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康市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招商引资
【九兆点评:当前,招商工作要立足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体制优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大力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争取积极成效。锻造产业“全链条” 构筑集群“新高地”,园区多平台多方式承接产业转移,高标准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集群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卫星效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公共平台建设、知识创造与扩散、创新激励与带动、品牌扩展与声誉建立维护等方面的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一批行业相关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跟进转移。精准承接做大做强“本土特色”。立足本地优势产业精准承接产业转移,把承接转移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突出高端引领、集群带动,不断发展壮大本地区特色产业。结合招商引资具体工作,我们谈谈如何解决好“谁去招、招什么、怎么招”的问题。一、围绕资源和产业链招商,解决招什么商的问题。商场如战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此,要搞清楚客商需要什么、最关心什么、最希望什么,而我们有什么、能给什么。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的优势、特色,要把地方的自然状况、资源特色、市场成熟度等一一找出来,编制出自己的产业规划、发展导向。对符合地方产业规划或鼓励类项目给予特殊政策,从而加大这类项目的包装、研发和引进力度。同时,更要注重产业链招商。一个带动力强、辐射面大的项目,能够带动整个产业及各类资源要素的高度集聚,会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和后劲。所以各级政府要搭台、企业唱戏,把资金雄厚、市场成熟、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企业引进来,与现有域内大企业协作配套的前后延伸,真正形成招商引资的“葡萄串效应”。二、瞄准重点区域招商,解决到哪里招的问题。每个区域的企业类型不尽相同,资金链长短不一,市场前景远近不同。为此,要选准与地方关联度高的经济发达区域,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要准确把握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腾笼换鸟”的战略,紧紧抓住京沪资本外溢、产业转移的契机,瞄准产业空白发力,积极走出去,实行驻点招商找商机,这是招商引资的有效途径。三、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建设,解决由谁来招的问题。招商人员要强化学习和实践锻炼,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实现知识不断更新、技能不断提高、本领不断增强。一是招商人员要把驻外招商看成自己工作中的一次挑战,看成自己人生中的一次磨练,切实增强拼抢意识、责任意识,以积极的姿态、饱满的热情、必胜的信念向外商展示最佳工作状态;二是要熟悉掌握地方的产业基础、资源状况、区位交通、市场空间、劳动力成本等有关市情资料,确保在招商洽谈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尺度,进行项目推介;三是要善于攻关、会攻关、能攻关,悉心专研谈判技巧,充分了解客商投资兴趣点和着力点,要知商情、知商机、知商思,以此提高招商的成功率。四、改善投资环境,解决引进来、留得住的问题。传统的招商方法,如减免税收、降低地价等已广泛被采用。为吸引外商投资,各地争先恐后地推出优惠政策,尽管如此,却往往收效甚微。据了解,有实力的大企业并不特别看重的土地减免和税收,他们更关心的是投资综合环境。政府的优惠政策是有限的,而优质服务却是无限的;政府的高效率给企业带来的就是高效益。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服务就是一种责任,“服务好一家企业,就是一本最好的投资指南,胜过千百条招商广告”。在硬件环境建设上,就是要把“巢”搭建好,完善各类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规划、明确定位,努力打造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园区,这样才能引来“凤”,达到“筑巢引凤”的目的。五、正确处理内生和外引的关系,解决招引示范效应问题。实践证明,千方百计挖掘本地民间资本的巨大潜能,鼓励全民创业,加快本地内生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吸引外地企业落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尽管全国各地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招商引资,但资本遵循的是哪里有钱赚就往哪儿去的内在规律,如果连本地企业都发展不起来,就更谈不上吸引外地企业来投资了。因此,在走出去招商引资的同时,更要注重本地成长性好的企业,要挖掘自身潜力,给予适当扶持政策,做强做大企业;对具有扩张欲望的企业,要进行包装,积极向外推介,从而取得以商引商这种“一花引来百花开”的独特效应。】
招商引资是撬动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安康经济增速多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宏观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在西安举行的第六届丝博会,我市提早谋划、精心筹备,举办了鎏金铜蚕与开放发展大会、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产业洽谈会、商会合作交流恳谈会、外资合作项目路演等9场重点活动,总体成效明显、值得肯定;但专业化不强、精准度不高和大项目少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结合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按照问题导向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前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招商基础不够扎实。细分产业链研究不够深入,项目推进落实基础性数据不够详实,产业招商项目储备严重不足,导致产业链精准招商目标不够明晰、需求把握不准、专业性不强,亟需尽快完善市级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度及相关基础工作,集中解决有什么、招什么、怎么招、从哪招的问题。
二是大项目好项目仍然偏少。招商引进的大项目少,缺乏龙头企业和支撑性项目落地,高科技引领型项目更少,是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多年未能很好破解的问题。“十三五”期间全市1974个落地项目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仅70个,占比只有3.54%。据省商务厅专题简报显示,本届丝博会安康签约合同项目478个,总投资880.51亿元,项目平均投资1.84亿元。汉中签约合同项目130个,总投资995.43亿元,项目平均投资7.66亿元。商洛签约合同项目202个,总投资1157.21亿元,项目平均投资5.72亿元。
三是项目承接条件仍有一定差距。项目落地制约因素较多,土地价格高且基础条件差,很多未达到“三通一平”要求,“七通一平”则更难。一些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进度滞后,不能满足企业进驻需求,缺乏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一些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不明晰,辐射带动弱,亩均效益较差,整体发展不均衡。
四是招商引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受机构改革影响,各县区招商服务中心均改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干部待遇和交流提拔受到限制,导致基层招商队伍不稳定,精干力量不断流失。同时,由于人员频繁变动和知识更新不及时,一些招商新人经验欠缺,对业务知识缺乏了解,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招商引资工作深入开展。
二、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建议
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专业性、精准度和成功率,我们建议从“招什么、去哪招、谁去招、落在哪”四个方面深入下功夫、寻求新突破,进而以点带面、抓纲带目,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新作为。
第一,招什么——链式招商,双招双引。产业链招商是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最直接、最有力、最高效的抓手。我市已明确的11条重点产业链是各级各部门首要的招商重点。一方面,要以11条重点产业链“一图五单”为基础,围绕现有企业,按照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的模式,差什么引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开展定向招商、填空式招商和点对点招商。同时,下大力气招引新的链主企业,探索大规模、成建制、全链条引进产业集群模式,争取形成引来一个、带来一群的“葡萄串效应”,填补现有产业体系空白。另一方面,要聚力发展归雁经济,实施返乡人才“万人计划”,采取柔性引进、专项资助和事业留人等方式,切实加强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融合,力争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批人才、打造一个团队、搞活一个产业,从单纯招商、单项引才向“人、资金、项目”打包引进的“双招双引”模式转变。
第二,去哪招——挂图作战,重点突破。要聚焦我市11条重点产业链,分析关键领域短板与劣势,解构各产业链上游(原料与零部件)、中游(制造核心设备和产品)、下游(加工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成品和从事生产、服务的行业)关联图谱,分产业绘制招商地图,提出需引入的配套或互补性产业环节,锁定潜在目标企业或重点招商项目,按图索骥,挂图作战,力促招商引资工作从“地毯式招商”向“地图式招商”转变。要在产业招商上求突破,突出绿色工业、特色农业和毛绒玩具、电子线束等安康新兴产业,深入实施产业链定向招商、清单式目标招商、小分队靶向招商,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式发展。要在招大引强上求突破,瞄准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重点地区,紧密对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100强等大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招引一批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大项目好项目,努力实现“引进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聚集一群”。
第三,谁去招——链长主导,市县联动。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只是招商部门的事。要从以前的招商部门主导、其他部门协同向产业链链长主导、各专班成员协同转变。各链长要把产业链招商作为“一号工程”,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产业链发展特点和趋势,对照产业招商地图,主动“走出去”招引项目,扎实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要坚持上下联动抓招商,一方面,强化横向联动,各产业链牵头部门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专班成员要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凝聚起产业链招商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要强化纵向联动,各县市区要根据市上11条重点产业链,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明确各自首位产业和主攻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布体系,实现市县产业招商纵向联动和协同发展,做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要发挥好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招商引资联席会议,研究趋势、了解进展、解决问题、部署任务,确保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涉及的相关问题能及时协调解决。
第四,落在哪——市级统筹,园区承载。要加强市级统筹,指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布局,抓好在谈重大项目的调度、推进、签约等工作,统筹重大招商项目布局,一体化推进中心城区招商工作,制定并督促落实全市招商引资政策,协调解决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市级层面统筹调配各类资源,破解供需错配问题。要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承载产业、引领发展的重中之重,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设施配套、促进产业聚集,推动工业园区上水平、提质效。一方面,以标准化厂房建设为突破口,强化工业园区聚集产业和企业的承载力、吸附力,进一步完善各类生产性、生活性配套设施,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将各级各类项目资金、政策和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向园区倾斜和配套,全力保障园区发展所必需的土地、劳动力、技术、资金和数据等资源要素需求。同时,加快组建发展基金,推动“市带县”国有融资平台整合升级,提升市县两级园区平台公司信用评级和融资能力。
本文摘录自《招商引资研究报告》2023年12月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