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2月17——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的军事报告,确定了“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对日直接作战的力量”和努力“扩大红军”的基本方针,决定陕北红军出师山西,进行东征。

1936年1月26日,毛泽东率部从瓦窑堡出发,开始东征。1月28日,红军在临镇召开了东征誓师大会。会上,宣布东征军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锋军总部机关于2月6日到达黄河边的清涧县高杰村袁家沟。当晚,一场大雪铺天盖地而来,原定渡河计划被迫推迟。次日一大早,毛泽东登上临河山头,飞舞的白雪,起伏的山峦,冰封的黄河,如画般扑面而来。触景生情,一首荡气回肠的词作《沁园春·雪》喷薄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受到了西北大地壮美风景的感召,红军作战格外英勇。3月10日,毛泽东率红军发起了兑九峪大会战,一举歼敌三个团。而后毛泽东又根据放情变化,部署了新的战略行动,将东征红军分为左、中、右三路大军,其中毛泽东和叶剑英率总部特务团和红30军作为中路军,牵制晋西方面的敌军。毛泽东随特务团行动,一部电台和总部少量参谋警卫人员,总共不足5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路军离开红军主力后,几乎天天行军,跟敌人兜圆子。不久,敌人的20几个团跟上了中路军。起初,中路军时而向北,时而向南,时而向西,行动路线飘忽不定,搞得敌人晕头转向。接下来的行军更像是捉迷藏,敌人追得紧,红军就走得快;敌人追得慢,红军就走得慢;敌人停下来,红军就休息。双方宿营地常常相距不过几公里,红军就这样一直转来转去,大家虽然钦佩毛泽东用兵如神,但敌人如此通近,大家还是为毛泽东的安全担心。

毛泽东大概也看出了大家的担心,一天宿营后,他来到电台所在地,询问了工作人员的情况以后,笑着问大家:“ 这些天,你们有点提心吊胆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他向大家解释说:“ 阎锡山的队伍战斗力不强,看来是名不虚传。我们一渡河,他们就把沿河堡垒丢掉了。石楼城里敌人的四个团,被叶参谋长(叶剑英)带领的一个小团围住不敢出来。他的‘满天飞’部队跟我们一军团一碰,就变成了‘满山飞’,看来也不经打。我们摸到了他这点底,所以敢欺负他。”

毛泽东鼓励大家把电台工作做好,把来往电报及时收进来、发出去。为了吸引敌军主力,支援左右两路军作战,毛泽东率部牵着敌人的鼻子直奔黄河而去。敌人迫近黄河之际,毛泽东的中路军突然来了个“回马枪”,瞅准敌人的缝隙,掉头东进,一口气甩开了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中旬,毛泽东率部安全转移到赵家沟。这是一个僻静的小山村,毛泽东命令部队在此就地休整。他在这里召开了排以上干部会议。

会上,他总结说:到山西一个多月来,我们歼灭了阎锡山的1万多兵力。左路军深入晋西北,右路军控制了同蒲路南段,广泛发动了群众,扩充了8000多名红军,筹款30万元。我们中路军牵制了敌人,为左右两路军顺利展开创造了有利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的话还没说完,大家就鼓起掌来。掌声中有红军指战员对毛泽东调虎离山锦囊妙计的由衷赞叹,也充满了大家对夺取东征胜利的信心和期盼,而毛主席就犹如东方那冉冉升起的一轮巨大红星,闪耀着卓越的光芒,引领着将士们克服一个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一步步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