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们从事国企改革服务,当然非常关注二十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就是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施工图,为接下来五年、十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改革工作提出新要求、指明新方向。
虽然我们要突出重点学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相关内容,但是也要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的改革部署深入学习,毕竟,几乎所有深化改革之举都涉及国资国企,必须全面系统学习,才能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融会贯通、结合实际、全面落实《决定》要求。明律师在学习《决定》之时,也秉承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心得、共同进步。今天我们聊聊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08/3f0b4545j00sml8qw001dd000u000crm.jpg)
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三)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重大科技创新是大规模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能够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于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迅速,科技创新由原来的学习型、追赶型逐渐转变为并跑型、引领型,具有前沿性、引领性、颠覆性和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迫切需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模式,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以适应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需要,进一步促进科技产业的融合,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和经济的源头供给能力,加快成果转化,尽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因此,为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解决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重复、低效等问题,《决定》要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主要举措包括:
一是加强统筹布局,完善科技创新全链条联动机制。健全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选题方式,在事关中国长远发展的前沿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探索建立重大科技任务分类管理组织模式,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业主制”等方式,建立科技创新重点领域一体规划和部署机制,统筹部署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建立贯穿全链条的多部门联动实施、接力实施工作机制。
二是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顶层设计、战略规划、政策举措、工程项目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市场驱动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机制,建立一体化的项目、基地、人才、资金配置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形成协同创新的综合优势,着力解决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
三是强化任务实施督查、动态调整和考核验收。设置里程碑节点,引入科技项目监理机制,强化对主责单位、专业机构监督管理。同时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形成内部管理与社会监督相互促进的管理模式。
(四)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围绕完成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而组织起来的多元化科研力量,通过新型举国体制以及多种协同机制,确保各类科研力量能够贯彻国家意志,加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以重大需求和战略使命为导向、以重大任务为载体、以市场机制为纽带,将如下众多科研主体有机连接、协同高效的科技攻关体系:
1.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致力于汇聚全球顶尖的科研资源和人才,开展前沿科技研究和技术攻关,推动高科技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2.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科研机构专注于关 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解决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通过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
3.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开展自由探索式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培育未来产业;
4.科技领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以及产业链的引领者,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