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曾有消息传出长城汽车向元戎启行投资1亿美元。今日(11月5日),后者证实了C1轮融资消息。尽管元戎仍不直接提及投资者身份,但这一「国内头部主机厂」几乎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元戎启行CEO周光表示,在过去两年,自动驾驶募资遇冷。元戎此次得到非政府的融资难度极大,这对于整个自动驾驶行业,也有一定的意义。随着多家智驾相关公司IPO,他认为行业已经回暖。
他表示,本轮融资除了将用于国内量产项目,拓展海外业务,同时为探索Robotaxi商业化运营和布局VLA模型等前沿技术提供资金支撑。
而对于这几个方面,周光也在沟通会上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答疑。
一段式?两段式?
都是端到端1.0罢了
“我们并没有说是和长城合作。同时我们和目前的合作团队之间,也并不存在‘赛马’的形式。”
当提及会不会和主机厂团队形成竞争关系时,周光表示,竞争的前提是「在一条水平线上」,如果不在一条水平线上,那就是合作关系。
“我们是友好的合作,会将Know-How进行分享,肯定不是赛马的形式。”
目前,元戎在接触的已有超过10个量产项目,量产车辆接近2万台。
回忆起争取第一个客户的经历时,周光坦言他们也曾饱受质疑——去年其团队推广「无图」方案的时候,很多人都还不信。
“我记得某主机厂和友商说,元戎启行一定是有图的、一定是假的。这样说的人很多,导致客户当时也是不信的。我们就让客户随意指定一个地方,我们将车拖过去,共同接车,然后直接开始路试,去除任何造假的可能性。”
后来,在县城、小巷子和内部道路都试过了,客户才相信这是真无图。
到了现在,周光发现传统智驾越难处理的场景,端到端就会表现得越好:比如极限避让可以没有停顿,没有离散感。
在本次C1轮融资之后,整个公司也会进行全面的升级,包括进一步推动端到端2.0的研发。
“我们从来不会去争一段式还是两段式的端到端,其实目前有很多方案可以归为端到端1.0,甚至都不能被称为端到端。目前元戎的精力集中在下一站的VLA模型。”
“端到端2.0对算力的需求肯定会更大,因此我们也和英伟达进行了深度合作。搭载了元戎启行VLA模型的基于Thor芯片的车,会在路上提供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安全兜底机制
将会是新的AEB
作为第一批获得Thor芯片的企业,元戎启行将基于该芯片进行VLA模型(Vision Language Action Model,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研发,预计会于2025年正式推出。对此,周光也进行了一些讲解。
“现在的VLM,就相当于一个带着学员的教练,通过语言的形式,告诉学员赶紧左转、减速……这就是目前的端到端1.0,它可能比新手上路安全一点,但绝不是最优解。而VLA,则是教练亲自开车。”
据介绍,通过VLA模型,智驾系统能拥有更高阶的思考能力,能够理解交通场景中复杂的交互事件、隐藏的语义信息和逻辑推理。
周光预计,到了明年,Thor+VLA能带来的最客观的效果就是,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东西「是好用的」,城市接管可能达到百公里起步的水平。
至于目前的安全兜底机制,周光表示也肯定会持续迭代。因为随着AI能力的提升,边界会做得更远,人们会更信任AI。届时,作为安全兜底的AI Safety可能就变成了新的AEB。
周光认为,端到端与VLA的算力要求,没有语言大模型那么高。因为车端的VLA与真正的大语言模型比起来,就是个小网络。
“Thor肯定是足够跑我们这个架构的。不过,Thor也肯定会是很贵的,主要看主机厂愿不愿意把它用在哪个车上,而我们只管AI。”
L4不是Robotaxi
就像六小龄童不是孙悟空
“半年之前,我说过L4是有问题的,但是被很多人误解为我说的是Robotaxi的问题。”
周光认为,L4和Robotaxi是两个东西。其中Robotaxi是一个商业化的过程,是指用机器人去开车,没有任何技术定义;而L4是技术路径,是指采用模块化、高精度的地图画个圈去跑车。
“我当时说的是,基于规则、模块化L4是应被质疑的,而基于AI的数据驱动的自动驾驶会成为Robotaxi潜在成功者。用正确的技术线路做商业化,这才make sense。”
周光表示,元戎的端到端2.0架构,可以在其量产的Robotaxi上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Robotaxi和L4,不是一个东西,就像六小龄童不是孙悟空。”
周光强调称,在针对Robotaxi模型进行VLA的训练过程中,会更加重视安全性(L2由于是人机共驾,可以相对激进)。但要做到全国打通,还不好预估时间,至少要做到万公里级的MPCI。
“至少今天的L4技术和路径,还做不到全国运营,但是AI这条路是可以到的。”
出海是必然
无图就是加分项
据介绍,元戎会拓展在欧洲、日韩的业务。其中一种模式是和国内车企一起出海,另外也可以直接和海外OEM合作。
说到出海,首要的挑战肯定还是法律法规,其中包括数据安全、地理信息安全等。而在周光看来,元戎的方案天然就没有什么地理信息问题——他们既不用采图的、也不用众包的,这是加分项。
“有的方案需要在路口用高精度地图,这其实也会牵扯到法律法规的问题,我们连这种‘补丁’也没有,所以我们的技术落地也会很快,还会参加明年的日本车展。”
在他看来,海外最大的车企集中在日、韩、欧洲还有美国,每个国家可能都有自己的不同,比如靠左和靠右,且路况、交通驾驶习惯也不一样。
“出海是需要去攻克这些东西的,怎么都要迈出这一步。的确,现在海外市场对智驾的需求还没那么大,但还是要做好准备,对他们来说可能过两年智驾也会成为重要选项。同时,我们并不在意车子用的是氢能还是燃油,我们只在意它是否是线控的,是否支持电子电气架构,其它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