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朱力克
在中国摇滚的场景里,“兵马司”始终是一个低调但韧性十足的存在,创办十七年来,这家小唱片公司,固守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挖掘和培养独具匠心的乐队,搭建与众不同的音乐场景,记录过时代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一面。
哪怕你不知道兵马司,也可能听说过P.K.14、Carsick Cars或过失乐队,身在北京的乐迷则有可能去D-22或者XP看过演出,在那个“乐队”二字远不如现在火热的年代,兵马司曾经为一批批年轻乐队搭建过属于自己的舞台,并因此在一些摇滚乐迷的青春岁月中留下过深刻的印记。
如今的兵马司仍然在致力于为新一代乐迷创造新场景,于是就有了“青年之声”,它延续了兵马司的足迹,但也迈出了新的一步。
青年之声,跨世代的音乐链接
9月15日,北京的福浪LIVEHOUSE里挤满了观众,为期两天的“青年之声”演出由此拉开序幕,国内外多支风格迥异的乐队先后登台表演,展现各自别具一格的音乐风格。
“青年之声”原本是北京和上海的双城演出,计划登台的乐队有30支,上海站因突如其来的台风不得不取消。对此,兵马司主理人杨海崧无奈地表示“有点遗憾”,“没办法,其实是因为乐队行程的变更造成去不了,很多高铁和飞机都取消了。”
北京站的演出因此让乐迷们格外珍惜,15日演出的门票宣告售罄。北京站的演出分别在福浪LIVEHOUSE的“福”和“浪”两个舞台上进行,15日晚的焦点无疑是兵马司唱片旗下的两支重量级乐队,P.K.14和Carsick Cars,另外,由南京乐队七八点改组而来的“海洋和夜半乐”,也颇受关注。
作为中国独立音乐圈的中坚力量,P.K.14和Carsick Cars代表了过去十几年来中国独立音乐场景的成长与变迁。第二天的演出,还有今年成军满二十载的过失乐队,他们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朋克音乐的代表。
现场因此来了不少P.K.14和Carsick Cars的老粉,他们在这个夜晚共同重温了青春的热情与激情,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有观众开玩笑说,像是在看“中年之声”。但一如Carsick Cars主唱张守望的微博所言,“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年轻的灵魂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之声。”
在杨海崧看来,“青年”二字,“跟年纪没有关系,主要看你对事物的好奇心”。“青年之声”的现场,也确实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间和年纪的热爱,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通过音乐重新定位自我,重新感知世界,找回对生活的好奇心。
沉寂多年的南京乐队七八点,摇身一变成了海洋和夜半乐,并因此让现场观众为之兴奋不已。海洋和夜半乐唱了七八点乐队的经典老歌《此去南京三千里》和《我拥有的时间》等,有看过演出的乐迷在网上留言,“前奏一出来就是太是那味了”。而身为南京人的杨海崧说:“看了之后整个的感觉鸡皮疙瘩都起来,比如他一唱起来,我就感觉回到20年30年前特别南京的感觉。”
“新一代乐队同样在演出中收获了掌声,退格、河边走和返校日等乐队为观众带来了各自的精彩表演。尽管这些乐队风格各异,但每一支乐队都在通过音乐传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与思考,台下的观众时而沉默倾听,时而激动地挥舞双手,完全被现场音乐的氛围所包围。
除了国内乐队的出色表现,来自海外的頭士奈生樹、Soft Pine、The Observatory等乐队也为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津津乐道。9月15日的演出现场,頭士奈生樹跟河边走一起合奏,不同文化背景的乐队,在音乐中碰撞出了灵感和技艺的火花,让现场观众陶醉其中。有意思的是,河边走乐队事后发了条微博:“最令人震撼的是,台上有三个人是同一天生日。”
这样的演出,给现场的年轻人们留下的记忆尤其深刻。演出结束后,一位年轻观众称“青年之声”是送给自己二十岁的成人礼,另一位年轻观众在社交媒体上激动地写道:“这是我人生前二十年看过的最厉害的演出。”
年轻人们的赞美,不仅代表了对“青年之声”的认可,更彰显了音乐力量:它能跨越世代与文化,找到彼此间的共鸣与连接。
变化的场景,不变的兵马司
在创办“青年之声”之前,兵马司唱片曾在2010年推出过一个名为“青年中国之声”的演出品牌。这个品牌的核心理念是以城市为单位,定期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乐队来到北京,同时也把北京的年轻乐队带到全国各地。
“青年中国之声”像是一个新的接口,将另一种音乐接入年轻人的生活,并因此吸引了大批热爱独立音乐、渴望探索新声音的听众,推动了中国独立音乐文化的传播,也让一代人感受到年轻音乐场景中沉潜的脉动与变迁。
“青年之声”是“青年中国之声”的延续,也是一次新的升级。
每日演出时长达到七个小时的“青年之声”,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小型室内音乐节。而且,杨海崧表示,“青年之声”并不是为兵马司创办17周年专门策划,“如果只是为了17周年,可能我们就不要做那么大就好了,就做一场就好了。”在挑选乐队的过程中,兵马司也没有局限于旗下的乐队,而是想尽量请一些非兵马司的乐队。
看起来,兵马司试图突破以往的界限,为乐迷呈现一种开放且包容的音乐体验,力求在音乐中寻找更多可能性。“以老带新”的阵容设置,既实现了不同代际之间的经验传承,为年轻音乐人提供了更多交流与成长的机会,也为新一代乐队带来更大的观众群。国际乐队的加入,不仅丰富了表演阵容,也带来了更多的文化碰撞,使得整个演出场景更加立体和饱满。
但“青年之声”更重要的价值或许在于,延续了兵马司自创办伊始便坚持不懈的“场景”搭建。
对于“青年之声”,资深乐评人郭小寒在微博上提到:“我们这一代是听这种音乐长大的,我们一直听这种音乐是不会变老的。”兵马司确实是一个独树一帜的青年符号,而作为一个脱胎于场景的厂牌,没有那个诞生于五道口的小场地D-22和围绕其孕育的新音乐场景,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一切。
不一样的音乐需要不一样的场景来支撑,正是那些富有个性的场地、充满实验色彩的音乐空间和相应的演出策划,给予了音乐人展示另一种的表达自我的机会,并因此塑造了不同形态的音乐文化。
摇滚传奇大卫·拜恩(David Byrne)曾在其著作《制造音乐》(How Music Works)中提到:“在某种意义上,空间、舞台与技术塑造了艺术。”大卫·拜恩认为,原本想以乡村音乐为主题的纽约CBGB俱乐部,是因其独特的空间和文化氛围,才成了朋克音乐的摇篮。
兵马司搭建的“场景”同样如此。观众来看兵马司组织的演出,看的可能不是某一支乐队,而是一种感觉。在兵马司所建构的音乐场景中,我们通常不会看到豪华的舞美和宏大的制作,但是总能感受一种开放、包容和充满可能性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塑造着某一类听众心中永远年轻的声音,仿佛耳边一直萦绕着P.K.14的一句歌词:“不要停下,让声音继续,让音乐继续。”
从D-22到XP,从“青年中国之声”到“青年之声”,场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不变的是兵马司挖掘和推广年轻乐队的热情和始终如一的审美,一种能把兵马司和年轻人维系起来的“声音”也因此得以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于是,与兵马司打造过的其他场景一样,“青年之声”也成了一面镜子,映射着年轻音乐人对音乐的热情、他们为梦想奋斗的坚持、对艺术边界的不断探索,以及对音乐与时代的理解。
“青年之声”背后的创新与挑战
一个独立音乐厂牌,能够维持17年并不容易,尽管杨海崧称“没什么感觉”,“感受一对,一件事情做了17年,总归是有起伏,有好和不好,或者有高兴和糟糕的时候很正常。”但对于观众来说,兵马司的存在,给了他们“力量和勇气”。
观众的评价对于“青年之声”来说同样是一种“力量和勇气”,支撑着兵马司一如既往地尝试与“青年”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尤其是在这个音乐已经全面数字化的时代,通过更多元化的传播来巩固自己在中国音乐场景里的定位。
在网易云音乐上,兵马司为“青年之声”参演的乐队创建了专属歌单,让乐迷们可以更方便地欣赏到参演乐队的作品。兵马司还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多篇参演乐队的专访,向乐迷介绍这些乐队的创作理念和背后的故事,尽可能地为乐队创造更多被看到的机会。
通过微博和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兵马司与广大的乐迷建立了密切联系。这些平台不仅为“青年之声”提供了宣传的窗口,还成为了音乐人和乐迷交流的桥梁。演出之后,兵马司还与“跳海”等热门酒吧合作,举办了Afterparty。在跨渠道的同温层寻找合适的接口,这是扩大音乐受众的路径之一。
在“青年之声”的宣传过程中,社群传播和KOL的推动作用尤为显著。乐迷积极组织自发推广,非官方的乐迷群体甚至在演出正是官宣就已经开始建立,这显示了兵马司在独立音乐社群中的影响力。除此之外,兵马司还通过高校社团、地方音乐空间等渠道,扩大了对年轻群体的覆盖面。
尽管不少观众都希望“青年之声”能够坚持办下去,办成兵马司的“年会”,但如何确保这个项目的持续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要使“青年之声”成为一个长期延续的品牌项目,必须找到一个合适且可持续的模式。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兵马司表示,他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元的合作方式和传播渠道,希望未来能够为更多年轻音乐人提供长期的发声平台。
在兵马司唱片创办的时代,数字音乐和社交媒体远没有如今这般普及,随着时代的变化,音乐场景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青年之声”是否能继续下去,毫无疑问,只要兵马司这个厂牌还存在,它仍然会继续搭建自己的音乐场景,为这个行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而且,我们也丝毫不怀疑,在这片土地上,总有人保持着对于大千世界的好奇心,总有人正年轻。
-全文完-
*本文署名摄影图片均由兵马司提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