要有企业家精神、科学精神,还要有工匠精神,企业家要成为专家。我们很多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那些隐形冠军企业,基本上企业家都是行业专家。
未来的竞争环境下,中国制造业企业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
2021年,中制智库联合中国教育电视台、凤凰网财经等共同发起《隐形冠军示范工程》,按照“优中选优,做好示范”的工作思路,重点记录和展示制造业细分领域头部企业的成就与成长历程,揭示其核心竞争力密码,促进中国企业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为我国制造业企业提质升级和培育世界级“隐形冠军”提供参考。
《隐形冠军》节目是国内首档解构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大型原创节目,由知名主持人携手观察员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者新望博士走进企业深度探访,旨在发现冠军企业基因、讲好冠军企业故事、展示冠军企业魅力。节目采用“访谈+外拍”纪实拍摄的手法,包含整体组织、策划、拍摄、制作等;同时,兼顾公信力与影响力的专业输出,形成以中国教育电视台(覆盖数亿观众的全国落地的卫星频道)、凤凰网1亿财经用户及中制智库新媒体的生态矩阵整合宣传。
在这场全球化博弈中,那些追求卓越、注重品质、深具专注精神的企业,将在行业浪潮中立于潮头,成为引领未来竞争格局的中坚力量。隐形冠军或许不在大众目光所及,却以其深远的影响,正在改写中国制造的未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