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工作不好找,学历门槛也越来越高,不少年轻人就选择继续读书或者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啥的。就这么着,付费自习室火了,成了备考大军的新去处。艾媒咨询的数据说,2022年用付费自习室的人有755万,到2025年预计得超过一千万。你看看,从大城市到小地方,像山西的太原、大同、吕梁这些地儿,付费自习室那是遍地开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自习室一般都是居民楼改的,小而温馨,有单独的学习小格子,设备也齐全。收费方式也灵活,可以按小时、按天、包月或者包年,不过对于手头不宽裕的年轻人来说,价格还是有点儿高。可就算这样,好地方还是“一座难求”,大家都抢着去。

说到这,你可能会想,付费自习室是不是备考青年的避风港?哎,还真不一定,有时候它更像是个“表演”的舞台。你进去看看,一群年轻人埋头苦读,有的准备考研,有的考公务员,看着都挺专注。但其实呢,有些人是在“表演学习”,比如小曹,每天按时来,却很难专心,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手机、挑外卖,偶尔抬头瞅瞅别人,好像自己也在努力。这种“我在学习”的假象,其实是他逃避压力和焦虑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为啥会有这种“表演性学习”呢?这里面既有心里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影响。心里头,待业青年焦虑、有负罪感,就想通过外在的仪式感来骗骗自己,觉得“我在努力”,这样心里能好受点儿。社会上呢,备考的不确定性、跟家人沟通不顺畅,还有竞争激烈,都让人想逃避。在家人和社会的期望下,备考青年觉得得做点儿什么,可又不知道咋做,于是“表演性学习”就成了逃避现实的方法。

说起来,“表演性学习”短期可能让人心里好受点儿,觉得没完全放弃。但长期来看,害处可不少。一方面,浪费时间,影响备考效果;另一方面,长期“表演”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低,心理问题更严重,甚至影响以后的工作和发展。毕竟,真成长得靠努力和汗水,不是靠“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咋走出这个困境呢?专家给了几条建议。首先,得会管理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别在“表演”上浪费时间。其次,多跟人交流,找家人、朋友或者心理咨询师聊聊,通过他们的支持来缓解压力。最后,得认清自己,设立实际的目标,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一步一个脚印儿地往前走。

举个例子,小赵和小达以前也“表演学习”,后来听了专家的建议,自己也努力,就走出来了。小赵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不再“表演”,真的投入学习了,最后考上了想去的研究生学校。小达呢,跟家人朋友坦白了,得到了他们的支持,重新找回了学习的动力,现在已经是公务员了。

所以说,付费自习室是个好地方,但“表演性学习”提醒我们,真成长不是靠“表演”,而是得实实在在地努力和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