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1期三川汇文化科技

一部文化产业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历史。文化与科技堪称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断创造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在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下,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集成多种前沿技术,成为兼具创新、创意的先进生产力,使当代文化产业成为科技应用最广泛、匹配度最好的产业之一。

作者| 祁述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访问教授) 邓雨龙(中央戏剧学院数字戏剧系博士研究生)

编审| 时光

编辑| 半岛

来源| 羊城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化与科技融合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

一部文化产业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历史。 在当代社会,激光照排、智能校对等科技创新成果让出版产业告别铅与火、迈向光和电,以更高效率传播知识、传承文明;高清摄影、数字特效等新技术与影视工作者的创意相融合,使电影业不断推出风靡全球的新题材、新作品,使电影这个传统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着文化产业各个细分行业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文化与科技堪称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断创造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

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催化剂。 文化通过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偏好等决定人们的行为,为科技创新创造条件。深圳之所以能从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涌现出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等一大批代表科技前沿的企业,关键在于深圳确立了开拓、包容、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此外,随着当代物质生活的丰裕,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科技进步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以网络游戏为例,因为有巨大的市场消费需求,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云计算、5G、AR/VR、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当代数字前沿技术的试验场,成为推动前沿科技研发的重要驱动力。

科技进步则极大丰富了文化的呈现方式与体验模式 ,使文化生产、消费、传播等各个环节焕然一新,不断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网络视听、在线娱乐、自媒体平台、沉浸式文化场景等不断涌现,现代科技已经渗透进文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的持续进步,为文化产业注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能,不断孕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

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在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下,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集成多种前沿技术,成为兼具创新、创意的先进生产力,使当代文化产业成为科技应用最广泛、匹配度最好的产业之一。

文化与科技融合催生了数据、大模型等新型生产要素,推动文化产业增质提效。 以数据为例,文化产业领域的数据从文化资源中采集而来,也在文化生产、消费中诞生,是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关键要素。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收藏的文化资源可以变成数据,舞台上演员的表演、网络平台中的视听内容可以变成数据,消费者的各种消费行为均可以变为数据。经过数据采集、标注等加工,能够实现要素报酬递增、低成本复用、催生新产业和新模式等重要功能。比如,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联合推出的“数字藏经洞”超时空博物馆,就是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开发利用数据而产生的创意成果。大模型则带来了人机共创的产业新生态,极大提高了文化生产效率。在第20届深圳文博会上,广东参展的8个代表性大模型让业界看到了文化生产变革的新图景。例如,有的大模型可以利用文生图、文生3D等功能帮助创作者快速生成创意素材,缩短视听内容制作周期;有的大模型可以帮助景区、博物馆等打造具有导航、翻译等交互功能的虚拟数字人,节约人力成本。

文化和科技融合带来了新材料、新工艺,丰富了文化生产方式,推动传统文化业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文化产业通常被认为是低碳产业、绿色产业,实际上,一些传统文化产业业态也存在污染高、浪费高、碳排放高的特点,不符合新发展理念。例如,一些造纸业、烟花爆竹业等文化制造业的生产工艺较为粗放,对区域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又如,一些大型晚会、实景演出、灯光秀等,片面追求宏大视角和奢华的感官刺激,对电力等能源消耗巨大。如果不朝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难免被时代淘汰。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工厂。通过深化文化与科技融合,能使传统文化产业业态焕发新生。以烟花爆竹业为例,广东是烟花爆竹规模化产业地区之一,也有举办烟花汇演的传统习俗。如能将新材料、新工艺运用到烟花爆竹的研发生产中,制造出具有低污染、低噪声、低能耗等特点的新型环保烟花或数字烟花,举办数实融合的烟花汇演,必能兼顾保护环境、传承民间习俗、丰富文娱活动的多重目标。

文化与科技融合重构生产与消费关系,实现价值共创。 传统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泾渭分明,消费者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而在数字时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呈现出动态性、模糊性等特点,在科技赋能下消费者以各种方式参与文化生产的过程。例如,近年来兴起的互动影游、互动阅读等,允许消费者自主决定情节走向。又如,通过众筹、定制、粉丝订阅等新消费模式,生产者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消费者的创意,满足其个性化、品质化、定制化的消费需求。随着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利用开发商提供的AIGC、智能体中心等智能创作工具,将自己的想法创意落地,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供更多可能性。

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了跨界融合。 以科技作为媒介,文化产业正在与多种业态联动发展,在“破圈”中创造新质生产力。例如,广州市拿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使用AirSonic声能纤维材料及一体成型技术生产出碳纤维系列吉他,该吉他搭载了SHARC音频芯片、HILAVA操作系统等智能模块,实现了多产业跨界融合,深受消费者喜爱,畅销国内外。此外,游戏引擎、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等文化领域的前沿科技也可以赋能其他行业,催生出新的产业形式或服务模式。又如,美国通用游戏引擎Unity,除了服务于游戏领域的3D互动内容创作以外,也因其兼容度和易用性被适配到智慧城市建设、汽车智能座舱开发、超逼真虚拟手术培训等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中。

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需筑牢人才根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应积极适应科技进步带来的新变化,壮大优秀文化人才队伍,为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筑牢人才根基。

一是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遇,培育一批具有人机共创能力的新型文化人才。 科技进步,特别是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文化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善用各种智能工具,实现人机共创,已经成为文化工作者的必备能力之一。未来的文化生产不再是人类自己孤军奋战,还需要和智能体、虚拟数字人等紧密合作。这就需要通过优化高校学科配置、开发产学研协作项目等方式,为文化工作者培养新的劳动技能,包括数据采集和开发的能力、智能工具使用能力、与数字人交互协作的能力等。也要看到,人工智能的大范围应用,将会对传统文化产业产生一定的冲击,一些职业和岗位将被AI取代。因此有必要适度超前引导这些濒临淘汰的职业向“提示词工程师”“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新职业转变,未雨绸缪,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二是打通生产与消费的边界、娱乐和工作的边界,提高价值共创能力。 人民群众拥有无限的创造力,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文化生产过程中。比如,科普博主、非遗传承人、软件工程师等,各行各业的普通人,都能成为优秀文化人才队伍的一分子。应积极顺应价值共创的新趋势,因势利导,满足当代消费者自我呈现、自我表达的需求,将消费者的创造力转化为生产力。比如,开发智能创作工具、数字文化软件等工具,降低文化创作的门槛;开发通用游戏引擎平台、虚拟现实平台等平台,鼓励消费者创造和上传创意内容,为社会公众想象力自由驰骋、创造力充分发挥创造条件。又如,探索在影视、游戏、演出、综艺等文娱领域内,推出更多“AIGC+UGC”的新业态、新产品,根据消费者自主意愿生成个性化内容。赋予消费者更多选择权、参与权、创造权,催生出更多跨学科、复合型的文化科技融合内容。

三是积极拓宽国际视野,为汇集全球文化人才交流与协作搭建平台。 互联网平台、元宇宙、第三代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带来了全新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全球数据、资源和人才。应努力在网络视听、游戏社交、创意众筹、元宇宙等领域建设一批面向全球用户的内容平台和创意人才中介平台,为拥有不同背景的优秀文化人才交流和协作创造舞台。面对远程办公、数字劳务等新趋势,应建设一批数实融合的数字游民社区,满足其边旅行边工作、追求生活方式多样性、灵活安排时间、注重社交网络等需求。通过提供共享办公区域、开展远程协作、举办创意沙龙和文化体验项目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国际文化人才,不断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

独家报告:透视全国170座城市300余个文旅元宇宙政策

重磅 | 两万字报告:从国家级到省级,150个元宇宙政策大盘点

苏州文博会何以“国际风、江南韵、创新潮”

20份研报集萃: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全景洞察

2024全国省市文旅领域设备更新政策大全

南京汇制文化科技融合“路线图”,激发文化消费“上新力”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三川汇文化科技】已运维4000多期(持续十多年,跨越4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8000多篇。【三川汇文化科技】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