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

中国科学院迎来建院75周年

75年来

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学院人秉持

“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

初心使命

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

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上

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这些成果有的仍在开枝散叶

有的早已尘封于世

但那些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首创故事

必将永远镌刻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

历史丰碑上

点击海报

一起了解这些首创故事

“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哥德巴赫猜想、探月工程;恢复科研人员职称评定、培养新中国第一个博士生、提议设立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从科学研究到科技体制机制探索,这个与共和国同龄的科研机构,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悠悠七十五载,漫漫创新之路。75年来,中国科学院始终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中,不断砥砺前行,书写科技报国的壮丽篇章。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抢占科技制高点

为什么而科研?这是每一个科技工作者和科研机构都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兴趣,是理想,亦是责任!那么,中国科学院的责任是什么?

“希望中国科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抓战略机遇,勇立改革潮头,勇攀科技高峰,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19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时强调。

这正是中国科学院及其科研人员孜孜以求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研机构的前进方向。循着这些方向,中国科学院攥紧“拳头”,打出建制化科学研究的力量——

数学领域,我国在朗兰兹纲领、微分几何学等研究方向取得重大突破;物理学领域,在量子通信、超导与拓扑物理、反应堆中微子振荡等研究方向实现国际引领;化学领域,在新型二维材料创制、纳米催化等方向实现国际引领……

此外,“悟空”“墨子”“慧眼”等一批科学卫星提升我国空间科学国际竞争力,凝聚态物理、纳米材料等一批重要前沿方向研究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世界首台5T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投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

把充分体现国家意志、有效满足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最高水平,作为衡量“国家责”的标准,中国科学院在勇攀科技高峰的路上加紧脚步。

例如,在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方面,中国科学院未来将把工作重点放在策划组织好大任务、充分利用好大平台、集聚整合好大团队上。今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这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首个国家层面统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目标以及各阶段科学任务规划。

中国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说:“中国科学院将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核心任务,努力产出一批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解决一批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骨干引领作用。”

打造科创新高地,推进产业深度融合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一直以来都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科学院在广东省的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9年广东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启动全面战略合作以来,双方推进了多项科技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内部

以广州为例,2018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及其下属院所与广州市签订了《冷泉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预研合作协议》《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建设预研合作协议》《共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暨太赫兹国家科学中心框架协议》等10个院地合作协议。其中涉及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支撑平台。

例如在以大科学装置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并启动预研,并被纳入中国科学院项目支持计划;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承担建设,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并签订预研合作协议。

2019年5月,广州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协议,共建广州南沙科学城。南沙科学城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技术应用的创新高地。实际上,中国科学院在广州地区的布局远不止南沙科学城一处,南海海洋研究所、华南植物园、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院所都属于中国科学院矩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江南沙流域

去年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又在广州签署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合作协议,进一步强化了全面战略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全面战略合作优势,以广州南沙科学城等为载体,着力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全链条成果转移转化和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筑牢人才根基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75年来,中国科学院以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为重点,吸引凝聚和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1985年,中国科学院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随后发布了关于改革职称评定的一系列规章。从1996年起,中国科学院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优化了科技队伍的结构。

新世纪,中国科学院又全面推行包括岗位聘任和项目聘用的全员聘用合同制和以“三元结构”工资制为主的分配制度,引入竞争机制,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奠定了科技队伍竞争提高、动态更新的制度基础。

2009年,中国科学院全面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系统设计和协调中国科学院人事制度与政策,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人尽其才要求的流转机制。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与重大科技任务一体推进,推行“两总”制、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首席科学家+两总”制,遴选了一批能领衔、善组织、专业强的中青年科技骨干担纲领衔;实施特聘研究岗位制度,对8700个特聘研究岗位人员薪酬给予全额保障,使他们能把更多时间和精力集中到解决科学问题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研工作者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实验室调试实验设备。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75年来,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机构从最初的17个增加到今天的100余个,创新队伍从千余名科研人员发展到今天的7万余人,为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七十五载栉风沐雨,七十五载芳华璀璨。我们相信,面向未来,中国科学院将始终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资料参考: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院、中科院之声、南方+、中国广州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图片来源同上,非商业用途,若构成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