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再见爱人》中,葛夕借张泉灵之口向刘爽提出的问题“他到底爱没爱过我”,如一颗石子投入情感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也引发了广大网友对于爱情判断标准的深刻思考。
刘爽的懵然,体现出他对这个问题的意外,或许在他看来,爱一直都在,只是葛夕为何有此疑问。
他坦言最初是葛夕爱他更多,自己处于享受状态,而如今他认为自己爱得更多。
可当张泉灵追问爱的表现时,他提出“她感受到我需要她”,这一回答看似有理,却值得玩味。
长久以来,我们常常纠结于“对方爱不爱我”这一问题,似乎总觉得答案藏在对方的内心深处。
毕竟,爱可以伪装,言语可以虚假,所以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只有对方才真正知晓答案。
然而,这种观念其实忽略了一个关键,那就是爱情在不同主体视角下的本质差异。
对于表达爱的一方而言,爱可能是一种内心的情感冲动,是唯心的;但对于接受爱的一方来说,爱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感知,是唯物的。
2、
真正的爱,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往往会驱使一个人做出行动,这些行动是爱的外显,可能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关键时刻的陪伴、为对方着想的付出等。
不同的人表达爱的方式或许不同,但只要有爱,行动上总会有所体现。
当我们说“对方说爱我,但我感受不到爱”时,多数情况是对方在行为上偷懒了。
如果对方爱我们的方式一直不是我们所期望的,这样的恋爱很难长久,更别提走入婚姻。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方是否爱我”的判断权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自己的感受。
就像葛夕,她提出这个问题,说明在漫长的相处中,爱的行动已经匮乏到让她开始怀疑过去所有的情感。
她已经太久没有感受到那种爱意的实际映照,甚至回忆都变得模糊。
如果把自己代入葛夕的角色,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与其询问对方,不如问问自己。
对方心中的爱无论多么浓烈,如果没有转化为行动,对于接受方而言,就如同不存在。
反之,即使对方内心没有那么强烈的爱意,但能够持续地用行动让我们感受到爱,那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对方是爱我们的,因为没有爱,谁能一直坚持付出呢?
3、
对于刘爽的回答,那些为之感动流泪的人,可能没有深入剖析其中的逻辑。
他说“刚开始在一起她爱我多一些,但现在我敢说一定是我爱她多一些”,但结合实际情况,更像是葛夕在这段关系中被消耗,导致她的爱减少,而非刘爽真的在爱的付出上有了质的提升。
而“她感受到我需要她,我需要她是不是一种我爱她”这种说法,更是混淆了概念。
他所谓的“需要”,更多是一种自我需求的满足,是希望葛夕继续爱他,他是这段关系中的获益者。
而真正的爱,应该是让对方成为获益者,应该是为对方付出,让对方感受到被爱、被珍惜。
“需要即爱”这种观念,在母婴关系或者主人宠物关系中较为常见。
婴儿需要母亲的照顾,宠物需要主人的喂养,母亲和主人会将这种需要解读为一种特殊的“爱”。
但在成人的恋爱关系中,女性不是来扮演母亲的角色,不是为了单方面满足对方的需求。
恋爱应该是双方相互的付出与收获,是双方都能从对方的行动中感受到爱意的滋养。
如果一方只是一味地索取,将自己的需要等同于爱,那这段关系必然会失衡,最终走向破裂。我们需要明确,爱情的判断标准不应模糊,行动上的爱才是真实可感的,而感受爱的权利应该掌握在接受者手中。
作者介绍:
欧小希,希望通过我的文字,带你体会世间“人情冷暖”。
喜欢请在下方点赞、分享、收藏和评论。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