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在线网(文/刘志强 图/童世钰)最近,贵德县大学生写作的越来越多,在《青海读书》微信平台,几乎隔一两天就会发布一篇写贵德的文章。
我对贵德文化圈一直很看好。这几年,我和贵德县文联原主席胡跃岗先生多次交流过,大概意思就是贵德不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更是一片孕育文学梦想的沃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人和写作者。
现在,我可以这么说:在青海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上,贵德县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断涌现的文学人才,成为了青海省内文化氛围最为浓厚、创作队伍最为强大的县城之一。
回顾贵德县的文学历史,张荫西、张鼎西、王文泸等文学大家的名字熠熠生辉,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贵德乃至青海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前辈们的文学造诣和创作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后来者的文学之路。
在这里,我对张荫西和张鼎西先生的作品不敢评论。说实话,这两位先生的作品我很少读。而王文泸先生的作品我多次读过,而且有些作品反复去读。在青海作家中,王文泸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创作视角,在文坛上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无论是短篇小说还是散文随笔,都充满了对青藏高原的深情厚谊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在这里,我可以举个例子来说。王文泸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枪手》和散文随笔集《站在高原能看多远》等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青藏高原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精准描绘,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美好。他的文字,如同高原上的清风,清新而深邃,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
近年来,贵德县的作家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中青年作家。朱立新、胡跃岗、贾国龙、赵正全、王卫华等作家,以其独特的文学视角和精湛的笔触,在文坛上崭露头角,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贵德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更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与此同时,贵德县的青年作家群体也在迅速崛起。童世钰、缪鎔、乜霞、牛文华、张诚、段成芮等青年才俊,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了一批批充满青春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学作品。他们的作品在《青海读书》等平台上频繁发表,不仅丰富了青海的文学宝库,更为贵德县的文学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加入了贵德县的创作队伍。赵海燕、张静、杨珂、袁龙、代晓倩、方圆玲、邢雪梅、邢成昊、韩海燕、孔兆莲、闫晓菊、喻晓芬、喻晓花等大学生写作者,在前辈们的带领下,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他们的作品在《贵德》文学、《今日贵德》《青海读书》等平台上不断发表,并且屡获佳绩,展现了贵德县文学事业的蓬勃生机。
其中,今年刚刚加入写作团队的大学生肖艳、祁海萍、多杰措、许志婷、司金婷等勤奋写作,笔耕不辍,写出了多篇反映家乡的美文。大学生肖艳的作品《浪青海》在发布后24小时内阅读量达到了4.2万人次,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不仅是对肖艳个人文学才华的肯定,更是对贵德县文学创作水平的认可。而大学生祁海萍的《孜孜不倦为师路,春风化雨润新苗》则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目前,青海读书会正在举办“2024青海读书•青海好秋色”散文创作大赛,贵德队已经派出了三支队伍参战,这无疑是对贵德县文学创作实力的一次全面展示和检验。文化、读书将大家聚集在一起,不仅促进了文学创作的交流与碰撞,更成为了贵德人心中最美的回忆。
贵德县之所以能够成为青海省内文化氛围特别浓厚、创作队伍最强大的县城之一,离不开这片土地对文化的滋养和孕育。我想主要还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贵德县各级领导重视文化、尊重文学,县文联等有关部门不定期组织文化采风活动,积极带动作家们不断创作新的作品。比如,像今年梨花节期间,县委宣传部和县文联组织大家推出有关梨花的“贵德美文”,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第二是县文联特别重视作者的创作成果,积极发表,鼓励更多的文学爱好者进行创作。此外,我想还有一点是家族文化特别好,家长鼓励孩子写作,老师鼓励学生写作,在这里还要提一下,贵德中学的李林老师就是其中一个,他曾多次鼓励自己的学生多写作,向媒体投稿,肖艳、祁海萍等就是李林老师发现并鼓励坚持写作的大学生。
在人生道路上,读书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通过读书来汲取知识、拓宽视野、提升自我,同时也通过写作来表达情感、记录生活、传承文化。正是这种对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让贵德县的文学创作事业得以蓬勃发展,不断绽放出新的光彩。
我们应该为贵德这支坚强的文化队伍点个赞。
2024年10月28日
刘志强,媒体人,青年作家,青海读书会创始人,供职于青海在线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