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刘德华在台北开演唱会,唱了一首收录于1997年专辑里面的歌曲《中国人》,

当天的演唱会氛围很好,底下的观众和粉丝们跟着一起大合唱《中国人》,大家其乐融融,再正常不过了,但第二天刘德华被绿媒骂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绿媒要骂刘德华呢?

因为《中国人》这首歌,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符号,是一首具有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深刻表达的歌曲,它歌颂的就是全球的华人,五千年的民族血脉。

而对某些台湾“绿媒”而言,这首歌成了他们最怕的东西。为什么?

因为每当这首歌响起,不仅是对祖国的敬意,更是一种对台湾当局文化政策的无声反抗。

想一想,那些在台湾当前的语境下极力强调“本土文化”的声音,又怎能容忍这样一种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呢?所以当刘德华用歌声唱出了对全体华人的认同,不分东南西北,不分大小国家,这正触及了一些人内心的软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对于台湾绿媒来说,《中国人》就成了“敏感词”。

他们没有办法接受这首歌所代表的文化认同,因为它不仅仅属于中国大陆,而是属于全体华人,横跨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但这种全球性的认同感,对于那些从不愿意接受大陆文化的媒体来说,简直像是一个无法反驳的挑战。

他们的焦虑和“破防”,正是在于这首歌的情感纽带让台湾与大陆在文化上达成了某种程度的连结,而这种连结,尤其是在电影《焚城》的背景下变得更加显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可忽视的是,《焚城》这部电影通过对“洋垃圾”的批判,展现了全球社会的不平等。富裕国家将无法处理的废弃物,特别是有毒垃圾,转嫁到那些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

这种行为不仅是一种环境暴力,更揭示了富人和大国如何通过“外包”污染,逃避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这种全球性的问题,在电影中被直白呈现,而台湾绿媒显然对这种现实批判心有余悸。

因为尽管台湾一直处于全球博弈的“夹缝”中,但他们害怕这种揭示全球资源不平等、甚至富国“外包”污染给贫穷国家的现象曝光。

因为这不仅仅是在批判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结构,也暴露出台湾在这个全球化环境中的尴尬位置。电影中所提到的“富国如何甩锅”的情节,实际上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台湾在全球化链条中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他们骂刘德华唱《中国人》也不喜欢刘德华的新片《焚城》,就是因为他们的高墙本身太过脆弱,底下的台湾观众和台湾粉丝跟着一起高唱《中国人》,即将在台湾上映的《焚城》也预售火爆,绿媒无法接受这一点:

文化认同的归属,早已不再是立场可以轻易划分的边界。

因为,无论如何改变,都改变不了,你与我,乃至海外的华人都是中国人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