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2024网聚美好安徽·勇闯改革新路”全国网络媒体集中采访第一站来到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走进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感受中国“和文化”的源远流长。
“六尺巷”里感受“和文化”
记者从桐城市文化旅游体育局获悉,目前,六尺巷日均游客超过万人次,最高达到两万多人次。
六尺巷是一条全长约百米、宽两米的“窄”巷子。巷道两端立着石牌坊,一块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一块题字“懿德流芳”。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地纠纷,张家人驰书京城向张英求助。后因张英在家书中的题诗而互让三尺,由此成就了一段六尺巷的佳话,人们耳熟能详的“让他三尺又何妨”就出自张英的家书。一条窄巷,因一个“让”字而天地宽,成为中国邻里和谐礼让的典范。
六尺巷的典故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让智慧。张、吴两家让墙的故事,看似只是邻里之间的小插曲,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影响和重大意义。这也使得六尺巷超越了家族、地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标杆。礼让并非放弃,而是一种胸怀宽广的格局。这种价值让六尺巷成为世代桐城人的精神信仰,见证了世间和平相处的美好可能。六尺巷不仅是桐城的一段佳话,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宽厚待人的象征,教导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长久。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六尺巷故事的礼让精神如同灯塔一般指引我们如何以礼待人、宽容为怀。它提醒我们,不论家庭、社区,还是国家之间,做到礼让宽容才能成就和谐的美好姿态。六尺巷故事的礼让精神以温暖的光芒跨越时空,照亮人心,让我们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有一份温情、坚守一份美德,携手共建和谐美好的未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