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一种体验:当我们在完成一件事情后,如果有观众、有上司、有前辈等等这些人点评我们也好、给我们提建议也好……好像以前的经验都默许的是「先夸奖、后建议」。但我个人有过很多次这样的心路历程——在别人给我点评和提建议的场合,如果是先夸奖我、后给我建议的话,其实我的愉悦感反而不会那么持续,而且会随着冷静下来后,不断的回顾关于“建议”那部分的话语,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说「先夸奖,后建议」是更符合心理学、更容易让人接受的嘛?

对此,我留意到一个现象,并提出了一个猜想,可能是奇思妙想、更可能是胡思乱想,但我还是想分享给大家。

01 猜想的核心

很多前沿、权威的心理学书籍都是从欧美国家那边翻译过来的,我们都会忽视一个真实存在、却又潜藏的问题——「中文和英语系国家对于重点的强调和语序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这还不是重点,如果是老外写出来的内容是“评价别人、给人建议时,最好「先夸奖、后建议」”,我们直接翻译过来的话,内容的准确性我不担心,我担心的是潜在的语言结构带来的差异,「会给华人和英语系国家的人有完全相反的心理感受」

因为英文表述,重点的、需要表达的意群、也是主干内容往往在句子内容的「前面部分」,那么外国人写的书“「先夸奖、后建议」的提倡,和他们的表达习惯、语言突出重点的结构比较吻合。

但中文恰恰相反,中文表达,重点的、强调的、更想让人接收的内容,往往在转折后、句子的后半部分,我们总调侃说「中国人讲话,前面的都可以略过,“但是”后面的才是真正想说的」,这就会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外国前沿的书籍里的内容当作我们的行为指南,比如」先表扬、后建议**,我们的这个“「先」「后」”需不需要随着我们的语言习惯转变一下**?

首先:我们的表述,习惯把重点的内容放在后面,那么导致我们很多人听别人表述、与人交流时,也习惯聚焦在后面,这是我们在这种成长环境中,培养出来的潜意识。那么,会不会中文内容里的“「后面部分」”才是英文系表述里默认的“「前面、先」”,而中文的前面部分才是老外强调的后。所以,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华人以后表达“「赞美和建议」”的方式方法、语序,都需要转变一下了。

或许,更适合中国宝宝的关于「建议和表扬」的最佳顺序,并非「先表扬后建议」,而是「先建议后表扬」,或者是「先表扬、后建议、再表扬」的顺序,总之,我认为这是个值得研究的心理学问题。

我不知道这个猜想成不成立,因为我本身是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只是个心理学爱好者,所以很多前沿的综述和文献没有去调研、了解,也不知道这个猜想成立不成立,有待去验证。如果我的文章受众群体里有心理学相关的朋友,或者你们有研究心理学相关的朋友,可以让 ta 们看看这个猜想,有没有价值。

02 实验验证初步方案

这个双盲实验的设计,可能需要控制的变量、对照会比较复杂一些:实验参与者需要有华人和英语系国家的人,点评的人需要熟知英语和中文的表达习惯,去点评尽可能多的人,然后交流沟通,搜集被点评的人内心真实的感受(这个过程,我不知道是否有测量人类内心情绪快乐 or 非快乐 状态变化的科学仪器)。

这里面存在有许多难点:

首先点评的人,ta 的表情、语气、用词……(除表达顺序外的其它因素),都有可能影响被点评者的心理感受,所以这是个难点——怎样尽可能的让发表评论的那个人,「让被点评的人产生的感受差异“只”来源于点评者的“语言种类和表达顺序、其它的影响因素尽可能可以做到无显著性差异」;而且,被点评者在不同的状态下收到同样或类似的点评,心理状态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怎样保持被点评者以「相同或近似的状态」去感受别人的评价。

但我其实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可不可以做一个长期的跟踪调查,做点评的人,是一个人;被点评的人也是同样一个人,比如研究生课题组的汇报——学生和老师。「调查的年限长一些、而且双方都不知情、只是去观察和记录」,像英国超级有名的一步纪录片《人生七年》(7 up)那样,去追踪观察一群人的变化。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设想,我不了解心理学实验有哪些先进的仪器和实验方法,所以需要做研究的专业人员或科研工作者,评价一下我这个猜想有无价值?并验证一番,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