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宽敞明亮的会客厅内,一场特殊的会面正在进行。

俄乌开战九个多月了,普京还没有和参战阵亡士兵的家属进行过会面,于情于理,都必须组织一次活动。正好,还有两天就是俄罗斯的母亲节。

因此俄罗斯官方出面,组织了17位阵亡士兵的母亲,来到克里姆林宫和普京会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这种活动中领导问什么,受邀嘉宾答什么,都是事先有剧本的,照着念就是了,流程走完后大家合个影,再发个通稿。

然而这一次,普京没有按套路出牌。

他聊着聊着,突然跳出了事先准备的稿子,随口问其中一位母亲,“您儿子在参加军事行动时,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这位母亲径直说,“我的两个儿子都曾在军中服役,小儿子只有一套制服,没有迷彩服,大儿子也一样,补给很差,物资不足,御寒衣物匮乏,战壕中很多士兵生病,没有足够数量的无人机”。

普京有些惊讶,“这些问题一开始确实存在,可我听说几个月前已经解决了,你的信息是最新的吗?”

这位母亲坚定地说,“是最新的。小儿子多次和我说过,他需要什么我就给他寄。”

见这位母亲说了这么多,其他母亲也说出了自己儿子遇到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分配混乱、装备不足、部分军官的态度恶劣、贪腐横行等等。

不久前的9月,俄军兵败哈尔科夫,世界为之震惊,11月又被迫从赫尔松右岸撤退,面子和里子均遭到重创。

本来出兵乌克兰就遭到了极限制裁,外交上空前孤立,如果在战场上无法取胜,将面临灾难性的结果。

最坏的局面是二次解体。

站到悬崖边上的俄罗斯,除了取胜别无选择,因此就必须恢复俄军的战斗力,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找出问题。

号称世界第二的俄军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很显然,答案就在母亲们的口中。普京听完沉默良久,方才表示“你们的儿子不会白白牺牲,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一定会完成”。

一场重塑俄军战斗力的改革,由此拉开序幕。这场改革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说宏观上的,也就是整顿编制、捋顺结构。

俄军在2008年开始进行的“新面貌”改革,学美军玩起了师改旅、团改营,问题在于,美军要师改旅是因为常年打治安战,没什么大战需求。

而俄军是要进行常规战争的,“新面貌”一刀砍下去,大量的师级部队、团级部队、基层军官、技术人员被裁撤,把俄军改废了。

绍伊古成为国防部长后,一边部分恢复旧的师级编制,一边继续在营级进行合成改革,搞起了营级战术群(BTG),也就是师旅层面减少合成程度,但基层单位还是要合成。

结果就是很别扭。

平时不打大仗还好,真打起来问题就出现了,一个营级战术群只有200-300名步兵,在广阔的战场上,无论攻坚还是防守都不够。

即使无人机满天飞,但乌克兰战场的经验表明,步兵的作用依旧难以替代。

以往营级不存在合成的时候,营级主官只需要懂一个兵种即可,有了合成后,就需要懂几个兵种的知识,意味着你需要培养一批相应的人才。

这不是简单的事。

又比如装备的保养,你一个营级战术群就那么点人,有没有能力同时保养多种装备呢?

BTG还非常需要空军的支援,陆军的营级合成意味着空军是三军的核心,俄罗斯空天军能否胜任?一个BTG里出现这些问题你能解决,但几十上百个BTG呢?

开战第一年,BTG的各种弊端便暴露无遗。毫无疑问,俄罗斯不具备相应的国力基础,俄空天军的实力又不够,根本无法作为军队核心。

与其逞能,不如务实。

务实的第一步是扩军。

2023年1月,绍伊古宣布扩军50万,重建以陆军为核心的体制,将大量的现役旅逐步升格为师,团升格为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几个知名度比较高的案例,第155海军步兵旅升格为第55海军步兵师,第31空降旅升格为第104空降师,原顿军的第11摩步团升格为第114摩步旅。

卢顿两地的民兵部队,原本都是团级编制,2023年后全部升格为旅,有些旅的编制还特别大,顿军第132旅下属有6个团,实际上是师级兵力。

许多名义上没有升格的团级部队,也普遍增加了1到2两个摩托化步兵营,连一些炮兵部队也增加了步兵营,有了更多的步兵,攻坚和防守能力会上一个档次。

除了扩编现役部队,还新组建了一批部队。

比如新建了第18集团和第25集团军,如果以团来计算的话,俄军在2023年后新组建的各种团超过一百个。

务实的第二步,是整合庞杂的武装力量。

俄乌战争开始后,俄罗斯这边的武装力量极其庞杂,不仅有俄罗斯正规军,还有卢顿民兵、“瓦格纳”等军事公司以及大量的志愿部队。

理论上,大家应该统一听从俄罗斯国防部的指挥。

但现实永远比理论复杂,以志愿部队来说,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俄罗斯各个地方政府派出的志愿营,另一种是民间哥萨克组织。

前者的军饷由地方政府负责,后者虽能得到俄罗斯国防部一些帮助,但军饷还是以自筹为主。绍伊古又没有给我发工资,凭什么听他的?

还有更为特殊的瓦格纳,属于普京的私兵,这也是普利戈津叫板绍伊古的底气。

而在绍伊古看来,你们又不是俄军序列的,没道理给你们发军饷,给点补助就不错了,还想要自行车?绍伊古和普利戈津的冲突,很大程度上源于此。

缺乏统一的指挥调度,让双方合作不畅,摩擦不断,造成了许多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军改的一大目标,是将庞杂的各路武装力量逐步纳入俄军序列。

首先是卢顿两州的民兵。

顿涅茨克民兵整编为第51集团军,下辖6个作战旅和若干直属力量。卢甘斯克民兵整编为第3集团军,下辖3个作战旅和若干直属力量,两个集团军均隶属于南部军区。

其次,将地方政府派出的志愿营合并为第3军团,下辖一个摩步师、一个摩步旅和一个炮兵旅。注意,第3军团和前面的第3集团军不是一回事。

至于民间组团参战的哥萨克组织,则被分别吸收到不同的俄军部队中。

我们在《乌军怎么突然变能打了?》一文中说过,乌军重建的关键一环是招募大量强硬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军也是这么干的,比如有名的“沙皇之狼”组织,由寡头罗戈津在2022年11月创立,下辖四个作战营,人员全是强硬派。

军改后,这四个营均被纳入第58集团军,随着大量强硬派的加入,俄军的战斗意志明显提升。

还有“瓦格纳”等军事公司,被要求参战的人员直接与国防部签订合同,削弱私营军事公司的实权,尽管一度引发了兵变,但总的来看,整合依然是有效的。

经过改革,在乌克兰战场上的俄罗斯武装力量有了统一的指挥调度,减少了混乱和冲突。当然,改革仅有宏观层面是不够的,微观层面也很重要。

微观层面的改革,主要包括装备保障能力的重建、新技术的应用、撤换不合格的人员和打击腐败,以及提高人员的作战积极性等四个方面。

2022年7月,俄罗斯的各路企业包括军工企业,开始恢复和扩大生产,重建产业链,并在2023年后马力全开,俄军缺装备、物资不足的窘境,得到了缓解。

当然,有了装备,怎么送到士兵们的手中,也是个问题。

2009年“新面貌”军事改革的重要一环,就是将后勤物资的运送任务,大量外包给了企业。

这样虽然省钱,小规模战争时也看不出太大的问题,但到了乌克兰就露馅了,前线十万火急,要求更多的物资,而企业为了省钱,并不愿意投入太多的运输力量。

原先是多少卡车,开战后还是多少卡车,不会增加太多,于是前线的物资总是处于紧缺状态。

像这样为了省钱而付出惨重代价的情况,不只是在后勤物资运输领域存在。

2009年的“新面貌”改革,还裁撤了大量的装备维修分队,导致俄军的伴随保障能力严重下滑,2022年4月俄军从乌克兰北部撤退时,丢弃了大量的装备。

名义上是这些装备故障了,其实根据事后的调查,大部分所谓的故障不算严重,如果有足够的维修分队,在前线就可以搞定。

当然,也许你会问,既然前线缺乏维修分队,为啥不拉回到后方呢?

锅还是“新面貌”的,你把装备拉回去这个过程,是需要人负责的,当年改革时,把相关的负责人员也一并裁撤了,当时的想法就是,反正有需要就外包,让企业来拉得了。

但真到了乌克兰战场上,匆忙间找不到足够的企业,找到了人家也未必愿意,讨价还价一番,时机已经耽误。

于是出现了无数装备轻微故障却无法维修、运又运不走,只能丢弃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以上现象,2023年军改后,俄军重建了运输分队,尤其是将油料和食品的运输,交由军方重点负责;装备保养上,则在各支部队内重建维修分队。

一般一个旅,会标配一个维修营。

前线实在无法维修,需要送到后方工厂的,由重建后的后送部队负责。保障水平上来后,俄军再没有出现过大量丢弃装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