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长子胤禔下场太惨了,他心爱的女人当着他的面在草原上献身给康熙,最后胤禔犯下不可饶恕之罪,爵位被废,扁为庶民,还被囚禁26年。
年轻时的爱新觉罗·胤禔,不仅一表人才,而且才华横溢,品行端正富有正义感。
26岁的时候就被册封为了“直郡王”,前途无量。
他原本是皇帝信任得宠的大儿子,却一步步走上不归之路,堂堂大皇子为何结局落得如此下场呢?
在此不得不提胤禔正直青年时,一个女人的出现对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因为权势太低而被心爱的女子拒绝
在《康熙王朝》中,宝日龙梅是大草原土谢图汗的掌上明珠。她和胤禔有过一段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故事。
一个从小长在中原,一个从小在大草原生活,原本两个人没有什么交集,但是命运偏偏将他们两个纠缠在了一起。
宝日龙梅在大草被称为“草原月光”,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有疼爱她的大汗。
可惜后来这一切被噶尔丹破坏了,噶尔丹的势力壮大之后,带兵突袭蒙古,最终喀尔喀部落战败,宝日龙梅的父亲土谢图汗战死,宝日龙梅在族人拼死掩护下才杀出重围,大草原被噶尔丹占领。
宝日龙梅从此失去亲人和家园,她带着父亲和家族报仇使命一路逃到中原寻找康熙,一路上遭到敌军的追杀。
宝日龙梅好不容易逃到了京城,误打误撞来到了胤禔的府上。
那天正要出府的大哥胤禔,一出门就看见几个粗壮的大汉围着一个小姑娘攻打,大阿哥见状挺身而出,上演了一场英雄救美。
武功高强的胤禔三两下就将几个人打趴下,还将其中一个带头的打死了。
就这样,宝日龙梅在胤禔的手中脱险,最后宝日龙梅得知救命恩人是康熙的大儿子后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拉着大阿哥带她去见康熙。
皇帝岂能随便去见的,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宝日龙梅是草原上的公主,她是为了报仇而来。
胤禔看着这个美丽的姑娘,非常特别,一说到自己的遭遇时神情落寞又无助,但一提到报仇立马精神抖擞双眼泛光的模样,让胤禔根本无法拒绝,情不自禁地答应帮她的忙,还让宝日龙梅住在自己的府上。
一番接触之后胤禔爱上了这个美丽又率真的蒙古公主,并且诚恳地向她表明真心。
面对一个英俊有才的男子表白不心动是假的,如果不是为了复仇,宝日龙梅或许会选择他,但宝日龙梅一心想要复仇,并且她明确地知道只有最高统治者才能帮到她,而胤禔只是一个阿哥,是帮不了她的。
后来在胤禔的引荐下,宝日龙梅如愿见到了康熙。
报仇心切的宝日龙梅在康熙的面前哀求,希望他能够帮助她讨罚噶尔丹,并愿意以身相许。当时一旁的胤禔伤心意绝。
而康熙正在为台湾的事情烦恼着,无心理会宝日龙梅。最后宝日龙梅还铁了心要留在皇宫,继续说服康熙。
胤禔的一番痴情没让宝日龙梅感动,一切只因为他没有权势。
几年后,康熙终于解决了台湾的问题,而接下来就是收拾噶尔丹的最佳时机。
那个时候胤禔还是康熙比较看重的儿子之一。
并不只是因为他是长子,而是因为胤禔在军事方面的确有很多过人之处。
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五年,康熙亲自领兵征讨嘎尔丹三次,都让胤禔随同出征,任副将军,并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三次出征时,康熙也带上了宝日龙梅,因为她对蒙古大草原最为熟悉。
最后宝日龙梅还召集了父汗之前的兵力一起对抗噶尔丹,最终康熙战胜了噶尔丹收获了蒙古。
宝日龙梅也终于完成家族的复仇使命。
或许是为了感恩,或许是爱慕,宝日龙梅趁着康熙打胜仗的兴奋之际,就在那茫茫的大草原上献身了康熙。
在《康熙王朝》中,胤禔和几十名士兵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女子献身给了自己的父皇,中间仅隔着一块黄布,当时胤禔心碎一地,也让他开始意识到权势地位的重要。
自那时候起的胤禔,开始渐渐黑化。
被欲望蒙蔽心智的胤禔犯下大罪
三战噶尔丹胤禔功不可没,因此三十七年(1698年),胤禔被封为直郡王。
胤禔越来越受康熙对他的重视。
在康熙三十九年,康熙帝巡视永定河并让胤禔随身跟随,之后又奉命代替康熙去华山祭拜。
胤禔凭借才华均取得康熙的信任,深受赏识。
可想当时的胤禔多么风光无限,前途无量。
可随着胤禔受到康熙的重用,胤禔开始飘了,越来越不甘心只作为一名臣子,一辈子只能协助政务。
康熙一共有24个儿子,由于年长的四个儿子英年早逝,排名第五的胤褆便成为长子。
按道理应该被立为太子,可大清的履历“立嫡不立长”,胤褆的母亲却只是一个庶民。
胤礽虽比他小两岁,但人家生来命好,因为母亲是皇后,作为唯一个嫡子的胤礽,出生两岁就被立为太子。并且什么都不用干就能获得康熙的宠爱。
成年后的胤禔因为这件事,心里越来越不平衡。论能力才智,他一点不输给其他阿哥,而且他的能力也得到康熙的肯定,因此胤禔就更加觉得阻碍自己前途的就是二弟胤礽。
最后他得出结论,就是扳倒胤礽取而代之,他才能有出头之日。
然而此时不顾及兄弟情义的胤禔,已被利益蒙蔽了心智,已不再是过去的胤禔了。
胤褆为了获得康熙的欢心,开始费劲心思刻意在康熙面前表现,并且暗中拉拢群臣培养势力。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在热河行宫狩猎期间,当场撞破胤礽和他的爱妃郑春花的苟且行为。
康熙一怒之下废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太子被废的消息对胤禔来说简直就是“天助他也”,只可惜胤禔只顾兴奋,完全不分析事情内幕。
如果他能够再细心一些去了解胤礽触怒龙颜的缘由,以此为戒,就不会错失大好机会,也不至于一错再错。
胤礽的被废还有其他的原因,因为他的冥顽不灵恃宠而骄。
18皇子去世时,胤礽没有一丝对手足的悲伤之情,而是漠不关心,之后又在康熙的帐篷外窥视,似乎有“弑逆之心,触犯康熙忌讳。
当时胤禔相当受康熙的器重,监视允礽的任务都指派给他,从塞外至京城全程由他看守。
但急功近利的胤禔过于愚昧自信,认为康熙废掉胤礽,势必让他接替太子之位。
然而过于急切,事必会适得其反,当时沉不住气的胤禔更是头脑发热想出了一个“作死”的想法。
他不知事情轻重,直接凑到康熙面前说:“杀死胤礽以免后患,如果父皇不忍心下手,我可以代替”。
康熙难以置信的看着曾经信任的儿子,竟然如此利欲熏心,竟要手刃亲弟,这般狼子野心彻底戳痛了他的心,使他极度失望和愤怒。
康熙拍案而起痛骂胤禔居心不良,怒指其杀弟之念:
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最后康熙顾念父子之情,只是废了胤禔的爵位,但胤禔地位开始一落千丈。
胤禔激怒康熙最后底线,自掘坟墓永不得翻身
胤禔知道自己夺嫡已没有了希望,但也没有因此而消停悔过,而是更加变本加厉。
为了给自己寻找后路,胤禔又将希望投射在八阿哥身上。
在所有皇子中,胤禔跟八皇子关系最好,因为胤禔生母惠妃也是八皇子的养母,他觉得如果八皇子日后登记应该不会亏待自己。
于是就参与了八皇子的夺嫡队伍,并处心积虑找来一个道士在坊间传播声势,说八皇子大福大贵,乃帝王之相。
一时民间谣言四起,推崇八皇子为储,结果康熙一经调查,发现背后主使者竟然是胤禔,胤禔的不知悔过,让康熙伤心泪目。
这时三阿哥胤祉也跳出来,一并揭穿了胤禔利用蒙古喇嘛“扎小人”的恶毒手段长期诅咒太子胤礽。
这下彻底激怒了康熙最后底线,大骂胤禔为“乱臣贼子”,当即就下令将胤禔囚禁起来。至此胤禔再无翻身之日。
胤禔最终下场,完全是自己自掘坟墓,太子被废他的确有很大的胜算接替,但聪明反被聪明误。
胤禔争储没有错,错就错在方式太过于急功近利,手段阴毒,完全丧失仁、义之道,这是康熙皇帝一大禁忌。
康熙谥号为仁皇帝,康熙得以创造一个盛世,离不开“仁义之道。他最忌惮的是不讲亲情骨肉相残。
四皇子雍正最终能笑到最后赢得帝心,他最聪明的地方就是能避开康熙的忌惮,时刻提醒自己,潜心修佛,学会隐忍,才成为最终赢家。
而胤禔,他不懂康熙,沉不住气,也没有意识到自身问题严重性,最后一步步走向不归路。
在康熙王朝期间“九子夺嫡”事件曾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弄得康熙心力交瘁,在他死前他还千叮咛万嘱咐雍正,千万不要手足相残,让他登记之后对他的兄弟手下留情。
当时年仅37岁,就开始被囚禁长达二十六年。
据史记载,胤禔被囚禁26年间,他一共孕育29个子女,令人匪夷所思。
在那深宫高墙之内胤禔是否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过呢?最终享年六十三岁。
乾隆继位后,他为所有被圈禁的叔伯都平了反,但唯独不敢为大伯胤禔平反,可想胤禔当时犯下的罪状之沉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