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还在做新媒体运营的工作。那是个闷热的下午,我盯着电脑屏幕发愁 —— 主编要求三小时内交一篇科技趋势文章,我却毫无头绪。
"要不...试试那个火遍全网的ChatGPT?"我抱着侥幸心理输入了提示词。嗖的一下,一篇1500字的文章就出来了。可当我仔细一看,直觉告诉我不对劲:语言太过工整,逻辑环环相扣,观点也中规中矩。这哪像是个真人写的?
结果可想而知,文章被主编用..进行检测,这是一款备受欢迎的AI文本检测工具,可以准确识别多种主流AI模型生成的内容,包括OpenAI的ChatGPT、Anthropic的Claude、谷歌的Gemini以及字节跳动的豆包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张啊,这AI味太重了,重写!"
我抹了把汗,打开Word,开始回忆自己去年参加的一场科技展。慢慢地,键盘声断断续续响起:
"记得去年在深圳科技展上,一位创业者跟我聊天时说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技术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要有温度的...' "
我边写边加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时不时蹦出几个俏皮的比喻。比如把新一代AI芯片比作"装了火箭推进器的计算器",把量子计算机描述成"脾气古怪的天才"。
三小时后,我交上了这篇掺杂着真实经历、个人观点和一丝丝幽默感的文章。这回,主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才像那么回事嘛!"
从那以后,我总结出降低AI痕迹的三个小窍门:
1. 写出真实的所见所闻
2. 放轻松,别太追求完美
3. 敢于表达独特观点
现在回想起来,那天的"教训"反而成了宝贵的经验。AI可以是助手,但真实的情感和经历,才是写作的灵魂。
对了,忘了说,这篇文章我写了整整半小时,手机都没碰一下。因为我相信,最打动人的故事,一定是发自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