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巴黎奥运会主办方免费发放的安全套,据说达到30万个

作者:陶舜财经

瑞士卷这东西我也挺喜欢吃,但今天这里要谈的不是美食,而是——从性别话题到生育率。

有个粉丝不多的宝妈博主被“流量的闪电”击中,做火了一篇小故事,在她拍和演的视频里面,她演绎了一则“家庭地位”的小游戏。

一盒瑞士卷8个,女儿吃了2个,儿子吃了2个,丈夫吃了2个,博主认为剩下2个该自己吃,没想到蛋糕还没到嘴巴,却遭到了丈夫的一顿教训:家长应多以身作则,多吃正餐、少吃零食,如果妈妈吃了,孩子就没得吃了。

跟许多紧张夸张的剧情比起来,这都不能算是“故事”。在我看来,仅仅只能算是一则小段子。在爽剧短剧面前,这种段子可能都剪不进正片。

不知道为什么,据说该条视频引起了热议,有人怀疑视频是一个剧本。

不用怀疑,这就是剧本。

虽然,博主在11月3日发文称,她和丈夫最近矛盾确实有点多,视频是真实的,因不想继续传播负能量,所以就删除了。

哪有人在家庭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录制下来剪辑的?或许也有吧,但是这不重要。我相信哪怕就是摆拍的段子,它也是来源于生活的。起码,我相信类似的家庭互怼,在每个家庭都会发生,甚至每天都在发生。

作为三代同堂的家庭成员,我太了解家庭琐事的纷争了。三代人之间的不同风格习惯,观念差异,不知道要引起多少吵架和离家出走——哪怕只是暂时跑到空旷的小区草地去喘口气。

所以我认为,她那个视频,是剧本,也是生活,其中很可能就是来自他们的吵架经历,只不过,吵架的那一刻未必拍得下来,所以重新开机来一次。这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我还认为,哪怕他们没有真实的这么吵过,她是从别处听来的,拍一遍,也是无可厚非的。

我支持这样的创作,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又高于生活。

据《钱江晚报·潮新闻》报道,“那天我丈夫跟了很久的一个外贸订单黄了,情绪也不是很好,才说了视频中那些话。”她表示,近期双方生活、工作压力都比较大,时有争吵,当天本想在吃瑞士卷时拍个视频记录生活,“没想到丈夫会说那些。”

生意越来越难做,如何才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才是此时此刻最该关注的真问题。

视频这个内容形式,它天生就带有表演色彩。其实哪怕不拍视频,人类的生活现场,也是存在表演色彩的,有的时候,人们故意说一些刺激人的话,去测试别人的反应和底线。有的时候,人们说一些话,做一些事,是为了宣示自己的某种价值立场,那它的本质就是表演。

表演无罪。

许多年前,有一句非常垃圾的提问很流行,我和你妈掉进水里,你救谁。提问有戏剧性,回答也期待有戏剧和表演性。有人说谁离得近先救谁,有人说先救老婆,有人说先救妈。其实最好的答案在现实中,是永远都不要到会落水的地方,以及当你到了近水处,随时带上救生圈。

教育领域,有一句非常垃圾的提问,长辈问孩子,你手里的苹果给我咬一口好不好?这让孩子非常为难。你咬了一口,沾了成年人的口水,再给孩子吃?传染疾病怎么办?但是中式长辈根本不管这些,就期待那孩子说“可以”,以显得“懂事”(实质却是虚伪)。

类似的还有对“孔融让梨”故事的刻意模仿。

像这些事情,在我看来当然都是非常愚蠢的。

那么回到瑞士卷女士的事情里面,她犯了什么错吗?显然没有。

那么她为什么被有关部门关注了呢,因为有人点击举报了,说她搞男女性别对立。这顶帽子本来也不可怕,但是举报到有关部门那里去了,事情的“有趣性”就会降低,新文艺就会遭遇旧体系的打量。

为什么性别对立这顶帽子现在这么厉害?因为这跟生育率挂上钩了。

性别对立的结果是什么?形同陌路呗。那还能结婚生子吗?你说能不能。这就是问题所在。

如果说瑞士卷女士不小心踩到了什么红线?她显然没有踩到,但是有人用力把她往这条红线挤去。

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新增结婚登记474.7万对,离婚196.7万对。

474.7万对结婚登记数,较去年同期的569万对,减少了94.3万对。大型城市还好,小地方的幼儿园确实很多都在关停和转型,有的直接转型成为养老院了。

我想对那些不怀好意的网民说,做人不要太过分,为你自己多积点德吧。那位女士,她自己就在简介里说了,曾经有几年重度抑郁,现在已经康复了。希望你们别再通过网暴让她又抑郁了。

当然我也要对这名瑞士卷女士说,千万不要把这些事情当回事,当成浮云是最好的,你既然已经做了一名播主,分享了不少生活故事,见到过许多留言,你也要让自己有更强大的心脏,笑看风云——何况,只是微风与浮云。

那些人,他们真正的对手不是这名女士,而是经济增长率、离婚静默期、就业率,甚至,安全套。

陶舜财经——你的醒脑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