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15日,美军的仁川登陆,在战斗接近打响时,才得到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战斗批准,可是早在8月,美国陆军就批准了麦克阿瑟为仁川登陆专门成立一支军队,这就是第十军,这支部队下辖美军第一陆战师、步兵第七师和南韩军的一部分,由爱德华·M·阿尔蒙德少将担任军长同时兼任参谋长职务。
阿尔蒙德麾下的陆战一师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中的精锐之师。为了自此战斗陆战军司令部紧急从全球各地调兵遣将实现了它的满员编制。
美第七步兵师为了组建第十军,将用于补充第八集团军的人员调回该师,并将横滨的约8700名南韩兵编入该师,使该师的人数达到了24854人的。
隶属于第十军的南韩军队是第十七团战斗群和陆战团。这个团战斗群约2000人,他们从瓮津半岛以来连续作战,战绩不俗,作为南朝鲜军队中唯一的机动打击部队,得到了沃克和美国官兵的认可。
8月23日,就在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官员们还在东京帝国大厦讨论是否应该实施这次登陆行动时, 麦克阿瑟就已经下达了执行仁川登陆计划的命令。
于是日本横滨、神户、佐世保和南韩的釜山等港口都忙碌了起来,运输舰开始在各自规定的时间向指定的港口集结。
9月15日凌晨,多达260艘的进攻舰队,一切准备就绪,并已在仁川海面集合完毕。仁川登陆的成败决定于能否进行奇袭。然而,登陆企图是无法隐瞒的,剩下的只有隐蔽登陆的时间和地点。
为了防止人民军怀疑的探针指向仁川,美军采取了一系列迷惑性的举动。9月5日至13日,美军对群山周围50公里以内的公路桥和铁路设施等目标进行了猛烈的轰炸,造成一种美军将在群山港登陆的假象。
9月7日,联合国军还对群山发动了一次佯攻。13日,美“密苏里号”战舰率领数艘驱逐舰炮击了东海岸,包括三陟的铁路中枢和港口。
9月15日5时45分,海军上将多伊尔发令:开火!
巡洋舰上6英寸和8英寸的大炮向海岸线开始炮击。接着,驱逐舰上的大炮也纷纷开火。在此之后,海军和陆战队的飞机开始对海岸线进行空袭,炮火造成的破坏十分强大,以致海军的飞行员们难以找到特定的目标。整个月尾岛好像从头到尾被炮火犁了一遍。
与此同时,17艘车辆人员登陆艇和装载9辆坦克的3艘登陆支援艇分成两波向月尾岛前进。
6时31分,第一艘登陆艇抵达月尾岛,陆战队员攻入岛上。十几分钟以后,装载坦克的登陆支援是抵达岸边。坦克就从里面开了出来,向枪声响起的方向前进。
虽然岛内的人民军官兵依靠坑洞等天然工事进行了顽强抵抗,但在攻击部队的坦克、坦克推土机和喷火坦克面前,抵抗显得十分脆弱。7时1分,正好是第一艘登陆艇抵达月尾岛的半个小时后,在105高地的山顶上飘起了星条旗。
事后,麦克阿瑟得知,守卫月尾岛的是人民军独立第二二六陆战团第三营的1个连和第九一三野战炮兵团的1个连,共有兵力约400人。在这次短暂的战斗中,人民军200多人战死,136人被俘,其余的跳海撤离,下落不明。而美军陆战队的损失不大,仅17人受伤,无一人阵亡。
麦克阿瑟他在笔记中写道:“在月尾岛上留下了敌人正在着手构筑庞大要塞的明显痕迹。有些人主张应将这次登陆推迟到下个月第一次大潮时。如果我听了他们的话,月尾岛一定会成为难以攻下的要塞。”
美军占领月尾岛后不久,潮水就开始退下,舰队只好退避到外海,只有陆战队的一个营被留在月尾岛上。如果人民军能够组织起强有力地反击的话,月尾岛上一个营的陆战队员将成为被歼灭的对象。
下午,美舰载飞机出动300多架次冒雨对以仁川为中心的半径40公里内的目标进行轰炸。航空兵部队每隔1小时起飞8架F4U飞机、8架海盗式飞机和4架AD型轻型轰炸机。巡洋舰以其200毫米的主炮封锁了通向仁川的全部道路。
那一天,人民军确实曾试图将驻守汉城的第十八师第二十二团紧急派往仁川,但由于遭到猛烈的空中打击,他们白天无法行动,只好等待黄昏以后。
7时30分,从“福日谷号”航空母舰起飞的海盗式飞机发现在仁川郊外、仁川至水原的公路两侧并排着3列2米多高的箱子。对其射击后竟发生了可怕的爆炸,这些就是人民军的数千吨战备物资。如此巨量的武器露天堆放,说明人民军并没有想到将要在仁川发生一场激战。
16时45分,向仁川港登陆的炮火准备开始了。在20分钟的时间里,6000发火箭弹倾泻在仁川港。陆战队员开始换乘小型登陆艇。第一攻击波的4艘登陆艇一字排开,下午5时30分左右靠上了海堤。飞机仍在不停地扫射,直到登陆艇离登陆点不足30米时才罢休。5时31分,第1名陆战队员登上了仁川的土地。随后,越来越多的美军士兵登陆并向仁川市中心进攻。
美军发起进攻后将近一个小时,人民军的炮手才开始对海上目标开火。但很快被军舰上的大炮压制住。抵抗逐渐停止了,陆战队开始清理战果。正如计划的那样,他们攻占了市中心、城西的公路和所有的制高点以及高大建筑。美军的伤亡总数为196人,人民军的损失在1000人以上。
黑夜结束时,大约18000名美军已经登陆,还有大量的补给品和几十辆坦克及其他车辆,更多的部队和更多的物资正源源不断地驶进仁川港。
美军在仁川登陆成功后,洛东江畔的人民军部队便处于一种十分危险的境地。虽然几万官兵仍舍生忘死地坚持战斗,但败局已定,非顽强的意志所能左右。一周以后,局面终于支撑不住,崩溃随之发生,几万大军像潮水一般败退而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