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4中国市场高音质耳机下半年鉴》下半部分。因为网易系统无法支撑这种容量,故分两部分:

17、森海塞尔IE2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最初的1200元左右降到现在的700元左右,似乎是森海这些年推出的最符合科学HIFI的动圈耳机,定位于音乐类。非IE100 PRO的监听型。

一耳朵很平滑,所有细节的结像都比较迷你,高清晰度的三频揭示力,整体有辽阔感。就像是音特美ER4XR的亮度削弱版。

声音较润泽,横向很舒展,饱满度和很多森海小耳机一样不高,高音分离度较好,甚至女声还挺清甜。全频都有合理的能量守“衡”,而各频段的精确分工也让它兼顾了音乐性和HIFI性。

声音亮度轻微偏暗,无齿音的刺激。低频下潜的威力好,但量感不够明显。

(据悉可通过更换spinfit耳套来增强低频量感)

有趣的是,IE200的频响曲线和IE600也有较多相似性,但IE600可能会有更多“单薄且不够自然的东西存在”。

另外,IE200对所有细节一视同仁的高清诠释风格,也让它变得比IE100 PRO更好。

注意事项:

1、如果对比一些多单元混合耳塞,会发现IE200的人声和乐器,在音色上难以“充分”区别,它们都呈现出一种略微偏薄,却也较润的“单纯的好听”特征,而多单元混合耳塞虽说全频一致性、顺滑感较容易出现某种感知上的割裂,但却也更擅长把人声和中高频乐器声给明显区分开来。

目前来看,动圈耳机或单一单元类型的耳机们似乎还很难解决掉这种源自音色真实感上的差异,细究起来,它们常容易顾此失彼,所以可能也因此,论坛中会孕育出所谓的“古典塞”、“人声塞”等等,甚至森海还被贴上“乐器”专长的标签,罕有夸他们精通人声之妙的。

而精通乐器制造的雅马哈,在前些年推出的微动圈旗舰EPH-200上,也是只能做到还原钢琴或管类乐器的真实音色,一旦聚焦到人声,它就骤然乏味。

2、线材偏细,颜色也略丑,易缠绕打结,据悉有商家专为它开发了升级线,不仅粗度提升,且低音和人声的清晰度也有进一步升级,有兴趣的可以淘宝搜搜。

3、厂商特别设计的两段式导管实际体验不佳,耳套很容易就被耳洞挤到导管的第二段位置。

4、动态和厚度感表现不是太好,对口味稍重的人来说,听久了或会感觉太过于“淡雅”。

5、IE100 PRO和IE200的可换线接口形态不同,前者母座内部是尖针,公头是桶,后者母座内部是针状桶型,公头内部是尖针。换线都挺麻烦。

18、宁梵声学NM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年服务乐队、音乐人的专业类耳机品牌“宁梵声学”最近把英文品牌名NF AUDIO改成了NF ACOUS,改名后的首款新品NM20监听耳机被厂商作为冲击海外市场的首款型号。

新品NM20是多年前发售的监听小耳机NM2的进阶版,早前NM20由于调音扎实、稳健,价格500元左右,不算很高,至今仍旧热卖,称得上是监听类耳机中的经典。

此次新开发的NM20来到了699元,比NM2贵了约200,主要贵在音质、材料和颜值。

高强度却轻盈的透明聚碳酸酯和CNC阳极氧化铝的搭配,给出了比NM2更好的质感,而扬声器单元的全面优化以及腔体内外结构的精进又让它的音质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相比NM2,NM20的透明度大幅提升,动态、瞬态也都有明显升级,所有细节均以较明亮的形式,鲜活灵动地再现,横向场景非常舒展。尤其擅长解析声音中那些存在于暗部的微弱细节,而这一能力也是很多常规几百元HIFI耳机所难以做到的地方。当然,这也是身为监听耳机的它必须具备的能力。

大声场、通透感、结实饱满的人声、强劲而舒展的线条,这些是它的声音关键词。低音量感适中、充沛。

注意事项:

1、由于定位于专业类耳机,NM20并未考虑常规HIFI市场的某些需求,比如它标配的线材插头只是3.5mm,而非可更换的插头设计,无法体现4.4的威力。另外附送的耳套种类相对一些“配件”大厂,显得不丰富。只是够用。

2、横向声场和亮度感出彩,可清晰呈现每段频域内声音的质感和轮廓,就像成语“全盘托出”。不够好的是,在需要展现场景结构层次时,不易明确给出近、中、远景递进的趣味,从发烧友的角度来说,纵深感也许可以再进化一下。

3、在亮度很好的耳机中,它对人声齿音的控制也很有水平,唇齿声既能清晰的存在,又不至于夺走你的感官注意力。故用它听人声流行,也大都是中正且悦耳的。

4、NM20也有宁梵耳机惯有的“摇滚”基因,若你喜欢狂暴、优雅、另类的摇滚,那它会是千元内罕有的“味儿”最正的型号之一(另一个是SIVGA鹊)。这可能也受益于它的频响在4K到5kHz间的巧妙处理。

19、拓品 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10月新品。类型设定是“监听耳机”。售价700+,特价可能会再低些……

单动圈结构,使用了近些年很常见的DLC类钻石振膜。调音注重高还原性,这和水月雨的调音风格相近。

突破是:厂商在不到一千的价位,开发并嵌入了PTC调音电路,用户通过拨动腔体上的四个开关,可体验到多达16种不同的音色,非常牛埃克斯!具体玩法可在商品描述和产品说明书里看到。这里不再赘述。

声音风格:宽松、微甜、细致、内秀、优秀的强弱音层次感和千元内优秀的分离度。

由于从振膜到频响曲线都和水月雨的一些耳机有高相似性,我不得不找出价位与之相差不大的前水月雨千元旗舰KATO与之PK。

结论是,KATO的动态和密度有大约20%的胜出,原因可能跟它的不锈钢外壳、导音管以及腔体内部的磁路设计有关。不过除此之外,两者的整体音色确实很像,至少都有着细腻、通透的听感。

我也试过将“羽”的高频通过拨钮开关进一步加强,以此向KATO的味道靠拢,然而由于“密度”(凝聚力)的落差客观存在,这使得增强的高频更多的也只是以“柔虚”的形态存在,难以坚实有力的在空气中回响。当然,这些都是基于对比。若不对比,我觉得它的音质还是很好的。

有趣的是,虽说硬素质与KATO存在轻微落差,但“羽”的“柔和感”却比KATO好,它更趋近索尼MDR-M1的味道,也和水月雨2000元档的Blessing系列有着神韵上的相似。不会那么的“硬朗肃穆”,而是轻快感居多。且分离度、自然度、细节丰富性也都值得称道。

那与宁梵的新品NM20对比呢?毕竟两者都是国产耳机中极少有的定位监听的小耳机。

同为监听耳机,“羽”更注重细节的清晰自然还原,而NM20则更注重“分析”,有着更强的工具属性,另外在素质上,NM20的“动态”和“密度”要比“羽”高出接近一个档次。

事实上,这俩听感差异挺大。“羽”柔和细腻,亮度适中;“NM20”刚猛鲜活,亮度稍高。它们就像两个不同性格的人,前者i人,后者e人,这似乎也反映出了幕后调音师的性格。

以上逼逼了这么多,实际我内心还是喜欢它的。柔和通透的声底,16种音色可折腾,这可是碾压一堆科学HIFI耳机的存在。另外,在官方提供的非线性失真方面,它几乎全频段都控制在了0.05%以下。强的令人咋舌。

注意事项:

1、只有3.5mm立体声插头。

2、外壳那个类似点翠的工艺很棒,经得住肉眼超近距离的欣赏。

3、整条耳机都很轻。收纳、携带都不累心。

4、收纳袋太小,只能塞进去耳机。

5、灵敏度115dB/vrms,80欧,不算好推,最好是有个手机小尾巴之类的大推力播放设备。

20、达音科KIMA 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型号斩获了今年6月日本VGP2024夏季1万到1.5万日元区间有线耳塞中的金赏,票数险胜QDC SUPERIOR Azure Blue。它的售价在750元左右浮动,比初代贵了几十元。

我手里只有它的初代KIMA CLASSIC版,其低、高频氛围有着比初代标准版的适度增强,流行味更好。

两代KIMA对比,能感到二代的分辨率、厚实度、自然度和声音密度都更好,素质上“非常HIFI”。说真的,如果我手里有初代标准版,那对比的结论会更准确一些。

之所以二代更HIFI,也跟它采用的新一代DLC振膜以及新的单晶铜和单晶铜镀银混编线有不少关系。值得一提的是,真正能展现素质的是S&S直筒型耳套,糖果耳套下的它更耐听,更浓厚,但高频解析会有些普通。当然,还有更多种耳套可供调节音色,这里不赘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频响曲线是基于早前千元旗舰动圈耳机隼PRO仲春版(科学HIFI)的微调,故整体音色是既浓郁又澎湃,可以很好的表现一些大气、醇厚的音乐类型。

事实上,初代KIMA的味道(CLASSIC版)就已经很浓郁了,很擅长提炼“音乐的情感”,只是没想到达音科还能给它再提升,再优化——真是HIFI无止境。

而我也觉得在2024年的动圈耳机中,700到800元之间,最具商品吸引力和HIFI味道的就是KIMA 2。

注意事项:

1、不锈钢材质加重了腔体,连同耳套在内,实测单边腔体重量约10.8g,比初代多了约3g。

2、因前腔的造型设计未完全贯彻人体工学,使得佩戴并不是很舒服,幸运的是稳定性和基本的贴合感还是很好的。

3、双针插头的外壳塑料感明显,和不锈钢的高级感搭配,有点违和。

4、灵敏度和初代基本一样,很好推。

5、它能拿到VGP金赏,跟它的音质很棒、配件很多且品质够好都有关系。

6、附送的动漫立牌,虽说颜值很高,但可惜我这个无法插进“底座”,无法立起来。厂商可能需要检查下这部分。

7、低频的较高频域(100到300Hz)似乎还可以再精简一些。尤其是它的密度很高、动态又很好,这么做会对“透明度”有更多好处。

21、日本Final A4000与A5000(好像是三年前推出的,前者1000元,后者16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4000(上图右):

目前最低售价不到1000,有想买的冲动,但截至发稿日还没出手,下面这些是摘录自前不久的18届深圳国际音频展的现场体验实录。

“现场听了半个多小时,一直在和比之更高端的A5000(1800元)对比,虽说两者都有健康的声底,较丰富的细节,但A4000的人声味道,还有整体氛围的渲染效果还是更“催泪”,从人声和器乐的综合感受来说,A4000拉近了中频的位置,同时仍能提供很好的解析和声场,我觉得这个完成度还是很高的。”

A5000(上图左):

“相对A4000浓郁的韵味,A5000就冷漠了一些。它声场横向更大,人声距离更远一些,中气有些被稀释,音色的柔润感不是特别好,相对来说,器乐表现因声场的宽敞倒是更能提供大气庄严的氛围。在一段人声爵士乐的表现上,A4000明显可以更近距离的感受歌手情感和唱功,相当亲切,切换到A5000,一下子人声被置于远处,感染力失去不少。

A5000这耳机我在展会听三次了,第一次觉得很哈曼,很不错,有种草,第二次细听,觉得线条稍干涩,也没有特别自然平滑,这一次是觉得它气质冷漠但声场很不错。

其实它和A4000一样都有充足的低音,但最终低音提供的感染力,还得是A4000。”

展会结束后,我又搜索了国外的一些测评文章,没想到以科学HIFI的标准,A4000是不被欣赏的。这款塞子,我还会继续跟踪一段时间。就当是打法这无意义的人生……

22、兴戈Super Mix 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像是去年年底推出,也好像是今年发售的新品。它拿到了今年6月日本VGP2024SUMMER的金赏。

是多单元混合结构,具体是1动圈、1平板、1压电、1动铁,企划方案很有趣,颇具商业前瞻性。

它是我接触过的目前千元档最具“音色高级感”的入耳式耳机,也是多单元混合结构中,我个人觉得完成度最高的之一,而且价格不离谱。我查了下海外评测媒体给它的评价,在声音的负面评价中,竟然是没有,真是太罕见了。当然,我也是给了它100的内心评分。

(关于多单元混合耳机调音“完成度”的想法:多单元混合结构的重点理应是让各单元展现出它所负责频域的声音真实性,让常规动圈耳机难以真实再现的乐器声得以质感回放的最大化才最好。如果一群人听完后,只说了句“这圈铁”像“一个动圈”发出来的,那我觉得这就跟失败差不多了。它潜在的意思就像是说1+1还等于1一样,间接说明厂商瞎耽误工夫,纯粹把多单元结构做成了纸面噱头。

然而不同单元的音色特性、瞬态、动态各有优势或特色,对不同声音质感的还原也不同,组合起来理应充分互补,如此才能听出人声的“肉质感”、部分乐器的“金属味”以及更难形容的某些乐器特有的奇异音色。若只是满足于衔接、相位的OK,那对音乐创作人作品的还原还是差挺远。)

众所周知,兴戈这牌子喜欢“面面俱到”,商品描述页密密麻麻,恨不得把幕后所有的艰辛都铺满页面,甚至不惜用“饱和式研发”这么变态的词来表明自己对技术的痴狂和对竞争对手的无视。音质表述也一样,三大频率在调音时的各种矛盾,都被他们考虑过,老板内心非常敏锐和敏感,他的目的就是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堵住烧友这群挑剔人的嘴。

这次的super mix 4或许就是他们常年追求完美,最终“厚积薄发”的产物。

频响曲线哈曼2019。人声居中,亮度适中,低频柔厚却也Q弹,人声润泽饱满,落位合理,成像纯净,高频细节丰富,泛音迷人,压电单元的极高频既增强了空气感,又强化了它高音和女声的甜。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高音,有小耳机中罕见的迷人味道,而且它是在低频较多的基础上给出这么唯美而独特的音色,很不得了,它的平板和压电陶瓷单元的混合效果也确实强悍。

另外,三频段非常合理的能量分布,以及中到高频,动铁与平板单元的至强表现,也让它对游戏的音效和方位还原非常到位,用它玩吃鸡游戏,会有明显的身临其境的效果。我是有被惊艳到。

它让我觉得单元越多,确实越有购买价值。而我也是第一次觉得混合单元是“好东西”,也的确是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但性价比和完成度都很高的型号,似乎还是很少。需要HIFI厂商们继续努力。

注意事项:

1、考虑到999的售价,颜值比较一般。不过实际观感倒挺符合我审美,简约高级。

2、配件很简单,无发烧可玩性。不过,通常减配的中高档耳机都有着强大的音质,也是厂商高度自信的外在表征。其潜在意思是“爷的东西不需要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以及“这一套就是最好”。

3、厂商特意提及它的“脆弱”。主要是它内部结构太过于精密,以至于面对较强的碰撞冲击,可能会出现不可预知的隐忧。它似乎是目前小耳机中,极少见的一款需要小心呵护的型号。另外,它们的旗舰EM10由于单元构成更复杂,更需要小心使用。

4、EM10的高音美感和整体的自然度,我个人觉得是略逊于Super Mix 4。

23、FIIO FD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飞傲2024下半年发布的一款千元档旗舰“级”动圈耳机,用于取代前作FD5。

获得了日本VGP2024夏季授予的金赏。

FD5曾因高素质+高乐感+高声价比的“三高”,斩获了不少订单。后来,可能是为了给新品腾地方,价格从最初的1500元档降到了大概八百元,成了更为抢手的牛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品FD15相对前作升级了腔体的做工、音质和线材,几乎是全面提升,但价格却只是前作初上市时的腰斩水平,简单点说,就是“疯狂升级,大幅降价”,完全豁出去了。

除音质提升的诱惑之外,新品的配件也堪称杀器,具体是标配了一条零售价近500元的单极22AWG、480芯的日本原厂古河单晶铜和单晶铜镀银混编耳机线。鉴于此,它也成了2000元内罕有的连线材都能在闲鱼卖个好价的HIFI耳机。

音质方面,FD15提升了“声音的健康感”,比起FD5豪迈的低音和华美犀利的高音,它更自然了。

人声部分,FD15比FD5有了较大的提升,FD5面对编曲较复杂的音乐时,中频会有乱的感觉,也有些被挤压的结像偏小偏薄的问题,而FD15就没这问题,配乐再丰富,人声都是饱满自然的,密度很高,柔和感也没问题。这是进步。

受益于腔体声学设计和线材音色特性,FD15的声音密度很可能是1000元价位内的NO1,而声场的完整性和广度也可以说是该价位内数一数二的级别。

动态和密度均明显超越天使吉米氧气和水月雨KATO。而在“细分素质”方面,其人声厚实度甚至超越了比它贵不少的达音科隼ultra和天使吉米origin。

由于灵敏度也非常高(超出110dB),这使得它即便在小推力前端下,也能提供颇具震慑力的,动态起伏也较大的声音。

随着音量增大,规模感也会显著增大,整体气势也因此变得较为惊人,潜力不容小视。此外,它还有着润泽、纯净的线条,且很难在响度增大后变粗糙。

高频风格相对FD5变化也比较大,这跟线材和铝镁合金球顶振膜都有关系,FD5的高频就是明晃晃的亮丽,有很爽的往左右两端飞窜的听感,但并不善于定位,FD15在这部分能量收敛了些,泛音亮度下降,凝聚性增强,场景的深度和高度出来了。

注意事项:

1、横向声场没有进步,甚至还有点倒退,这是对比竞品时察觉到的,它做足了密度和动态,能匀给空气感的能量似乎就少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它的高频延伸不好,实际延伸很自然,也很明显。

2、受益于强悍的密度和理想的厚度,它的钢琴声、人声以及高频微细节都有着非常棒的真实感,而这也是绝大多数几百元耳机所望尘莫及的地方。质的差距。

3、声音风格有点老成,非鲜活,对原声的真实性还没有还原到最佳,不知是振膜特性使然,还是我这耳套搭配的问题 。

24、FIIO FT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飞傲2024下半年发布的一款实木制封闭式全包裹头戴耳机,外形很高档,但定位却只是中高端。有榉木和胡桃木两种耳罩版本。

它的结构设计非常严谨,让人感觉难以损坏,且不论你怎么摆放,它都会以最得体的样子呈现。

音质、外形、配件,所有这些让我感觉它是可以标价在1999元的,然而999元!

飞傲似乎在FD5和FD15这类小耳机身上找到了千元价位产品热卖的致胜之匙。

灵敏度很高,带有3.5耳机孔的手机甚至可以直推,当然,最好还是配个三五百的手机小尾巴。

它的低音深沉,威力(动态)很好,量感刚刚好;人声,不论男、女都有清晰且真实的音色,真正是刚柔并济,难觅瑕疵;高音也很好,有灵动秀丽的线条在较大的声场中穿梭。整体像是一种轻微V型的调音,足够自然,非常悦耳,透明度和厚实度也都无可挑剔。

最大的没想到是,它的音色还挺高级,有一种柔美的味道在其中(特别是中下音量下),你甚至可以用它听出女毒。这与我印象中那个“硬邦邦”,“形象伟岸”的飞傲有差别,也算是厂商和工程师对自己声音审美的一次突破。值得鼓励。

我个人很喜欢它,价格合理,声音万能,还是曾经高高在上的“木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似乎参考了哈曼OE 2018目标曲线,有着强劲的低频和透亮的中高频。除了高频解析稍逊于HD620s,声场横向稍逊于AR5000,其余在1000到2000元间都是素质越级的存在。

总体上,FIIO FT1这个价位目前的最佳选择。当然,也还有AKG K371、K701、HIFIMAN SUNDARA 封闭式版本、SIVGA SV021、HD400PRO等可供挑选,但“综合音质、乐感、配件、结构和外观设计”,我认为它对HIFI烧友最为友好,真正展现了HIFI大厂的实力。

注意事项:

1、FIIO的Logo设计还是有些影响颜值,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虽说几经调整,但字迹仍显生硬,影响品牌价值感。

2、提供了4.4和3.5两条耳机线,值得表扬。另外线的长度也不会像其他头戴耳机那么变态的长,随身使用会更方便些。

25、水月雨Kadenz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水月雨2024年9月推出的新动圈旗舰(999元),用于取代热卖多年的千元经典科学HIFI耳塞KATO。为何取代?考虑到竞品们普遍把“声音的厚实度和分辨率”又提了一个台阶,亦或是“源自配件和配置的性价比”也有普遍提升,这迫使水月雨必须尽快推出一款新的999元耳机去迎战,抢回这个曾经属于它的位置。

新旗舰的腔内结构、振膜成分、音色设定、配件的实用性和丰富性,相对KATO有不少改善和升级,而特别设计的3种导管、2种耳套、1条4.4转3.5转接线以及1条可与水月雨Moondrop link 2.0 APP相连实现音色改变的特制“手机小尾巴”,它们共同构成了Kadenz的HIFI宇宙。

以上所有配置不仅大幅强化了它的性价比,也以很大的诚意讨好了爱折腾音质的发烧友。堪称是有线耳机中的杰作。

与KATO声音的主要差异是,Kadenz增强了中下盘感染力,听感更厚实。这里的“厚实”,是指各频域声音细节形态的饱满度,它依托于足够高的密度。越厚实,小耳机的结像也就越逼近音箱的效果。我目前是这么认为的。

凝聚力、动态、自然度也都有上佳表现。另外,高音自然度与平滑感也有优化。

不过,由于三频分布不同的原因,原先KATO那种略冷却洋溢着丰富高频细节的厅堂感,这次并未继承下来,新品更倾向于提供一种温暖而有力的自然,有趋近于“金字塔”型比例的稳重。

注意事项:

1、虽然外壳用了磨砂的不锈钢,但若擦拭不当或跌落坑碰,仍容易出现划痕。

2、耳机较重。有“贵重”感。

3、搭配前端时可能需要注意,因为Kadenz从低频到中频的动态和厚实度相对较强,建议尽量选择“解析和声场”都很好的前端去推,并尽量使用它的4.4插头去接。这会让它的线条能够更好地伸展,不至于闷挤。

4、我个人更喜好KATO的调音,新的KADENZ虽说和对手飞傲一样有了很高的厚实度,但源自声场的诱惑力却下降了,至少是没KATO那么“通透”。

5、Kadenz的声音密度和厚度超越了自家的两款两千元级混合单元耳机(Blessing 3和DUSK),但声场和分离度不如它们。

26、凤鸣天音精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丰厚低频量感、高控制力的低音,亮度适中且非常清晰润泽的中音,很好的横向声场、非常平滑自然的高音、充沛的高频量感、极富感染力的高频音色。

类似哈曼2019风格的变种,大幅拓展了低音和高音的疆域,实现了一种既非常嚣张,又极尽柔美的音色。

是市面上极罕见的在拥有超重低音的基础上,还能很好展现出“女毒”和“高频器乐丰富性”的耳机,且并非以凸显亮度的形式呈现这些细节,展现了高解析度耳机强劲的内功和温柔的一面。

整体是个“粗中有细”的塞子。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如此饱满的低音下,它的人声形态却没有出现被挤压、被侵扰清晰度的迹象。

凤鸣天音精卫很适合注重音乐性和氛围感,要求高度耐听和丰富高频细节,同时又不希望失去“中音自然度”的音乐爱好者。

注意事项:

1、面板出厂有贴膜,但可能是贴得太好了,不易察觉。

2、腔体较大。不过,佩戴舒适度却很不错。

3、Kinera工作人员曾表达过他们的耳机都有煲的必要性,以我的“实战”经验来看,也是有一定道理。所以,如果买到手感到不太对劲,建议和我一样多听段时间。

4、“精卫”是这好几年,我遇到的真正低音量感超多且有味道的。某些耳机是频响曲线上看着低音非常夸张,但实际感知很不明显,还有些是发虚或发散,欠缺动态和密度的情况并不少见。

27、Mystori M-121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动圈+2动铁+1平板的配置。

品牌主理人是几位00后发烧友。M-121i是该品牌首款型号,卖1299元。外形挺好,颜色骚紫。

初听和久听都有好感,是个很通透的解析流的声音。

我有被00后的音乐审美惊到,有本能的想多听的意愿。

厚实的低音、明亮的中音、整体自然的线条、非常清晰的高频细节和较多的高频量感。

极低频轻微衰减,利于通透性。

低频和人声饱满度够高。融合了“监听”和“音乐欣赏”两种用途。

三种单元都没白用,你能听出动铁才有的高瞬态以及平板亮丽丝滑的高音。

注意事项:

1、耳套好像就两个类型,工艺也就刚过及格线。另外厂商表示,标配耳套音质不算太好,建议找更好的套子安装。(纯纯的发烧友商家)

2、高频稍偏亮,但却挺好听。

3、包装又隆重,又普通,收纳包的质感和实用性都很不错。

4、标配4.4插头,没有别的配件了。

28、SIVGA 雁 ANS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SIVGA今年10月推出的售价1399元的新型开放式动圈头戴耳机,与前作封闭式头戴耳机“黄莺”售价一致。耳机观感和做工都很不错,头梁顶部硕大的SIVGA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它配有一个大型收纳布袋和一条φ3.5mm直插头的长度适中的可拆卸式耳机线。

搭载了直径50mm的较大尺寸动圈单元,振膜部分使用了高分子有机碳纤聚合物(球顶)以及创新的钛涂层悬边,这让我想起索尼的镀铝液晶高分子振膜(有利于密度和瞬态)。此外它还配备了超大尺寸24.5mm的350KJ/m³的高磁能钕铁硼磁体。

耳罩可180°旋转,外壳为斑马木上的深色漆,还有一些金属部件以强化结构和修饰外形。重量约300g+,算是适中。耳垫设计很有巧思,细节之处做了轻微凹陷,得以更好的稳定于耳部以及杜绝漏音。

佩戴体验很好,我戴眼镜,感觉一小时不摘也不会有源自两边和头顶的压迫感。

阻抗约38欧,灵敏度约105dB,可以说是非常好推的开放式头戴耳机了。与索尼ZX706的3.5mm耳机口搭配也能近乎完美的展现其音质。

受益于腔体结构和内置单元的性能,“雁”的“解析”从低频到高频都相当之好,而且比“黄莺”有着更好一些的“柔润”感,对泛流行音乐更友好。(据说“黄莺”由于非常肃穆和紧致的音色,被一些专业人士用在了录音棚里。)

出色的地方是“瞬态”和“密度”,它能非常敏锐、清晰地捕捉“每一丝波动和震荡”,并以很饱满的形态呈现给听者,展现了高超的分辨率。动态也很不错,冲击性和变化的落差感都有令人惊醒的效果。

人声距离较近,但口型却适中,高频延伸很好,有明显的空气感,低频部分因为“镀钛涂层”的缘故,音色略显硬,好的是回弹速度感明显,有虎虎生风的气势。

“迅猛”,“高密度”、“透明”、“均衡”是它的声音特色。乐感是比“黄莺”好的。

注意事项:

1、抓着两边耳罩,拉开再压住,如此反复,有时会有一些源自头梁内部的吱呀作响声。

2、声底是偏硬的,你能感到有一种结实的内力。高音控制力很好,无刺耳的情况。

3、与下面要讲的索尼M1对比,两者的解析近乎并驾齐驱,SIVGA雁的密度更好,会有更饱满的高音和人声形态,听着中气相对更足,但缺憾是不如M1的音色柔和。

29、索尼MDR-M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索尼2024下半年推出的头戴监听耳机,也是上世纪1991年推出的MDR-7506的准升级型号,最大的改变就是频宽符合HI-RES的定义范围了。按说在HI-RES推广初期就该出了。

这款耳机我在18届深圳国际音频展的总结性文章中写了很多。这里再简单总结下。

1、有着封闭式头戴耳机中,很好的横向声场,纵深和垂直方向也都不错。三频是较为均衡的。

2、分离度和高频延伸比MDR-7506好一个档次,甚至好于自家最贵的头戴监听MV1半个身位,真正可以让人听到“高频泛音”在空气中颤动回荡的美,而且它依托的是“密度”,而非“亮度”,故真实感很强,还原性很牛。实际听感,高频细节丰富,线条明锐柔美,在特定的一些器乐演奏下,它会给我一种“极精致”的感觉,超越价位的那种。就像两万元的索尼金砖2代下放到了一千元出头一样……

3、人声和低音的听感很自然,但相对高音的华美来说,时不时就会有些乏味。尤其低音,我觉得它下沉的冲击力有点“垮”,即便量感还可以,解析也好,但它好像总趋于一种“隐形”,也许是过于追求透明度所致的某种黯淡?

所以,如果你苛求低音的质感和量感,那这部分可能无法令你满意,相对的,MDR-7506倒是有着更充沛迅疾的低音,可它的问题是塑料味的人声有些不自然,特别是对比平板耳机时(如Hzsound心月)会让人抓狂。

4、MDR-M1的音色就像“齐秦”的嗓音那般贵气,也犹如山间清泉般清冽。这种“高级味道”在我听过的监听耳机中,较少有。

5、对发烧友而言,若你想把它的厚实度提上来,增强流行乐的乐感,那“换线”就有可能是必须的了。此时,DDHIFI那条八百多的升级线在向你招手,实测确实改变明显。若实在不想换线,就多折腾下解码耳放。

6、索尼给它配了两条3.5插头的耳机线,一个很长,一个常规适中。值得表扬。可惜没个袋子。7506还有个袋子呢。

7、它的索尼Logo是凹进去,并在里面涂的白漆,不是7506那种浮起的金属斜纹拉丝logo。对索粉来说,有点不够吸引力。

30、天使吉米Origin升级线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rigin是天使吉米今年上半年推出的旗舰级单动圈耳机。

相对他们首款千元档经典动圈“氧气”,这次有了更好的厚实度和动态,整体音色也因此丰润不少。

不过,由于标配线材不够强,在与部分前端搭配时,出来的声音可能不会达到你预期的“惊艳”。可能也因此,厂商及时推出了被称之为CABLE X的升级线,附送type-c\3.5\4.4三种插头,可连接相关APP调节音色,售价近600元,功能性和音质均优秀。

通过这条线,你可以真正领略到天使吉米为Origin设计的这枚新动圈单元的解析威力。

这套组合,连同他们新出的旗舰级手机小尾巴LUNA,总共加起来差不多两千八百元。我觉得已经是高档单动圈耳机中的某个顶点了。通透、大气、厚实、自然。

注意事项:

1、三个导音管的音色差异不是很明显。

2、origin面板上的浮雕较容易出现划痕或脏污。

3、新升级线和耳机本体都有用了很好的金属材料,比如“钛”,视觉呈现非常高级。

4、耳机腔体稍重。

31、索尼MDR-MV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索尼针对360RA音频特别制作的MV1监听头戴耳机。

比起松尾伴大监制的M1,MV1用料会更好,就比如这密集打孔的铝合金耳罩外壳。记得松尾伴大在MV1推出不久后,还发过一条推特,表达对同事们下血本做这种设计的不可思议。

MV1推出已有数月,由于声音风格柔顺、饱满,比较有“音乐性”,故成了监听耳机中较少有的能让发烧友也争相购买的型号之一。且价格没有像某品牌那样大跳水,至今都位于2000到2300元之间。很不错。

私下里,也有不少人对MV1赞赏有加。但在我看来,它是有些饱满“微糊”的(还有某大佬觉得它高音刺激),这影响了我对它的喜爱。不过,随着达音科琴PRO古河单晶铜升级线的上市,MV1的解析力获得了真正的提升。

像上面两张图就是安装这条线后的它。此时真正符合了我的喜好。这条线价格不算便宜,但也并不离谱,599元。如果你也挑剔MV1的声音,那可以考虑这条线。它能让MV1的低频更纯净,同时也会提升它人声的清亮感。我个人推荐。

但不推荐用它搭配M1。因为M1的声音够干净了,算是偏“解析流”的,对烧友来说,它需要加强的是厚度感、饱满度。

注意事项:

我用了很多播放设备推它,感觉潜力不大。不太有必要为之花巨资搭建前端。日常就把它当做易用好用的头戴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V1(2200元)、M1(1600元)和7506(700元)的对比:

MV1对流行乐的表现相对最好,温暖厚实的声底下,又不缺优良的高频分离度,只可惜声场的横向宽度不够,导致更多细节难以像更大尺寸的头戴耳机那样能完全伸展开来。

若用八个字形容它的声音:线条丰腴,温暖雄浑。

遗憾的地方:中下盘解析。

M1的味道相对最高级,不同于很多国产耳机通过提升“密度和厚度”提升真实感,它是通过提升“透明度”的方式,展现不同频率的声音在空气中的震动之美和余韵之丰。它会让我想起森海IE900。

若用八个字形容它的声音:线条精致,清冷高雅。

遗憾的地方:低频的动态。

7506相对最纯粹,它直白的展示三个频段的基频质感,毫无拖沓之感。缺憾是比较“脆”,让人难以感受更丰富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却是组成真实的重要部分。

若用八个字形容它的声音:线条精瘦,酣畅痛快。

遗憾的地方:柔和感。

补充:这三款耳机,只有7506对戴眼镜的人不友好,不论换什么耳罩,它都会压迫眼镜腿,继而压迫耳朵后面的皮肤,引发疼痛。你可能需要通过外力把它的两侧往外定下型。

32、水月雨DUS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下半年推出,由水月雨和新加坡知名测量媒体Crinacle联合调音。外壳是数百层碳纤维高压高温环境下特制的,有高强度和超轻量的优越特性。

它是水月雨迄今所制造的混合单元耳机中,调音最科学的那个。

配置由前作的2圈4铁改为2圈2板2铁。引入的两个“微型平板单元”旨在优化高频解析。原因是微型平板单元可以规避动铁单元由于顶杆驱动引发的频宽窄和奇次谐波失真高的问题,进而可提供比动铁单元更多的细节和更平坦的高音,同时它还比采用静电高音单元的耳机易推。

DUSK售价比Blessing 3贵大约500元,来到了2499。多附送的一条内置DSP可调音的Type-C插头的耳机线,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它的发烧属性,同时也对追求更高标准监听或录音的声音工作者,大有好处。而这些也让它贵出的500元变得更物有所值。

灵敏度适中,潜力较大,稍微吃些推力。

音色自然、柔顺、中性、不干瘪也不干涩,不论响度多大,都有着耐听的声音。

事实上,他们上一款多单元耳机Blessing 3就已经非常好了,但严格来说,它还是略薄,略偏亮,以水月雨对“科学HIFI”的高标准,也确实仍有提高空间。

所以,新的DUSK就这么问世了。比起前作,它的力度和厚度都有些许增强,声音亮的也更自然,即便是对高频非常敏感的人可能也很难察觉一丝刻意。

对追求自然、无染、淡雅声音风格的人来说,它很值得拥有。对录音师来说,它也是很好的监听器。

注意事项:

1、DUSK的真实与自然感令人着迷,但有时,也可能会被视为“太平淡”。

2、相对传统耳机品牌对音响性和音乐性最佳结合点的不断探索,水月雨一直坚定地走着另一条路,即全系列严谨的对声音的真实还原,历次新品的更迭,好像是更偏向于对声音理解的提升,玩儿的像是一种调音的“境界”。

而像发烧友常谈的解析、饱满、凝聚、动态这些,反而不太是他们特别在乎的。所以,初听DUSK,你有可能难以感受其音质的震慑力。

3、想真切感受DUSK的魅力,我挺建议在中小音量下听,此时的它更容易显现出比传统单一单元耳机更好的层次美。

它真正强的也是这个,即诠释音乐创作人在编曲和配器上的想法。

33、壹零声学IO AUDIO SOGN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水月雨DUSK推出不多久,一家新孵化的国内HIFI品牌IO AUDIO推出了自己的首款新品,即同样售价2499元的多单元混合耳机(2圈6铁)SOGNO。SOGNO是意大利语“梦”的意思。

它的包装、配件以及耳机本体的设计都很有格调,艺术感浓郁。视觉上呈现出一种“行业老兵”的姿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OGNO和水月雨DUSK有着相似的声音风格,即中性、自然。不同之处是它的动态、密度、润泽感相对更好,细节形态更饱满多汁,听感相对更亲切,更“实芯”,不枯燥。

另外在结像方面,两者也有差异。SOGNO展现音乐中的主体(人声或乐器)时,尺寸会更大些,位置感会稍近,而水月雨DUSK则相对靠后、偏远。

音色的中性和对原声的还原程度,DUSK似乎更好,而SOGNO是强化了HIFI素质以及音色的美感。

总体上,我觉得它是个非常强的竞争者。对了,灵敏度也比DUSK高,易推性非常理想。和索尼Z706搭配,视觉上和听觉上都很棒。

注意事项:

1、耳套给了很多种,但真正均衡的好像就一种。

2、没有像DUSK那样做内置DSP的可调音耳机线。

34、FIIO FH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飞傲2024下半年发布的高端耳机,定位于圈铁旗舰,售价近4000,比初代FH9贵了大约1000。这次飞傲和东京音响株式会社、美国娄氏公司联合开发,实现了比以往更好的音质。(就像是中美日三国联手调音)

外壳材料是纯钛和7系航空铝合金混合,半开放式面板,外形有跑车的影子,做工上乘,看不到任何掉价的毛刺。

FH19体积较大,但因混入铝合金,实际却挺轻。佩戴体验也很不错,够稳,够贴合。

采用经典的圈铁混合结构,包含2颗推挽式双动圈单元,4颗娄氏定制中频增强动铁,2颗娄氏高频复合动铁。共计8单元。还用到了多项声学优化技术。有兴趣的可以去看描述。

标配了恐怖的22对不同种类的耳套;线材可换,用的是可适配很多国际品牌耳机的MMCX接线端子;配备了可换3.5和4.4两种插头的8股224芯纯银耳机线,这线貌似是千元级,但目前没见零售,推测是下市了。

FH19在我手里已经很久,一直没抽出空给它评测,主要是它配件很多,三个调音导管加上多种耳套,是需要折腾一段时间。这里只先简单的基于“黑色参考导管”聊下,仅供参考。

常有一种“在宽敞的房间里听歌的感觉”,高密度和高分离度的结合升华了美感,也让它在素质上超越了很多一两千元的耳机。

中性音色、明确的细节定位、充沛而自然的低音、基于优秀分离度的立体感和大声场、通透、高密度,明显的空气感。人声不过厚,也不偏薄,距离稍远。

从频响曲线来看,它比FH9(我没听过)有更好的通透性,人声厚度据悉也比FH9有提升。

注意事项:

等抽出时间,我再试下其他导管或耳套。

35、SIVGA P2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SIVGA上半年发布的新品,是一款实木制开放式平板耳机。前作是P2,

我在展会上,见他们拿它搭配一款巨大的台式设备,听了下,眼泪都快掉出来。

关于多年前推出的前作P2,当时我也有听和评测,觉得它乐感不错,频响曲线也好,但素质层面欠缺“振奋人心”的东西,预感不太好卖。

时隔多年,厂商工程师积累了更多技术和经验,我能看到这次他们下了巨大的功夫,使用了业内首创的蓝宝石振动线路,具体是采用半导体28nm制程的深紫外光刻机制备的蓝宝石振动线路,并将其与金属完美镶嵌结合,以此赋予平板耳机卓越的声学性能。

据悉,光是在蓝宝石导电性这一项核心技术的解决过程中,就试验了超过3000次,取得了海量的实验数据。另外,他们先后采用等离子辉光放电技术、离子轰击技术、超低温沉积技术及PLASM清洗技术来对膜片多方位处理,最终实现了理想的工艺要求。实际听感上,该膜片可使声音更加干净,并有着相对以往更好的一致性。

其余特性:P2 PRO采用红橡木耳罩、进口6N级单晶铜线、默认4.4插头的可换式线材(有单端转接头)、小羊皮头梁护垫,并配备一个高档皮包,该皮包外形比以前那个“臀”包看着顺眼很多。

声音:比绝大多数动圈耳机都更柔和且润泽的人声、犀利的极高频、迷人的泛音、宽大的声场、大音量下无噪感、充足的高频量感。

全频线条松弛,中下盘慢速且透明,有明显讨好耳朵的女声,很醉人。耐听。

中高档小尾巴(如ONIX ALPHA)可以把它推到七、八成水平,但从理想的角度来说,它的潜力之大,值得你用更昂贵的台式设备去推。

注意事项:

它比同价位区间的索尼MDR-MV1透明度高,女声更毒,声场更大,潜力比之大。

其低频威力在手机+小尾巴的前端组合下,可能不易展现澎湃气势,这一点和HD800S有点像。

由于是个潜力型耳机,故与飞傲DM13便携CD机搭配,其素质上的魅力也不易充分展现。只能说耐听,且推得不错。

头戴舒适度很好,我戴眼镜,一小时下来也没问题,即便是略重一点。

36、山灵HW6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IFI大厂山灵的首款头戴耳机,定位似乎是旗舰。售价逼近6000元。结构类型是开放式平板耳机。内置110×86mm特大尺寸平面振膜,均匀分布的16根钕铁硼永磁体实现了1.8T磁通量密度。

标配一条4.4插头的可拆卸式4股56芯单晶铜线(双边3.5mm三芯插头引线)。

机身设计方面,HW600用了很多好料:不锈钢头梁、小羊皮耳垫、航空级铝合金耳罩和基于竹编灵感的密集声学开孔。

配色方面,除伸缩轴和固定铆钉是金色,其余基本都是纯黑。气质高雅。

山灵一向注重产品的造型美,罕有“另类”设计,但此次的新品HW600却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尤其是它那近似长方形的个性竹编耳罩。记忆中,有近似观感的头戴耳机,还是14年前索尼发布的街头时尚系列最高型号PQ1。

声音方面,灵敏度和阻抗都是奔着直推去的。两三百的手机小尾巴、笔记本电脑和IPAD都可以直推出很好的,近似退烧级的声音。当然了,想感受深层次潜力,弄套台式系统还是更好。

它的音质和我手里的水月雨两个型号(PARA、VENUS)对比,明显超越,尤其是空间感和分辨率令人振奋,而且小音量和大音量下的音色一致性也非常好,能始终展现山灵特色的“润泽”和“隐隐的甜美”。相对而言,其他品牌的头戴耳机就不会特别在这个地方下功夫,它们更擅长诠释“中性”,以清冷或温暖的形式。

这是个三频均衡、声场很大、很润泽、厚度感刚刚好的平板耳机,有着初听就让人感动的美妙音色。只是,我不确定久听会不会察觉到瑕疵。以我短暂的几天感受,我觉得如果你想充分感受解析的魅力,并想体验平板耳机的“毒性”,那它确实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注意事项:

1、耳罩观感较另类。

2、耳机480g,较重,但实际佩戴舒适度却很好,这跟它合理的框架结构和力学设计有关。

以上。感谢阅读和关注。祝好。

最后送各位一句话:“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