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9日,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一年一度的“成和奖教奖学金”如期颁发。只是,首倡设立该项奖学金的杨恩泽老人,已不在了。
杨石是杨恩泽的儿子。父亲去世后的五年,他继承遗志,每年5月不曾间断地准时将2万元汇入小学的账户。据杨石说,2019年,父亲去世后,他帮着卖掉了其生前的房产,所得300万元分成了三份:100万捐给天津大学用来奖学励教;50万留给其生前所在的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购买某大型仪器设备;其余的150万,则全数捐给了所城镇中心小学。
饶平所城镇是老人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多年来,老人始终牵挂家乡发展,生前一直为改善当地教育条件出钱出力。他的临终遗嘱有一项是连续给所城镇小学“成和奖教奖学金”捐赠20年,“没有完成的,子女帮着完成”。
根据父亲遗愿,杨石将其骨灰撒在了所城镇中心小学后的一座山上,并种下一棵松树为记。近日,杨石接受了南都记者专访,追忆了其父亲生前的一些生活片段。
桑梓情深,去世后捐资助学仍在兑现
“实际上,自2003年、2004年起,他就开始陆陆续续地向所城镇捐赠,未留下详细记录,每次捐赠金额不等,有时是一万元,有时是两万元。”杨石表示,父亲对故土怀有浓厚的情感,生前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发展。
约2003年前后,杨恩泽听说家乡基础教育还很落后,在所城镇中心小学筹建科学楼之际,先是协助学校联系了一批电脑的捐赠,随后又慷慨解囊,捐出了30万元。尽管,彼时的杨恩泽已年逾八旬,且确诊癌症。
2006年5月,这栋楼面积为694平方米的“成和科学楼”在2006年5月落成,杨恩泽回去参与了科学楼的落成典礼。从那以后,杨恩泽承诺,2007年起设立奖学金,今后20年每年捐献2万元用于资助生活困难、成绩优异的学生。据悉,捐完钱后,杨恩泽的存折里只剩下5元。
2006年5月,杨恩泽回乡参与了科学楼的落成典礼。
杨石追溯往昔,父亲倡议捐建教学楼之际,曾特意将其三个子女召集在一起,期望大家齐心协力。但其他一些捐助事宜,杨石也是后来才听说——比如家乡哪个学生读书困难,甚至毕业后想创业缺乏资金,即便彼此并不熟悉或是素未谋面,父亲总是本着尽力相助的态度,慷慨解囊。
杨石代表家人捐赠。
知晓后,杨石不解,曾多次对父亲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钱不能乱给。”但父亲总是不予理会,说“如果他们不是真的有难处,日后是会偿还给我的。”
当提及父亲为何对家乡教育如此上心时,杨石试图阐释其背后的缘由,这可能与父亲年少离家有关。离开故乡后,当时家里的大小事务都是邻里乡亲们伸出援手,包括爷爷的后事也是由他们协助料理。这份恩情,父亲始终铭记在心,“他一直说,是家乡养育了他,给了他外出求学的机会,因此他想要更好地回馈。”此外,杨石猜测,这也与父亲的性格密不可分,他总是乐于助人。
2019年10月9日,杨恩泽去世。他在遗嘱中向儿女们交代了“身后事”:名下唯一房产卖掉后,一半的钱留给天津大学,一半留给所城镇中心小学。2007年答应的连续给“成和奖教奖学金”捐赠20年,没有完成的,子女帮着完成。
拓荒前行,开创国内光通信先河
杨恩泽,1919年10月20日生于广东省饶平县所城镇;1937年,考入武汉大学,就读于电机系,大学生涯师从吴大任等学术大家,于1941年、1943年分别获电信专业学士及硕士学位。
这位百岁老人,是我国光纤通信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在他的建议和主持下,上世纪70年代,我国启动了集全国之力开展光纤通信的大会战——“八二”工程。这条13.3公里的线路,是中国第一条实用化光通信线路,让中国迈入了光纤数字化通信时代。1974年起,杨恩泽主持研制“准毫米波空间通信设备”,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
杨恩泽的一生,在其研究的无线电通信、微波通信、毫米波通信领域均有很高成就。他在甲子高龄,创建了天津第一个光纤通信实验室。
杨恩泽自1943年起开始执教生涯,先后辗转任教于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邮电学院和武汉邮电学院,最后又回到天津大学任教,担任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70余年,培养出数不清的本科生、硕士生,很多人已是国家栋梁之才,或是某个领域的知名学者,甚至还有举足轻重的院士。
在这些年,他主持并完成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攻关项目及科研课题,在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十余篇论文。——但这些“成就”,杨石从未听父亲说起过,被问起时,也总是说“这是大家一起做的”。
杨恩泽。
杨石回忆说,父亲给他最深的印象,就是特别好学,“哪怕到 100 岁他也在学习。”他还记得,当自己有了孩子后,需要辅导孩子学习时,当年学的许多知识已经遗忘。然而,他清晰记得,在自己从高中到备考大学的那段日子里,每当向父亲请教课本上的问题,“他马上跟你讲得清清楚楚。”
杨石记起,对于新鲜事物,父亲也总是保持浓厚的兴趣。他在普通人已经退休的年纪开始学计算机,80多岁又学会了软件编程,快100岁了还一直在查看本专业英文信息。
“给你讲一个趣事。”谈到这,杨石笑着说起父亲晚年的日子,那时他们几个子女都不在身边,于是家里请了一位保姆来照料父亲的生活。每次他回天津探望父亲,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天早晨,父亲都会教保姆英语。“他每天教她三句英语,保姆也很配合,总是跟着读。”杨石回忆道。
有一次,他私下里问保姆:“英语学得怎么样了啊?”“哎呀!我哪里真的学得进去,只要能让他开心,我就陪着学。”保姆坦白地回答。
随后,杨石劝父亲,如果人家不愿意学,就不要勉强。父亲却挥挥手说:“你不用管,学点东西对她总是有好处的。”杨石事后也想了想,觉得只要父亲开心,就随他去教吧。
生活简朴,积蓄全部投入教育事业
在慷慨解囊支持教育的事业背后,杨恩泽的个人生活却极为简朴,对自己显得很吝啬。杨石在父亲去世后,走进他的房间,发现仅有的陈设是一张陪伴了父亲数十年的单人床,以及一些打着补丁甚至磨损严重的衣物。“其中有一件他经常穿的衬衫,领口和袖口都已磨得破烂。”
陪伴了杨恩泽数十年的单人床。
杨恩泽穿了几十年仍不舍得扔掉的衣物。
一次,杨石回到父亲家中,无意中在厨房里发现了一把手工打造的刀具,于是他好奇地询问:“怎么买了这把手工制作的刀?”父亲却回答说是自己亲手制作的,这让杨石感到非常惊讶。原来,家中常用的菜刀手柄坏了,父亲便亲自动手,用木头制作了一个新的刀柄安装上去,继续使用。要知道,那时父亲已是九十多岁高龄。
如今,这把刀保存在天津大学的博物馆里。杨石说,本来自己想保存,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向他提出:“如果你保留,它只能在家中;而如果我们博物馆帮你保存,它将能保存一辈子,意味着它能长时间地得到保护。”
杨恩泽。
谈起父亲的节约习惯,杨石与父亲之间还产生过一些矛盾。为了节省水资源,父亲将自己家中的洗手池下水管拆除,改用一个水桶来收集废水,每次使用厕所后便用这些水冲刷,如果水质尚清,还会用来拖地。对此,杨石和他的妻子多次提醒,这样的做法不太卫生。后来,父亲去他家时,因为无法继续这样的节约方式,离开时便忍不住抱怨道,“住不习惯,什么东西都不能动!”
又有一次,父亲来到杨石家中,拿出一件穿得很破的衣服,希望儿媳能帮忙修补。但衣服已经补丁累累,妻子便建议不要再穿,提出直接买件新的衣服。过一阵,杨石发现,见没人肯帮自己补,父亲竟然自己取来针线缝补,于是他急忙告诉妻子:“你还是帮忙补一下吧。”妻子赶紧答应。
“他觉得新式吊灯费电,自己拉线换了节能灯管,经常修修补补,家里的工具箱比我的还多……”类似节俭的事情,杨石能想到的还很多。“老人一辈子十分节俭,自己并没有太多物质上的需求,我们平时给他的钱也一直攒起来,用在教育上面。”
运动为伴,名利不扰
尽管在日常生活中极其节俭,杨恩泽却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
杨石提及,父亲曾身体状况不佳,在大学期间考取了美国的一所学校,准备去攻读博士学位时,最终因肺病未能成行。后来,有人在重庆为他寻得了一种特效药,服用后病情有所好转。然而,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父亲每到冬天都会咳嗽不止。
杨石曾与父亲约定一起从天津骑行到北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杨恩泽提前半年开始跑步锻炼,最终成功完成了骑行挑战。令他惊喜的是,自从那次骑行之后,那一年的冬天竟然没有再出现咳嗽的症状。“后来父亲意识到,锻炼身体大有裨益。”杨石称,后来,父亲约在六十八九岁时,开始每天早晨起床跑步,后来更是加入了网球运动。
93岁前,杨恩泽还时常打网球。
杨石回忆,93岁前,父亲还时常约球友打网球;百岁高龄,他仍坚持徒步上下班。“因为打网球,父亲还结识到了许多莫逆之交。”
杨恩泽退休后,仍选择留在天津大学,做实验,搞科研。年近期颐,他仍在科研教学第一线,配合课题组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研究。90岁的时候,父亲仍每天到实验室,和学生们在一起科研,实验室里的青年人也都很喜欢找这位“师爷爷”聊上几句。直到他去世前一个月,杨恩泽仍在从实验室回家的路上和学生讨论问题。
“他之所以能这么长寿,也有这个原因,一直跟年轻人在一起,思想保持开放的状态。”
杨石还补充道,父亲特别淡泊名利,从不与人家去争利益,这一点他受其影响颇深。
杨恩泽曾说过:“能够多工作一天,多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事情,就是我生命最大的意义。”
2019年10月9日,杨恩泽突发脑溢血去世。杨石感慨地说道,父亲的突然离世给自己留下了很深的遗憾。自十八岁上大学后,他就未跟父亲生活在一起,“哪怕多在世一年,我都能更多地陪伴他,对他有更多了解。”
种在所城镇中心小学后面山上的松树。
父亲去世后,杨石把他的骨灰撒在了所城镇中心小学后的一座山上,种下一棵松树为记。如今“成和科学楼”扩建工程已经获批立项。而五年的时间过去,这棵种在所城镇中心小学后面山上的松树也长大了些,迎风而立,郁郁苍苍。
采写:南都记者 张思琦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