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
有思想 有深度 生活即教育
新时代德育评价体系大变身
——构建科学有效多元德育评价体系
1
王婉,成都市少城小学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四川省三八红旗手。
2
陈英杰,成都市少城小学德育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四川省少先队工作中心组专家、四川省优秀辅导员。
3
颜佳俊,成都市少城小学副校长,青羊区优秀德育工作者。
教育理念
少城办学理念是“让孩子都有该有的模样”,旨在提供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为他们的人生奠基,使学校教育品质鲜明。
德育理念以“少儿有礼,以品为城(少城),探索立足于本校“规、礼、勤、孝、爱、信”的品格活动序列具体的表现性评价目标及实施路径,使德育工作越来越细致化、本土化、系统化,在育人的同时增添“少城味儿”,让多彩德育活动也成为“少城”的一张“活的名片”。
案例理念是学生全面发展评价目标与少先队员争章夺星评价体系的结合;是学校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对新时代少先队员发展标准与内涵的丰富和融合;评价改革关注每个学生,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评价改革关注每个学生,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优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可亲可信可学的身边典型。
目标内容
【办学目标】
以因材施教的德育教育方式去适应孩子的需求,过程是以适切的德育方式去引导孩子主动适应学习要求,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让学生能有充分的准备去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和社会。学校的育人导向是希望学生们具有“温暖的心、聪明的脑、灵活的手、健康的身体”;育人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行动力、内驱力、问题解决能力、适应能力的,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育人目标】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宗旨,致力于建设适合于学生生长的学校生态;滋养、支持、包容生命的成长,给予其所需要的营养,为学生真正提供高质量的“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德育目标】
以“一二三四”德育工作体系优化素养导向的学生评价,一个中心——核心素养;两翼支撑——班级德育建设、少先队中队建设;三个层次——品行教育、品德教育、品格教育;四大抓手:以评价促养成、以活动传文化、以实践育情怀、以创新塑素养。
【评价目标】
针对9-11岁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现状,量身定制了核心素养自评五育图谱,从五大素养进行综合画像。其中,“学业综合表现”中包含:学科评价、日常表现评价、活动评价;“运动与健康”板块除了学生本学期的学科评价,还有学生年龄段相应的体质健康标准;“劳动与技能”、“探究与实践”中还包含学生应具备的相应发展标准可供参考和对标。
实施途径
自2016年以来,学校积极探索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第一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初探。学校以德育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德育常规和德育主题活动为主线,建立起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改变以往评价标准随意、不聚焦,个人经验式的评价方式。
第二阶段,基于第一阶段的经验,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改进了学校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册》,构建了低段的核心素养评价“九色图”和中高段的“五育图谱”。
第三阶段,聚焦学校综合素质典型事件,以典型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典型事件的形成,开展了“少先队员核心素养发展争章卡”活动。以此促进德育素养评价的全面开展。
(一)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册》的实施落实综合评价过程
学生的成长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为了记录学生核心素养的成长过程,对评价方式进行更深一步的改革,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学校以学生《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手册》落实评价过程,更全面的反映学生五育并举发展的面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画像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形成了综合评价新机制,其特点为:
第一,能体现出五育并举发展的育人导向:学科成绩、学业综合表现(学科评价、活动评价、日常评价)核心素养自评饼状体,核心素养发展九色表、综合素养发展维度图、小学生体质测试标准、校级评优等多个方面。
第二,能反映出过程性阶段性评价的效果;教师结合学习过程,每一学月对学生开展阶段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最后汇总到学期末的综合素养发展报告册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表现情况,设立进阶性目标,与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汇总到学期综合发展评级之中。每个学段的综合素养发展手册均有本学段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供学生对照参考。
第三,能凸显多主体评价的优势;评价手册中既有班主任评语、也有父母寄语、还设立了学生自评,用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
新版《一二年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册》
新版《三-六年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册》
【评价方式】
采用了递等式的综合评价方案,以“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量化+表现性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和家长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设计创制了“核心素养自评五育果”,根据不同等级的占比,可以对标学生长远发展目标,分析出下一步需继续加强努力的方向。
学科评价:以递等式评价“优、优+、优++、优+++”共四个等级作为鼓励。
日常表现评价:基于班级日常评比以及学生的核心素养报告册争章夺星卡的月反馈进行以点赞式评价。
活动评价:以学科活动的表现性评价结果作点赞式评价
【评价过程】
构建多元评价主体,把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活动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在完成了本学期所有的教学内容之后,老师们会根据已经制定好的评价标准逐一对学生开展评估和评价,以等级方式记录在学生的报告册上。
同学互评: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同学间相互的表现性评价,汇入到学生日常表现的评价中,以增进学生对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方面的认识理解和应用。
学生自评:学生将在完成了本期学习的最后一天带回自己的报告册,对自己的相关方面表现作出自评,与家长一起共同拟定下一阶段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形成更好的教育合力,激励学生逐步形成学习自驱力和学习责任感。
(二)以“核心素养争章打卡”活动丰富评价内容
学校遵循教学评的一致性,将评价融入教学与活动的过程中。在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先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为目标导向开展“争章打卡”活动,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将评价融入活动事件中。
推出《少先队员核心素养发展争章卡》——五育并举,打卡精彩生活。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争章手册包含了在家要养成的好习惯,具体有体育锻炼,家务劳动,视力保护,并从家长、老师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体育锻炼》每日健身打卡分为必做和选做项目,完成后家长对应填写编号,涂色☆进行评价(如图2)。《劳动教育》每日劳动打卡,学生每日选取一项日常生活劳动,每周一次公益劳动或服务,完成后家长对应填写编号,涂色☆进行评价(图3) 。《爱眼护眼》每日保护视力打卡,学生每天进行护眼活动,完成后涂色☆进行评价(图4)。这三项家长评定后,每周拍照发至班级QQ相册群,“晒一晒”家长评分。辅导员老师每月检查“争章打卡”手册,根据学生在体育、劳动、护眼打卡的记录情况,结合在校的表现,给学生相应的奖章(基础章、特色章)鼓励。
《少先队员核心素养发展争章卡》是学校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对新时代少先队员发展标准与内涵的丰富;是学生全面发展目标与少先队员争章夺星评价体系的结合;是双减之后对育人质量的清晰认识和准确落实;是学校基于新时代发展的育人方针,带领学生锤炼品格,学会学习,增长才干,创新思维,健康生活的基本路径;是对育人目标中“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的高度认识与深入理解。“争章打卡”活动融德、体、劳为一体,以过程性的活动体验为主。自学校开展《少先队员核心素养发展争章卡》活动以来,调动了孩子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激发了孩子争做优先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劳动、运动、护眼习惯上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在学习上变得主动、认真,在生活中尊敬师长,还能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务。家长也参与到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活动中,帮助孩子提高核心素养。此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进了综合素质评价落地化实施。
“我可喜欢争章卡了,每天都随身带着它,积极打卡,争章夺星,五育并举,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这种创新的评价机制,以人为本,贴近学生实际,深受学生喜爱。
成效与思考
(一)成效
学校德育评价改革关注每个学生,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科学的、可持续的素养导向德育评比新机制,构建起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道德意识的增强、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形成了良好的品德,也让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目标的引领下得到了迭代提升,促进了学生道德意识的增强、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校的德育生态越来越有利于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发展成为品学兼优,具有人文理想与科学精神,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创新精神,还能兼具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未知的时候,都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能真正成为具有“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好少年。
将表现性评价的方法既作为评价手段,也作为撬动品格培养的策略与方法。进行表现性评价的应用性研究,在此过程中寻求创新。
弥补原有评价方式中单一的价值取向,探索更加全面的育人体系,尝试建立具有系统文本性规定的评价方法。
利用未来学校研究的成果优势,探索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表现性评价的结合方式,为课题研究提供参考,从而优化对学生的品格培养。
(二)思考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创新的德育评价方式,因时而新,因时而进地对现有育人方式进行迭代升级,以形式新颖的评价方式改革,使核心素养具体化、形象化,让同学们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品行,培育良好的品质,获得良好的素养发展。
从现在实施的情况来看,下一步还可以:
根据每个年段学生的特点细化指标,根据德育教育的进阶型特点,评价指标进行少量的调整,使之更加适合各个阶段学生发展的特征,并能充分发挥评价育人的效果,引领学生向着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发展目标,不断前进。
进一步加强评价方法之间的结构化系统化研究,让各种评价方式所产生的结果可以互为补充和运用,更加全面地呈现出学生的成长画像,更加科学地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蓝图。
让评价方式越来越具有适应性和普适性,在兼具人文与科学的理念下并行,探索出更加具有激励性、先导性、诊断性和支撑性的评价方法,为学生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 | 《天府教育·行知纵横》栏目:知行合一
作者 | ①王婉,成都市少城小学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四川省三八红旗手;②陈英杰,成都市少城小学德育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四川省少先队工作中心组专家、四川省优秀辅导员;③颜佳俊,成都市少城小学副校长,青羊区优秀德育工作者。
审核| 李清
新媒体编辑 | 张競之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382次推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