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惠云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葵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第四届南粤技术能手,新会区第六批拔尖人才与专家,新会区第十六届政协委员,新会区葵匠文化传播中心创始人,曾先后受邀登上央视《我有传家宝》《我的美丽乡村》栏目等向全国观众介绍新会葵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个人作品有大型葵烙画《清明上河图》《粤韵葵风》《锦绣南粤》等,作品获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以及中国花卉博览会金奖。其中,《粤韵葵风》荣获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是继1915年《竹箨画扇》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的百年之后,新会葵艺再一次在世界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余惠云是土生土长的90后新会人,在自家种植的5亩葵林下,儿时的她除了帮大人收葵叶,其他时间大多在葵林里玩耍,硕大的葵叶是她最好的玩具,这也是余惠云与葵最初的邂逅。
2006年,新会葵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在区政府有关领导支持下,新会技工学校开办了首个葵艺专业班。“葵艺是新会的一张名片,我觉得作为新会人,就应该了解葵艺的历史文化,更应该掌握制作葵艺的基本技能。”余惠云说。为了更好地传播新会葵艺,余惠云成为新会高级技工学校葵艺专业的首批学生。学生时期,她除了勤奋练习绘画、书法的基本功,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葵工艺技法,夜深人静的校园里,头顶的灯光和手中的烙笔,见证着她的坚持。
“葵艺品制作过程繁琐细致,从采葵到制成工艺品,要历经剪、晒、焙、削、漂染、合、编织、勾花或嵌花、印花、绣花等近20道工序。”余惠云表示,葵艺是一项非常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往往入门都需要三年时间,精通掌握更难。
“传统技艺需要传承,掌握传统技艺的工匠,不但需要自身功底扎实,还必须具备传道受业的本领。”在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余惠云也不忘学习如何传道授业。通过不断参加大赛积累经验和一年的实习,余惠云于2013年毕业,随后她选择留校任教,成为新会高级技工学校工艺美术与葵艺教师,走上了葵艺技能传道授业之路。除了在新会高级技工学校授课外,余惠云还多次举办公益课程,走进镇(街),推进葵艺教学下乡贫困帮扶活动,向来自农村的学生传授葵艺,开展短期葵艺培训。
随着时代变迁,工业品逐渐取代葵制品,葵制品需求和销售量日渐式微,葵艺也需要创新与发展。2018年7月,余惠云创办葵匠文化传播中心,正式入驻新会葵博园,潜心开发新产品,结合本地陈皮产业发展,与新会人才办、邑葵陈皮、金康宝陈皮食品有限公司等联合开发葵艺陈皮包装、以陈皮为主题设计的葵扇伴手礼等实现了借力发展到深度融合的转化。目前开发产品种类多达150多种,其中葵扇类53项,创新葵工艺品88项,跨界融合共同研发产品9项,并研制出智能烙画机、绣花机、编织机等,大大提升产能。
余惠云多次以农村妇女、残疾人为对象,开展葵艺培训课程,已成功帮助上百名妇女、残疾人实现自主创收,并加强与乡镇企业合作,承接企业工会葵乡文化活动,抓住文旅发展,与新会石涧故事等多个民宿合作,设计、制作葵艺、陈皮等主题民宿,与启明里等多个旅游打卡点打造葵扇巷、葵艺文化长廊等,促进本地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新会葵艺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葵艺的发展历史、产品加工流程、产品特色等研究,尚不够完整、系统及深入,且文献、照片、视频收集尚有欠缺。新会葵艺是一门“口传心授”的文化技艺,传承方式单一。为避免流失,余惠云组织老一辈拥有40年葵艺经验师傅、专家学者等参与国家非遗葵艺的保护与文化修复工作。“我的梦想就是希望葵艺能传承下去,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会不断努力奋斗。”余惠云说。如今,传统文化的希望仍在发芽,正是余惠云和其他葵艺人一直默默坚守着这份传统技艺,使传统技艺重新焕发光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