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原料因素

原料质量差:酿酒原料谷物的品质对出酒率有显著影响。如果原料发霉或者受到病虫害侵袭,其含有的可发酵性糖等成分会减少。例如,谷物在储存过程中受潮发霉,霉菌会分解谷物中的淀粉等营养成分,用于自身生长繁殖,使得用于发酵产酒的有效成分降低。

酒厂应严格把控原料质量,选择无病虫害、无杂质的原料。在储存时要保持干燥通风的环境,防止发霉。

原料粉碎程度不当,原料粉碎程度影响发酵过程。如果粉碎过粗,例如谷物颗粒较大,微生物难以充分接触原料内部的可发酵物质,导致发酵不完全。相反,粉碎过细可能会导致原料在发酵过程中结块,影响通气性,同样不利于发酵。以玉米酿酒为例,颗粒过大的玉米在发酵时,内部的淀粉不能很好地被淀粉酶分解,从而降低出酒率

酒厂应根据不同的原料和发酵工艺,调整合适的粉碎程度。一般来说,谷物酿酒时,粉碎后的颗粒大小以能通过一定规格的筛网为宜,例如高粱酿酒,粉碎后的高粱能通过20目筛网,但不能通过40目筛网,这样的粉碎程度既能保证微生物充分接触原料,又能保持良好的通气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发酵工艺因素

发酵温度不合适:温度对发酵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至关重要。不同的酿酒微生物有其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如果发酵温度过低,微生物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发酵速度变慢,甚至可能停止发酵。

例如,酒曲菌在低于10℃时,其发酵能力显著下降。而温度过高,超过微生物的耐受范围,会导致微生物死亡。例如,当温度高于40℃时,很多酿酒酒曲菌会失去活性,使得发酵不能正常进行,从而降低出酒率。酒厂应控制好发酵温度,根据不同的酒曲和原料,设定合适的发酵温度范围。一般来说,白酒发酵顶温应控制在30度以内。可以使用温度计监测发酵温度,并且采用温控设备来维持适宜的温度。

发酵时间不足或过长也是影响出酒率的重要因素。如果发酵时间过短,原料中的糖分等可发酵物质没有被充分利用,发酵不完全,导致出酒率低。而发酵时间过长,可能会产生一些副反应,例如杂菌滋生,消耗酒精或者使酒精进一步氧化分解。以双曲发酵为例,正常发酵时间一般在30-39天左右,如果发酵时间只有15天,粮醅中的糖分还没有被酒曲菌完全转化为酒精,出酒率就会降低。

酒曲质量或用量不当直接影响发酵效果。如果酒曲活力低,例如酒曲保存不当,长时间处于高温或高湿度环境下,酒曲的活性会降低,导致发酵缓慢或不完全。另外,酒曲用量不足,不能充分利用原料中的糖分进行发酵,也会降低出酒率。相反,酒曲用量过多可能会导致发酵速度过快,产生过多的热量和二氧化碳,影响发酵环境的稳定性。

酒厂应选择质量好、活力高的酒曲。在使用酒曲前,要检查其活性,例如可以通过酒曲活化实验,观察酒曲在适宜糖溶液中的产气情况来判断其活性。同时,根据原料的量和糖分含量,合理计算酒曲的用量。一般来说,白酒酿造中,每100千克原料(以淀粉含量60%左右为例)可使用0.5 - 1千克活性干酒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蒸馏因素

蒸馏设备问题:蒸馏设备的性能对出酒率有影响。如果蒸馏设备的密封性不好,会导致酒精蒸汽泄漏,从而降低收集到的酒液量。例如,蒸馏釜的锅盖与釜体之间如果有缝隙,酒精蒸汽就会从缝隙中逸出。另外,蒸馏塔或冷凝器的效率低下,如冷凝器的冷却效果不好,部分酒精蒸汽不能及时冷凝成液体,也会造成出酒率下降。

解决方案:定期检查和维护蒸馏设备,确保设备的密封性。可以使用密封胶等材料对设备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对于冷凝器,要保证冷却介质(如水)的流量和温度合适,提高冷凝效率。

蒸馏过程中的操作细节很重要。如果蒸馏温度控制不当,例如温度过高,会使一些杂质和高沸点物质与酒精一起被蒸馏出来,影响酒的质量,并且可能导致部分酒精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损失。同时,蒸馏速度过快,也会导致分离效果不好,降低出酒率。

解决方案:正确控制蒸馏温度,根据不同酒的成分和沸点差异,设定合适的蒸馏温度曲线。例如,白酒蒸馏时,要先采用低温蒸馏,然后逐渐升高温度,这样可以使酒精和其他香味成分较好地分离。同时,控制蒸馏速度,避免过快,一般来说,以能够稳定地收集到酒液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