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东北水域首次发现恐龙化石,地点位于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的赤洲,专家初步鑑定化石属白垩纪时期。发展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0月23日签署协议合作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察研究: 香港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于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的赤洲集化石样本。

在发展局局长甯汉豪见证下,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与古脊椎所副所长刘俊签署《关于深化地层古生物及史前时期遗址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框架协议》,以开展古生物、古人类及旧石器遗址的科学研究、样本整理和鑑定、培训、交流等多方面合作。双方在协议下首个合作项目是研究在赤洲发现的恐龙化石。

甯汉豪表示,是次发现为香港古生态研究提供新证据,意义重大。

发展局古物古蹟办事处3月接获渔农自然护理署通知,赤洲的沉积岩可能含有疑似脊椎动物化石后,发展局随即邀请古脊椎所的专家来港进行野外考察、化石样本研究,以及建议管理方案和商议后续工作。

其间,古脊椎所专家、发展局、古蹟办和渔护署人员到赤洲实地考察,採集含有疑似脊椎动物化石的样本。专家进行骨组织切片初步鑑定后,确定样本为大型年长恐龙骨骼化石。

其后,专家清修含有恐龙骨骼化石的样本,初步认为化石属白垩纪时期,即距今约1亿4,500万年前至6,600万年前,将进一步研究以确认恐龙种类。

古蹟办和渔护署会联同古脊椎所共同推展恐龙化石的研究,包括发掘现时在赤洲的化石,继续清修化石样本,与本地和其他地方的大学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建构香港的恐龙故事。

古蹟办10月24日下午在文物探知馆举行讲座,由古脊椎所的专家讲解中国的恐龙和恐龙研究,参与人士可于讲座后率先观赏香港的恐龙化石。该恐龙化石10月25日起于文物探知馆向公众展出。

此外,古蹟办正于文物探知馆盖建临时工作室和展示空间,预计2024年年底开放予市民现场观看专家清修化石和观赏已清修的化石。政府也会策划展出化石的长远安排,以提升公众对古生物的兴趣和知识。

为便利后续在赤洲进行的考察、发掘和研究,渔护署署长根据《郊野公园及特别地区规例》10月23日起封闭船湾(扩建部分)郊野公园内的整个赤洲岛,直至另行通知,并已联合水警安排巡逻。赤洲封闭期间,除已获许可的专家和相关人员外,任何人不得登岸或进入赤洲,违者可被检控,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2,000元和监禁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