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厨房里的饭菜总是莫名其妙消失,我以为是进了贼,
直到收到一封来自八十年前的感谢信。
写信者是我的外曾祖母,根据时间推测,此时她正是第三十三团的一名炊事女兵。
想到外婆告诉我,外曾祖母为了省一口粮活活饿死的故事,
我一抹眼泪,杀了一百头猪堆到厨房。
吃,都给我放开了吃!
1
我偷偷摸摸躲在厨房一角,等着抓住这几天总上我家厨房偷吃的小贼。
凌晨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我轻轻眨了眨困顿的双眼,灶台上放着的那碗汤汁浓郁的牛肉面就不见了踪迹。
昏沉的睡意顷刻间烟消云散。
鬼……撞鬼了不成?
否则我那么大一碗牛肉面怎么就在我眼前不翼而飞了?
我脚步凌乱地跑到灶台处,走近后,才发现原本放着牛肉面碗的地方此时正安安静静地摆着一张泛黄陈旧的草纸。
我抖着手拿起草纸,掀开一看,草纸上写着几个大字:
“多谢老乡每晚送粮食过来,不过我们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你以后别送了。”
下面落款“张爱华”,时间是1939.1.30
我一瞬间把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
张爱华?不是我的外曾祖母吗?
而1939这个时间,不正是抗战时候吗?
我的脑袋跟喝了假酒一样晕晕乎乎,好半天之后,才震惊地反应过来,老家这间厨房竟然能连通抗战前线。
而手上这封信,便是八十多年前的外曾祖母写给我的感谢信!
2
就在三天前,我刚从大城市回到老家。
人赚了点钱就想着拾掇拾掇老宅,我也不能免俗。
收拾了半天的屋子,我随便下了碗鸡蛋面准备吃,谁知道就转身去上个厕所的功夫,灶台上的鸡蛋面就不翼而飞了。
老家靠着山,我只以为是山里跑来的东西偷了我的面。
直到第二天,我的晚餐又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一节黑黢黢的树根,我才发了火,准备蹲在这儿好好抓住那贪吃的小贼。
谁知道小贼没抓住,却遇见这么一件离奇的事。
我将那张纸看了又看,最后不信邪地重新煮了碗牛肉面放在灶台上。
这一次,我看得很清楚,只见一阵十分微弱的亮光亮起,灶台上放着的那碗牛肉面就消失了。
亮光的范围很小,比装牛肉面的海碗宽不了多少。
又一次见证离奇事件的发生,我的心脏扑通扑通跳了起来。
幼年时外婆曾给我讲述的外曾祖母的故事突然鲜明地出现在脑海中。
我的外曾祖母名叫张爱华,在外婆刚出生还没几岁时,她就跟着部队离开了老家,踏上了抗战之路。
当时加入军队的女兵很多,外曾祖母村中许多女性都加入到娘子军部队中。
外曾祖母在家人骄傲的泪眼中,挥别五岁的外婆,成了第三十三团中的一名炊事女兵,从此再没有回来。
抗战路上缺衣短粮,战士们经常挖野菜吃树根填饱肚子。
为了省那一口粮食,身为炊事员的外曾祖母就这样饿死在了抗战路上。
甚至最后,第三十三团全体女兵都为了拦截鬼子全团阵亡。
弄明白对面连通的果真是抗战之路,我心头顿时升起万千的豪情。
我能让老祖宗们牺牲在我面前吗?
那必然是不能的!
不就是缺粮食吗,有了袁老的杂交水稻后,新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粮食!
我不由万分庆幸这些年走运赚了点小钱,让我萌生了回老家修葺老宅的念头,这才有了这场奇遇。
3
我将一袋大米放在灶台上,这次我看得更清楚了,亮光范围很小,半米宽,半米高。
大米很快消失,我一袋接着一袋往上放。
传送完第三袋大米,又有一张纸出现在灶台上。
我赶忙抓起纸。
“老乡,我们真的不能收!拿了这么多粮食出来,你们可怎么办?这么好的大米,这恐怕都是一个村子的存粮了。你快拿回去吧。”
我才猛地反应过来,以老祖宗们那绝对不拿群众一根一线的纪律,我传送这么多物资过去,恐怕把他们吓了一跳。
想了想,我撕下一张纸给外曾祖母回了一封信过去。
“亲爱的外曾祖母,我是您的外曾孙女张思华,如今已经是新中国2024年,战争早已胜利,鬼子被我们赶出了中国。
“如今我国国富民强,老百姓都能吃得饱穿得暖。我也是偶然发现家里老宅的灶台竟然能连通抗战路,能给你们传送物资,是我的荣幸。
“请不要担心,这点物资根本不算什么,安心收下吧。”
看着纸张消失在灶台上,我不由嘿嘿一笑。
也不知道老祖宗看了信里的内容,会不会跟我一样以为撞了鬼。
4
我目光灼灼地盯着灶台,过一会儿,果然又有一封信出现。
我飞速看完上面的文字,我也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拯救所有人,但不管怎么样,我也要竭尽所能!
反正我这边直接把物资送过去,就不相信她们还能扔了。
说干就干,我扫视了一圈厨房。
水灵灵的白菜、新鲜的番茄、鲜嫩的黄瓜,还有各种牛肉、猪肉、鸡肉、鸭肉,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一股脑全堆在灶台上。
最后连各种油盐酱醋的调料我也没放过。
联想到如今正是深冬,长征路上不仅缺少食物,更缺少抗寒的棉被, 我直接把床上的厚棉被拆了下来,更把家里所有的厚衣服都堆在了灶台上。
晚上,我靠着加热电毯勉强扛过一晚,第二天起床便开始购买物资。
厚棉衣、棉鞋、棉被、手套、帽子先来个一百套。
然后是各种肉食、大米、水果、蔬菜、压缩饼干等。
想到路上毕竟不方便开火,我又去街上购买了上百份的肉夹馍、驴肉打滚。
一到晚上凌晨十二点,我便守在灶台边,一样一样地传送物资。
经过几天的测试,我已经摸清传送只在每天晚上十二点到凌晨一点打开,并且传送的范围大小会随着传送次数增加而不断扩大。
这一发现让我顿时更加豪情万丈。
外曾祖母那边写了几封信来劝阻我,见我怎么也不听,她们也没办法。
最后,我通过厨房的传送门,竟然慢慢跟八十年前的外曾祖母成了笔友。
我询问她长征路上的艰苦故事,她询问我新中国建立后祖国的巨大变化。
5
这一天凌晨十二点,我正在厨房准备着物资,刚把一大批棉被传送过去,眼前突然亮光一闪。
接着,一个身穿军绿色作战服,梳着两条马尾辫的二十多岁的女兵突然出现在我眼前。
我愣愣地看着她,她也愣愣地看着我,好半天之后,我才哆嗦着嘴唇叫道:“外曾祖母?是你吗?”
张爱华震了一下,也瞬间明白过来自己来到了什么地方。她难以置信地盯着我,浑身都因为激动而颤抖起来。
“外曾祖母!”我兴奋地嚎叫一声,当即就扑上去抱住她。
“我竟然真的见到你了,天呐!”
在外婆从小的教育下,我对这位从未蒙面的外曾祖母打从心底里敬佩。
女兵有些羞赧,她如今不过二十四岁的年纪,女儿才几岁大,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应对我这么一个跟她差不多大的外曾孙女。
“没想到现在传送空间扩大了这么多,竟然连活人都能传送了!”
见到八十年前我敬佩不已的外曾祖母,我整个人兴奋得嘴都停不下来。
“外曾祖母,你不是一直很好奇八十年后新中国是怎么样的吗?我带你看看。”
我将她拉出厨房,“这是老家,你还记得吗?当年你就是在这里和外婆她们分别的。你走之后,不管发生了多少动乱,外婆她们都没有离开,一直在等着你回来。”
张爱华看着自己当年抗战前离开的故土,心头震颤不已。
记忆中那个小小的女孩又浮现在她脑海中,那么小一个,抱着她哭,不想让她离开,可她最后还是狠心地拽开了她的手。
她的嘴唇哆嗦起来,仍不住问:“你外婆……还在吗?”
“在!”我兴奋地拿出手机翻出外婆的照片。
外曾祖母摩擦着手机中的照片,眼中泪光闪烁。
“我给外婆打个视频过去吧,你们就能面对面见面了!”
虽然听不懂什么是打视频,但外曾祖母还是制止了我:“别,当心吓坏了她。”
我看着外曾祖母眼中温柔的神色,一时失了神。
曾经还年幼时我问过外婆:“外婆,外曾祖母在你这么小就把你扔下走了,你不会怪她吗?”
外婆十分温柔地摸着我的头:“当然不会,因为外婆知道外曾祖母是爱我的,她只是在做更正确的事。如果所有人都因为贪恋小爱不肯当兵,不愿加入抗战队伍,我们国家如何赶走鬼子,又哪来今天我们的好日子呢?”
那时我似懂非懂,可如今看到外曾祖母眼中深沉的眷恋,我才清晰地明白了外婆口中的大爱与小爱。
我吸了吸鼻子,打开电视,给外曾祖母播放起新中国建国后腾飞的历史纪录片。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看着纪录片中内容,外曾祖母那张尚且青涩的脸兴奋得涨红起来。
“好,好!”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能表达自己此刻内心的激动。
我跟小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一般,一样样向外曾祖母展示着现代的高科技产品。
“这是加热电毯,晚上热了直接开着这个,就跟躺在火炉里一样舒服;这是热水器,一拧开就有流水,随时随地可以洗热水澡;这是电饭锅,把米倒在里面很快就焖好了饭……”
“对了,我国一位十分伟大的科学家发明了杂交水稻,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白米饭,不仅解决了我国的粮食问题,甚至还远销海外,帮助很多贫困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我找出七十周年的国庆阅兵视频,向外曾祖母昭示祖国如今的强大。
“这是建国七十年的国庆阅兵,这些都是国家最先进的武器,甚至还有很多外国领导来参观。”
我介绍着阅兵仪式上出现的那些导弹、战车和坦克。
因为亢奋,我颠三倒四地介绍着,想起什么说什么。
外曾祖母激动得泪光盈盈,她摸着床上暖呼呼的电热毯,看着电视上恢弘盛大的国庆,除了点头什么也做不了。
眼看时间快到了,她只是握紧我的手:“刚刚为了搬运棉服,我站到了灶台上,没想到整个人就被一阵亮光吞噬。指导员她们看见我消失肯定很着急。好孩子,我该回去了。”
想到艰苦卓越的抗战路,我心中其实十分想将外曾祖母留下来,但我知道自己不能这样自私。
我也知道外曾祖母绝对不会同意这个提议。
所以我只是重重点了点头:“好,外曾祖母你先回去吧,你来这边看了一眼,也知道我在信里说的不是假话了吧?以后就安心收下那些物资吧。”
外曾祖母重新站上灶台,跟我挥手作别。
看到外曾祖母被一阵亮光吞噬,我的眼睛闪了闪。
既然前线的人可以传送到现代,那现代的人可以到前线去吗?
我的心头升起了一个冒险的念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