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王树天)11月7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将通过“三个有组织”实施“高原筑峰”工程,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内蒙古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实施有组织的学科建设。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建强生物学国家一流学科,重点培育草学、生态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民族学等优势特色学科冲击国家一流学科,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在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机械等领域布局建设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建强基础学科,培育新兴学科,发展交叉学科。加强学科群建设,重点支持生态环境、草原畜牧、能源、新材料、北疆文化等学科群,构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机制。
实施有组织的人才培养。实施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行动。紧密结合自治区重点行业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在生态环境、能源资源、稀土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产教融合深化行动。围绕乳业、稀土、能源等领域组建内蒙古高等研究院,促进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与重点行业和头部企业强强联合,搭建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高效联动平台,协同推进人才培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加大工程硕博士培养力度;强化对示范性特色学院的支持,推动校政企协同育人,探索在本硕博层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组织模式创新和培养机制创新。实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优化行动。建立人才预测、预警机制,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行业人才使用情况评价,建立就业质量监测与评价反馈机制,强化招生计划与人才培养、就业状况联动,提升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实施有组织的合作交流。实施区域教育合作深化行动,落实部区合建、区部共建任务,深化京蒙、沪蒙、陕蒙、三省一区等区域教育交流合作,在服务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强化高校跨区域合作交流。实施京津冀蒙高校联盟建设行动,依托11月5日在呼和浩特成立的京津冀蒙高校联盟,推动自治区高校和京津冀高校在学生联合培养、科技联合创新、平台联合共建等方面,做好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为内蒙古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教育力量。实施国际教育合作拓展行动,推动自治区高校与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积极参与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加强“留学中国—走进内蒙古”品牌建设;支持高校开展境外办学,推动“职教出海”。
热门跟贴